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打臉!柳葉刀最新研究並非適用所有中國居民膳食

打臉!柳葉刀最新研究並非適用所有中國居民膳食

打臉!柳葉刀最新研究並非適用所有中國居民膳食

最近,《柳葉刀》雜誌發表的兩篇研究論文引起了很多人的探討。而其中一篇關於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的論文,更是讓一種說(yao)法(yan)被廣泛轉發:多吃主食會死得更早,多吃油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膳食指南觀點或被顛覆。

打臉!柳葉刀最新研究並非適用所有中國居民膳食

這讓食品行業和「吃貨」不禁歡呼雀躍,認為以後可以放心吃香的喝辣的;一些提倡生酮飲食、低碳飲食的人也因此眼前一亮,自己平時的苦口婆心終於得到專業回應;而對大多數人來說,更多的應該是不安和疑問:真的要多吃油,少吃飯嗎?難道以前培養的健康膳食習慣都錯了?

打臉!柳葉刀最新研究並非適用所有中國居民膳食

首先,小Pí要告訴大家,不要被那些博眼球、危言聳聽的標題所誤導。如果仔細去解讀這篇論文,你就會發現,這個研究其實並沒有什麼顛覆,我們一直堅持的膳食指南才是健康的!


1這個大型流行病研究分析了五大洲18個國家裡135335名年齡在35~70歲成年人的飲食數據,追蹤時間平均是7.4年,希望能展現出「飲食如何影響健康」的一個全球性視角。

小Pí有話說:研究涉及的人群範圍廣泛,不同國家不光經濟發展水平有所不同,人種、氣候、環境、醫療條件、社會文化習慣等會健康有影響的因素,也就不能排除。樣本的多樣化可能不利於得出可靠結論。

另外,研究對象中來自南亞和東南亞的有4萬多人,來自中國的也有4萬多人。這其中,小學和中學文化者佔81%,中等體力勞動和重體力勞動者佔82%,顯然,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低收入體力勞動者。

大家可以對比看看,自己屬於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因為,體力活動程度不一樣,日常飲食的要求也就有所區別,不要隨便就把研究結論往自己身上套哦~

打臉!柳葉刀最新研究並非適用所有中國居民膳食


2受試者中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高的那一組比最低的那一組,總體死亡率高28%。

每天攝入4份左右(375~500g)蔬菜、水果和豆類的人,相較於每天食用125克以下的人,整體死亡風險降低22%,但再增加攝入量,風險不會進一步降低。

小Pí有話說:一方面,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另一方面,蔬菜、水果、豆類攝入量高降低了死亡率。然而,無論蔬果還是豆類食物中,都富含碳水化合物。因此,若談及對健康的影響,需要將碳水化合物做進一步區分,究竟是來自添加糖、精白米面,還是全穀物、薯類、雜豆類等,同時考慮食物的升糖指數(GI值)等。

事實上,這項研究的作者也承認,他們無法區分研究飲食調查中的碳水化合物類型,而低收入人群日常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往往是精細米面。

打臉!柳葉刀最新研究並非適用所有中國居民膳食


3脂肪供能比最低的組,總死亡率、非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腦卒中的風險都是最高的。脂肪供能比在24%~35%之間時,風險相對比較低。

小Pí有話說:根據2015年出版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我國居民2012年平均膳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是55.0%,蛋白質是12.1%,而脂肪供能比已經高達32.9%。

由此可看,我國居民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已經在研究的數據組最高行列。而且研究並沒有證據顯示,更高的脂肪攝入能有什麼其他健康益處。

打臉!柳葉刀最新研究並非適用所有中國居民膳食


健康膳食建議

認真分析之後就發現,這項研究的主要對象人群是低收入、中高體力活動人群,他們的日常的膳食以糧食為主,營養攝入並不均衡。因此,研究結果並不一定適用於其他人群。

打臉!柳葉刀最新研究並非適用所有中國居民膳食

然而,從這項研究我們仍然可以獲得一些健康膳食的建議:

  • 日常膳食仍要保證多種多樣的食物攝入,這是保障人體營養充足的基礎。谷薯類、蔬菜、水果、禽畜魚蛋奶、大豆堅果、油等都要均衡攝入

  • 碳水化合物作為人體最經濟的能量來源,是健康膳食的必需品。但我們要盡量選擇優質的碳水,多選擇全谷雜豆類食物,經常補充堅果油籽類食物

  • 魚禽蛋奶等含脂肪的食物也要吃,每天肉蛋150g,奶類300g左右,炒菜放的油量仍要控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Pi健康 的精彩文章:

餓出來的胖子,吃出來的瘦子,維秘模特都這樣減肥……
世界性難題:「晚餐吃什麼最能減肥?」有解了
健康膳食,你需要這些高脂食物
不用洗碗的快手晚餐菜譜,生活忙碌但不輸精緻
幸福感爆棚的5份午餐秘籍,减脂党必备!

TAG:PiPi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