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加價提車現象依舊存在 汽車銷售新政成一紙空文

加價提車現象依舊存在 汽車銷售新政成一紙空文

東風本田——思域 合肥恆信4S店加價提車,一紙合同猶如廢紙!

近日,一通電話可把安徽的華先生給氣壞了,2017年7月22日,華先生在合肥恆信東風本田4S店以貸款後落地16.4萬的價格訂購了一輛2016款自動豪華版本田思域。9月1日銷售來電話稱,需要另行加價7000塊才能提車,如若不加價就沒車可提。

華先生氣不過投訴到廠家,哪知,如石沉大海,沒有了下文,無奈之下又輾轉到投訴網站,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解決問題。

然而,加價提車的問題並不僅現於本田思域一款車,像本田CRV、雅閣、冠道、大眾途觀、豐田漢蘭達,這些熱銷車都是加價的常客。

在某汽車論壇,有網友9月5日在論壇發帖提問,「漢蘭達4驅豪華版加價2萬,落地35萬貴嗎?」,銷售人員稱最低35.5萬元,加價了2萬,可以一個月提車。

步入金秋九月,距新《汽車銷售管理辦法》7月1日實施以來,已經過去了2月之多,似乎並沒有對新車加價的現象產生太大的衝擊,加價提車、捆綁銷售等現象依然存在。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可是新辦法真正落實到銷售商那裡,卻收效甚微。

目前對於一些熱銷車型,經銷商常以等待時間過長為由,進行加價或建議消費者加裝配置,裝飾等以儘快提車,迫使消費者多掏錢。此外,部分經銷商打出的優惠政策中,也附加了各類隱形條款,如需在店內上保險、店內保養等。

有銷售人員表示,「加價是自願的,花點錢加裝飾可能等三兩個月就能提車,要是不加的話,也就不能承諾什麼時候能提到車。」

經銷商掌控市場供需關係,新政也束手無策。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真正決定價格的終究還是市場需求。汽車銷售市場之所以陷入「加價」怪圈,源於銷售終端受到供貨的限制,賣的太好以至於無車可賣。由於車源太緊張,消費者只能忍痛加價購買。

對於熱銷車型,只要經銷商還掌控著價格主導權,不論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如何變化,都不能改變汽車的售價,而最終的售價也只能是經銷商說了算。買的人多就加價銷售,反之,產品賣的不好,就降價優惠。

處罰力度太低,經銷商基本無視。

新政明確規定,「經銷商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違者「處3萬元以下罰款」」。

如此頗低的處罰額度,也使得經銷商有恃無恐。3萬元,多給幾輛車加個裝飾就能補的回來,誰還能拿你這新政當回事。

小結:

有業內人士表示,汽車銷售新政還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成長的煩惱」,至於最終想要改變加價提車這一現狀,還需從根本上改變產品的供需關係。

如果你的愛車遇到任何問題,請關注「汽車專業網」,點擊下方「汽車投訴」。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汽車專業網 的精彩文章:

TAG:汽車專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