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從竹簡到德文再到英文:讓世界讀懂《老子》的智慧

從竹簡到德文再到英文:讓世界讀懂《老子》的智慧

儘管在英語世界中《老子》或《道德經》作為最受重視的中國古代哲學經典,其譯本數量僅次於《聖經》,然而對於1993年在中國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古本《老子》迄今仍罕有譯介。

近日,中央黨校侯才教授的德文學術專著《竹簡〈老子〉文本校注》的英文版以《郭店竹簡〈老子〉》(The Guodian Bamboo Slips Lao Zi)為題由德國利特出版社(Lit-Verlag)出版,並在英國、北美、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發行。英文的翻譯工作由德國著名學者、倫理學家漢斯–馬丁.薩斯(Hans-Martin Sass)教授和伊雷妮.姆.米勒(Irene M Miller)女士擔任,由德文原文譯出。

從竹簡到德文再到英文:讓世界讀懂《老子》的智慧

《郭店竹簡〈老子〉》(The Guodian Bamboo Slips Lao Zi)

作為英譯本底本的德文《竹簡〈老子〉文本校注》系由作者本人用德文撰寫,2008年由德國利特出版社出版,在德國、奧地利、瑞士和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發行。該書對1993年在湖北荊州郭店楚墓出土、1998年公布的竹簡《老子》文本和《太一生水》篇進行了考訂、研究和翻譯,並附有長篇「導論」和一百餘條注釋。翻譯採用了德國詩歌的形式。在「導論」中,闡述了竹簡文本的重要意義、提出的重大理論課題以及作者本人的觀點。此外,還論及了《老子》對德國哲學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以及竹簡《老子》和《太一生水》文本對於中德文化交流互鑒乃至中西文化交流互鑒的意義。

該德文《竹簡〈老子〉文本校注》出版後,受到國際哲學界和漢學界的關注和重視。德國著名哲學家、原國際黑格爾研究協會主席、慕尼黑大學哲學系主任迪特爾.亨里希(Dieter Henrich)教授認為,該著「創製了一種具有閃光語言形式的深度的翻譯」,而老子在其文本中表述的思想,值得哲學家們長久地思考。特別是老子提出的「為無為,事無事」等重要思想,對於主體自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何儘可能地理解和實施這一思想,是主體性哲學面臨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德國著名哲學家、法蘭克福學派主要代表于爾根.哈貝馬斯(Juergen Mabermas)指出,「閱讀這一文本會產生一種完全奇特的吸引力,感覺瞬間就被吸入到一種陌生然而特別智慧的文化中。」德國學者康拉德.洛特(Konrad Lotter)在德國哲學雜誌《矛盾》發表的評論中認為:郭店楚墓竹簡《老子》文本的發現,「是一個註定的轟動性事件」。而「接續的轟動性事件,是這個文本不是被德國人而是被中國人從中文譯成了德文。……這個譯本通過導論和眾多注釋而增輝,完全可以同里夏德.威廉(Richard Wilhelm,即衛禮賢)翻譯的《道德經》的經典譯本相媲美。」

與德文底本《竹簡〈老子〉文本校注》相比,英文譯本除採取英漢對照外,漢語文本的正文刪除了通假字和借用字說明,矯正了德文底本的個別刊誤。同時,依然保留了漢語古文文本和白話譯文,使其成為英漢雙語文本。這一英文譯本的出版,將有助於國際社會更加了解和認識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的獨特價值,以及有助於用中國智慧來解決當今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該書翻譯者認為:「道家的智慧在中國民間的口頭傳襲中存留了下來,它的完整意義仍是難以捉摸的。當我們努力應對現代社會所面臨的問題的時候,它確實提供了一種生活方式,即使在今天也有著巨大的價值。」該書出版者認為,這一譯本的問世,使竹簡《老子》和《太一生水》這一思想財富真正成為全球性的,「是對跨文化交流和21世紀新絲綢之路價值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仗劍走天涯:「古惑仔」李白的悲情人生
中元「鬼節」 到底是人怕鬼還是鬼更怕人?
中國人對待鬼神態度三境界 看看你在哪一層
草木皆鬼的日子,這些匪夷所思的地方習俗你知道嗎?
今日鬼節:人死後成為鬼,鬼死後是什麼?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