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先聊一波最近熱映的《敦刻爾克》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豆瓣評分由上映前的8.3悄然爬升到了8.6,當然也有不少影迷在看完後都表示感到失望,口碑有點兩極分化的意思。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至於票房,截止目前上映6天的總票房,2.5億左右,不過畢竟是諾蘭的新作,講真這樣的成績算不上多麼的出彩。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皮哥也在影片上映後第一時間觀看了影片,和上映前推文中全力推薦大家去影院相比,皮哥今天傾向於選擇性建議。

應該說《敦刻爾克》仍然是一部刻著諾蘭鮮明標籤的絕佳歷史、戰爭題材影片,只是每個人偏愛的影片風格還是不一樣的。

誇讚的主要還是覺得影片比較寫實,戰爭的殘酷呈現得淋漓盡致,再加上諾蘭結構情結(懸疑化剪輯、複雜敘事、堅持傳統攝影方式等),即使給滿分也不過分。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當然另一部分影迷也會覺得故事線太多太雜,時間線都壓縮在一起,觀感上可能不夠流暢,何況那部分歷史國內影迷並不太熟悉。題材、格局也太過宏大,一個半小時有點緊湊。影片整體也過於壓抑,基調上有點《海邊的曼徹斯特》的感覺,或者直觀點說觀賞性不夠強。

總之這部分人說的優點,可能就是另一部分不滿意的缺點,還是取決於個人喜好。所以在考慮是否買票前,還是得認真參考這些評價。

當然如果你決定去看,皮哥還是推薦一定要觀看IMAX2D版!普通的2D版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絕大部分影迷都是沖著導演買的票,或者來自朋友、自媒體的推薦,而推薦的理由也主要是因為導演諾蘭。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一名傑出導演確實就可以直接決定一部影片的命運,即使在拍攝階段影迷都會翹首以盼。

同樣還有詹姆斯·卡梅隆,簡直不給你絲毫機會去質疑、否定,只要拍出來,必定會票房大賣、留名影史。只是作品確實出得慢,一年拖一年,《阿凡達2》已經排到2020年了,不過不管多久皮哥都會願意等。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國內有沒有這樣的導演?皮哥一開始覺得是張藝謀,不過上次《長城》好像票房及口碑都不盡如人意。

目前來看,好像只有星爺了,如果星爺再次以演員的身份重返熒幕,那票房更是難以想像。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韓國也有類似每逢新作問世便備受期待的導演,說兩個國內影迷最熟悉的,一個是金基德,另一位是朴贊郁,皮哥每每推薦他們的作品前還都會加上「倫理片大師」這樣的前綴形容。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不過金基德近幾年佳作不多,但朴贊郁卻依然還是那麼猛,尤其去年一部cult片《小姐》,簡直可以用驚艷來形容,皮哥至今也推薦了不下5次。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朴導並非影視相關專業科班出身,他畢業於韓國西江大學哲學系,但熱愛電影,由影評人轉行成為導演。不管是愛好使然還是職業需求,都註定了朴導巨大的觀片量,因而能夠在電影語言上博採眾長。由於他是一名B級片與cult片影迷,再加上經過前期的積累和沉澱後,其個人風格愈漸成熟。

精緻配樂,精美構圖,雖然影片節奏普遍偏壓抑,但卻絲毫不失觀賞性,劇情上也擅長設置伏筆和懸念,在影片的最後一刻讓你感慨其獨特構思。

稱讚他是「倫理片大師」,顯然是因為其多部影片中故事總與倫理相關,但每一部又都能令觀者產生毫不雷同的內心觸動,所以「大師」稱號也完全當的起。

不過朴贊郁的影片,尤其與倫理相關類,很難去闡述到底表達了怎樣的主旨,更談不上社會意義。如皮哥曾推薦過的《斯托克》,劇情可以概括成少女殺手養成記,且一直到最後一刻才完全理清所有故事脈絡。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基本上圍繞男主回家後所引發的一系列亂倫情,透著一絲人性的閃躲及善變,只是故事寓意其實並沒有多深刻。但人物刻畫得極其豐滿,每個鏡頭也都很唯美,每個聲音的處理都很細緻。影片能拍成這樣,不就可以了嗎,主旨還有那麼重要嗎?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看到最後你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這果然是一部驚悚片,不過只有低級的驚悚片才會用血漿嚇觀眾,朴早已超過那個境界。

不過朴贊郁最受影迷喜愛的,還得數「復仇三部曲」——《我要復仇》(2002)、《老男孩》(2003)、《親切的金子》(2005)。

這是一個復仇系列,皮哥也向大家推薦過很多次,不過如果在系列內做一個比較,雖然都很優秀,但顯然《我要復仇》及《老男孩》在故事的處理及鏡頭的運用上要更出彩一些。

三部影片皮哥此前也都推薦過。

最早的一部《我要復仇》,2002年問世,這個概念引入並鋪陳之後才發展成「復仇三部曲」,也正是此部影片奠定了其之後標誌性的個人風格。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多線程的層次化敘事進程,彼此交織的線索與剪輯,不動聲色的場景構圖與影像,一波接一波的黑色諷刺與政治批判,電影從設計到執行都能用完美形容,在步步驚心時刻意外中實現水到渠成。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我要復仇》的戲劇性在於影片中所有復仇的人都只是一粒棋子,當他們互相廝殺爭個你死我活之時,沒有人知道棋盤之外還有一張張醜惡淫笑的臉,那才是令他們樹敵的罪魁禍首。

但如果你看完三部曲後會贊成不少影迷的說法,《我要復仇》更像是一部結束篇,而不是開始篇。

此後時隔一年出爐的《老男孩》,應該是三部曲中最知名的一部,對於大部分影迷來說,也許沒完整看過復仇三部曲,但《老男孩》一定看過,或者聽說過。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這部影片簡直可以稱將亂倫元素運用到極致,環環緊扣,你以為剛離開倫理孽情,正在為其中人物而惋惜時,卻毫未發覺其實你早陷入另一段倫理糾纏中。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女兒生日那天,男主卻意外失蹤,醒來時被囚禁在一間密室里。密室里還留有一台電視,這台電視是男主的一切,除了掌握時間外,也知曉外界狀況。

15年後,他終於挖通牆面,準備越獄,但卻又突然被釋放,且躲在暗處的對方指明要男主去查清自己被囚禁的真相。

男主在探尋真相的同時,也抱著堅定的復仇信念,誓要將囚禁自己15年的人生吃活扒。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隨著囚禁自己的幕後主使現身,故事的懸念也由為何要囚禁變為為何要釋放。

當然故事所有的懸念在最後一刻也都全部揭曉,結合前段所有情節,你會驚嘆於「復仇」故事的設計,竟如此煞費苦心。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2005年上映的《親切的金子》,這回是SM式的集體復仇。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與首部《我要復仇》相比,後兩部顯然更多地呈現暗黑暴力美學,配樂上也更為考究,鏡頭技巧也運用得更多。

「倫理」大師之作,這些影片影史不可「低估」!

當然不少影迷也對朴贊郁的倫理類影片無法認同,尤其是變態的劇情設置,雖然是為了表達復仇後的自我救贖,但部分劇情設計還是無法忍受。

這就見仁見智了,皮哥不多做評論。

不過如果三部曲中有你尚未觀看過的,或者之前只是走馬觀花快進而過,那皮哥還是推薦影迷朋友們可以重新找出來認真看一看。

朴贊郁的倫理故事片,真的不能只看畫面。

本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皮皮電影(ppdiany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