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四個表現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了

四個表現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了

寶寶三歲前最需要獲取的情感就是安全感,它是從日常父母陪伴中獲得。安全感的缺乏會影響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缺乏與他人建立深入而親密的人際關係的能力,影響終身幸福感。如果你家寶寶有以下表現,那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家長要反思。

四個表現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了

一、咬指甲

小寶寶喜歡吮吸手指是正常的探索身體的表現,但如果在兩歲之後寶寶仍頻繁的吮吸手指、咬指甲,則是由於心理因素造成。咬指甲可以緩解寶寶焦慮不安、寂寞的情緒,家長發現後應滿足寶寶的心理需求,以免讓他養成不良習慣。

四個表現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了

二、喜歡抱著被子一角睡覺

人蜷縮著身體睡、睡前喜歡抱著毛絨玩具或被子一角,在心理學上被認為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被子和毛絨玩具觸感柔軟舒適,能讓寶寶感到踏實、有安全感,是白天沒有獲得媽媽充足擁抱和撫摸的表現。

四個表現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了

三、常常「害怕」和「害羞」

生活中有些小朋友落落大方,一點都不怕人;有的則上台做個自我介紹都緊張到結巴,這也是由於缺乏安全感,導致孩子產生了不自信、自卑心理,做什麼事都唯唯諾諾的。家長應多鼓勵和表揚孩子,幫助他樹立自信。

四個表現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了

四、喜歡黏著媽媽

如果你家孩子在三歲之後仍超級喜歡黏著媽媽,在別人面前乖巧懂事,但一到離開媽媽的時候就特別任性甚至哭鬧,這是因為他沒有獲得到足夠的母愛,安全感缺乏導致。媽媽對孩子來講,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給孩子多一些陪伴,才能讓他健康的成長。

來源:芸芸育兒經

美國家庭教育的十二法則

歸屬法則: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希望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力量法則:永遠不要與孩子斗強;

管理法則: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

聲音法則:要傾聽他們的聲音;

榜樣法則: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

求同存異法則: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並盡量理解他們;

懲罰法則:這一法則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報復心理,慎用;

後果法則:讓孩子了解其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

結構法則:教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二十碼法則: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至少保持二十碼的距離;

四W法則:任何時候(when)都要了解孩子跟誰(who)在一起在什麼地方(where)做什麼(what)。

尊重原創,感謝原創,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隨時聯繫做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北京四中雙胞胎姐妹同被美國名校錄取 父親揭秘4條家教「硬規矩」
世界名門貴族教子十訓,給子女最好的教育
萌萌的三胞胎寶寶
萌萌的雙胞胎寶寶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