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防秋燥,先做好這三件事

防秋燥,先做好這三件事

歡迎點上面【名醫名葯】訂閱賬號!

入秋以後,氣候逐漸轉涼,同時秋高氣爽,空氣乾燥,傳統中醫學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秋燥可導致皮膚乾燥皸裂、毛髮脫落、唇乾舌燥等。緩解秋燥,中醫養生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調暢情志防抑鬱

進入秋天,人們目睹凄風冷雨、花草枯萎、秋葉飄零的景象,心中常會湧起悲秋、凄涼之感。悲秋會損傷肺氣,對機體免疫功能造成損害,因此,注重精神調攝至關重要。大家應養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性格,同時,多曬太陽,避免或減少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

滋陰潤肺調飲食

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防燥護陰為主,可多吃梨、蘋果、葡萄、香蕉、蘿蔔、百合及綠葉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蔥、姜、蒜、辣椒等辛辣燥烈之物。此外,鴨肉、海參等為潤燥佳品,雞肉、豬肉、牛肉、鴿肉等較為平性之品也可適當食用。但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除非陽虛體質者,應盡量少吃。

勞逸適度解秋乏

民間有句老話,「夏過無病三分虛」,這句話在老人身上尤其明顯。夏秋交接之後,人極易倦怠、乏力等,導致脾虛、胃虛、氣虛,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消耗的保護性反應,此時應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爬山。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另外,儘可能保證夜間睡眠充足,並堅持午睡,做到勞逸結合。

【往期精選】

晚餐這4種食物,再喜歡也要忌口

這幾種食物每天吃一口,肝癌遠離你

這些人是不能吃鹹鴨蛋?

這幾種令人嘲笑的特徵,竟是長壽標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醫名葯 的精彩文章:

這樣做米飯,既營養又能降血糖
肝火旺盛,調整飲食結構刻不容緩
都說常吃隔夜菜致癌,這3類菜不宜隔夜吃
秋季養生運動鍛煉有學問
只要水果吃對了,健康肯定翻倍

TAG:名醫名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