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由孕婦跳樓引發的分娩爭議:實現無痛分娩難在哪兒?

由孕婦跳樓引發的分娩爭議:實現無痛分娩難在哪兒?

陝西榆林孕婦墜樓事件已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多數網友紛紛指責其丈夫一家令人質疑的道德問題,同時也掀起了一輪關於手術的知情同意書到底應該由誰簽字生效的討論。不過,在這些衍生話題之外,人們也應當將視線拉回到事件本身的醫學話題,即,孕婦在生產過程中所遭受的疼痛,到底是否有解決的辦法?在醫學界又有著怎樣的實踐?

一個最優方案:無痛分娩

人們立時可以聯想到的一個詞就是「無痛分娩」,也就是使用各種鎮痛方法減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其主要包括藥物性鎮痛和非藥物性鎮痛兩大類。非藥物性鎮痛一般指呼吸法、水中分娩法等對產程和胎兒無影響的手段,但其收效較低。而在藥物性鎮痛中,最有效也最常見的,是椎管內分娩法。

該方法主要由麻醉師在產婦的腰椎間隙穿刺後,向蛛網膜下腔注入少量的麻醉藥劑,同時在硬膜外腔置入細導管,其一端連接電子鎮痛泵,由產婦根據疼痛的程度自我控制給葯,一直持續到分娩結束。而由於麻醉藥的濃度設置較低,只有剖宮產手術時的1/10到1/5,幾乎不影響產婦的運動,因此產婦能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主動配合醫生,積极參与整個分娩過程。

關於無痛分娩,東西方差異巨大

第一例無痛分娩的踐行者是19世紀「日不落帝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她在生育第八胎時,由於「難以忍受」的生育痛苦,選擇以氯仿麻醉生育,由此開啟了歷史上的無痛分娩時代。

作為自然分娩的鎮痛方式,無痛分娩因其安全、簡便、成熟的特點而在國外醫院得到了普遍應用。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歐美國家,無痛分娩比例高達80%以上,其中美國應用超過85%,英國應用超過90%。

波士頓婦女醫院麻醉醫師卡曼(William Camann)表示,美國有大約80%到90%的孕婦會選擇藥理麻醉的方式幫助分娩,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硬膜外麻醉。而相比之下,日本只有約5%的孕婦會選擇無痛分娩。在中國,這一數據也只有不到10%。

如何實現並有效保證無痛分娩?

在美國,是哪些因素保證了無痛分娩的普遍和安全應用的呢?

首先,是建立一個完善的麻醉醫師系統,對孕婦生產的全過程進行專業的輔助護理。在美國,經過專業培訓的麻醉師將對生育期間的硬膜外麻醉的實施提供全方位保障和監督。而在日本,往往是產科醫生自己做硬膜外麻醉,並且這一情況在小診所內更常見,其由於沒有應對緊急併發症的有效治療方案而往往釀成慘劇。

其次,麻醉醫師和產科醫師需要建立高效的溝通渠道。據了解,在美國醫院內,麻醉師和婦產醫生每天都會召開例會,討論院內待產孕婦們的醫療狀態。對於狀態較為嚴重的孕婦,麻醉師會給出早期諮詢意見,以在她們正式生產之前給出一個安全有效的護理方案。由於在中國和日本等地區缺少足夠的麻醉師,因此這種雙向的溝通也通常是極為欠缺的。

此外,在美國的很多大型婦產科醫院,醫院會為健康待產婦和癥狀複雜的待產婦均提供全天候24小時的專業麻醉護理。

當然,無痛分娩能夠實施,最關鍵的還是孕婦自身,乃至其家人,尤其是丈夫的意願。不少美國女性意識到,通過鎮痛手段自然分娩,對自己和胎兒是最有利的生育方式,也最能為孩子的未來人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由於無痛分娩所提供的安全環境,孩子的父親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陪伴妻子生產的過程,從而為這個即將形成的新家庭塑造一個舒適的形成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假如城市變成空無一人的樂園,你會做什麼?
國際媒體頭條:德國大選電視辯論結束,默克爾連任穩操勝券
開學季,我們應該關心少年
美話天下 | 如果我能,我也想笑
國際媒體頭條:以色列將在黎巴嫩邊境進行最大規模軍演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