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產婦「無痛分娩」數年來為何無法普及

產婦「無痛分娩」數年來為何無法普及

2017年8月31日,陝西榆林市第一醫院,待產孕婦馬某某無法忍受長達11個小時的生產疼痛,最終選擇跳樓自殺,一屍兩命。醫院發聲明稱,院方之前向產婦建議實施刨腹產,然後遭到產婦家屬反對,家屬表示希望順產。據媒體透露報道,馬某丈夫否認醫院的這份聲明,他表示曾主動跟醫生說,她疼的話就刨腹產。但是醫生說,檢查後,產婦一切正常,快要生了,不用刨腹產。產婦墜亡令人痛心,事實真相待官方進一步核實。在官方沒有公布結果前,不要急於戰隊。

儘管「無痛分娩」技術20年前就相當成熟,儘管所有產婦都渴望分娩「無痛」,然而在我國年均2000萬名產婦中,迄今累計只有約1萬名產婦享受了無痛分娩。「無痛分娩」在我國為何舉步維艱? 上世紀80年代,無痛分娩開始成為眾多西方國家產科的常規服務,無痛分娩率超過50%。產婦到醫院生孩子一般由兩位醫生接待:一位產科大夫保障母子平安,一位麻醉大夫負責減輕產婦痛苦。同期,我國不少醫院也開始進行一技術的臨床試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半途而廢。

2001年8月,北大醫院率先規模化開展無痛分娩,並從次年2月始開辦培訓班向全國推廣無痛分娩技術,迄今已有200人完成了培訓。今年6月,北大醫院對全國76家掌握無痛分娩技術的醫院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只有約10家醫院開始全天提供無痛分娩服務,其他醫院或放棄或只對別「關係戶」服務。無痛分娩在中國仍然舉步維艱。 「這技術一看就不是經濟增長點,」參加培訓的一位副院長一語道破許多醫院不願開展無痛分娩的關鍵原因。

產科醫生完成一例不到半小時的剖腹產手術可收入150元,而完成一例常常至少10小時的自然分娩僅收入50多元;如果自然分娩是「無痛」的,則可收入70多元,但多了與麻醉醫師配合的麻煩。此外,自然分娩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多,無痛分娩作為麻醉手術也客觀增加了醫療風險。 對醫院來說,剖腹產的收益更是遠遠高於自然分娩的收益。在城市,剖腹產收費一般為6000多元,自然分娩為2000多元,應用無痛分娩的自然分娩增加收費800元左右。在鄉鎮地區,剖腹產收費也往往是自然分娩的兩倍以上。

"當一項醫療收費價格過低的時候「,醫生就不願意去開展。公立醫院一個無痛分娩的基本收費為200,每超過2小時,每小時增加30元,麻醉師則需要持續地對產婦進行監護,一個產程平均下來10小小時左右,誰也不願意這樣辛苦「付出」,當沒有麻醉醫生的工作也可以繼續自然分娩的時候,麻醉師自然沒有積極性做這件事。

以1萬名城市產婦為例,若不採用無痛分娩,以目前50%的剖腹產率和現行的收費標準計算,國家共需支出生育費用4000萬元;如果普遍應用無痛分娩,使剖腹產率降低到世界衛生組織評估的15%的正常水平,加上無痛分娩的費用,國家一共只需支出3280萬元,減少支出18%。 不過,衛生部一位官員就此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衛生部不會採取措施去推廣或阻止無痛分娩,這項服務的普及情況「應該讓技術自己說話」。近日,張運平和北大醫院幾位院長專程去北京市物價局,試圖爭取提高無痛分娩每例200元的現行技術收費標準,以提高醫院推廣無痛分娩的積極性。物價局斷然否定了他們的建議,因為「廣大人民的收入水平還不足以支付更高的費用」。

麻醉醫師缺乏也是許多醫院難以開展無痛分娩的重要原因。北大醫院的調查顯示,55%的醫院認為這是它們開展無痛分娩的最大障礙。醫院現行的編製一般是一個手術台1到1.5位麻醉醫師,產科沒有麻醉醫師編製。在很多西方國家,產科必須配製麻醉醫師。 此外,長期的忽視使我國麻醉醫師的數量、質量都低於國際水平。曲元介紹說,麻醉科在醫院處於輔助地位,「將一位其他科室的醫生調入麻醉科,就算是對他的處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娩 的精彩文章:

孕婦這樣做,分娩少點痛,何須誰來決定是否剖腹產!
產婦分娩痛不欲生!這幾個辦法,可有效減輕陣痛!
順產到底有多痛?看完這幾張分娩圖片,心疼媽媽一萬遍
除了剖宮產,其實更好的是無痛分娩
糾結順產還是剖腹產?61%的美國產婦都選擇無痛分娩!

TAG:分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