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履薄冰的蛋雕藝術!

如履薄冰的蛋雕藝術!

GIF/493K

你能想像渾圓的蛋殼可以成為精美絕倫的工藝品嗎?

在不足兩根髮絲厚蛋殼上能用浮雕、鏤離刻出各種精巧的圖案,不論是雞蛋、鴨蛋還是鴕鳥蛋,都會被雕得細若遊絲,讓人嘆為觀止!

蛋雕就是在各種禽蛋蛋殼上以浮雕、陰陽刻、透雕、鏤空等雕刻手法體現出各種精美圖案民間手工藝術。

蛋雕的歷史淵源

在中國,遠在明清時期,民間在喜慶婚娶、祝福慶壽、喜得貴子時為圖吉祥如意 ,就有了贈送紅雞蛋的習俗。當時在北京一帶更是流行此風,而且用量也相當可觀 。於是就有一部分人擺攤設鋪專門賣紅色染過的雞蛋,稱其為「彩蛋」

後來,商販們又在彩蛋上畫些花鳥、魚蟲、臉譜等圖案,以圖生意興隆。經過多年演變,彩蛋工藝逐步提高,如今人們將雞蛋鑽孔掏空,在蛋殼表面雕刻精美圖案,終於形成了具有較高欣賞價值的藝術珍品——蛋離藝術品。

蛋雕工藝品有多種,一種是用雕刀在表面顏色較深的雞蛋殼上雕刻人物、山水、花 鳥等圖案.圖案成形後其效果類似於美術中的素描或線條勾勒:

另一種是選用質地較厚的鵝蛋鴕鳥蛋等禽蛋作為材料,以淺浮雕或鏤空的手法逬行雕刻。蛋雕作品完成後,還要進行清除蛋液、消毒等處理。由於禽蛋殼比較薄脆, 在上面逬行雕刻難度很大,因此目前蛋雕在市面上還不多見。

世界蛋雕文化

由於在正常的狀態下蛋殼工藝品可以保存百年,因此在世界工藝美術舞台上,蛋文 化其實已有百年的歷史。彩蛋在西方的復活節、聖誕節都是吉祥、祝福的禮物,在 俄羅斯博物館的收藏品中,蛋文化佔到了4%。

自古以來,蛋殼的功用似乎只限於是一個大自然所創造的包裝容器,當所孕育的生命孵化後,蛋殼就失去了它的功用,頂多只是成為部分的肥料而已。但在基督教傳入歐洲之後,大約在中世紀時代,幵始有人將蛋殼予以彩繪裝飾,取其具有「新生 」,「重生」之意義,而使它成為復活節的裝飾品,此習俗迄今仍流行於歐美各國深受基督教影晌之地區。但將裝飾蛋提升至藝術品之境界的功臣,則非Faberge家族莫屬。

Faberge家族於公元1884年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設計了第一款的」皇家復活蛋」被,指定為皇室御用品珠寶商。其後所接連不斷完成的皇家復活蛋系列產品,使得裝飾蛋成為舉世皆知的藝術品,其作品遺留至今偶於拍賣會上出現,皆以驚人的高價為人搶標。而其所創造的豪華風格,與民間彩繪蛋藝術相結合,形成今曰歐美地區裝飾蛋之獨特風格與流行。

變速朽為永恆

蛋雕作品種類繁多,有人物肖像、花鳥魚蟲、京劇臉譜、詩文字畫,主輔相襯十分得當,惟妙惟肖鬥豔爭芳。

初見許多蛋雕工藝品,人們會想到古代先哲所稱的天地之分,想到了生命的起源。 盤古開天闢地,使得天地分明,讓人類破殼而出,稱雄世界。同時,也會想起「以卵擊石」這一古老成語,它是以蛋殼的薄脆與石頭的堅硬來表現雙方力量的懸殊,表明蛋殼的不堪一擊之理所當然。藝人們在這一碰即破的蛋殼上,逬行藝術創作.,使它成為藝術品,變速朽為永恆,這一創造性的勞動本身給人聯想多多,啟發多多,讓人喜歡並且珍藏它。

在薄薄的蛋殼上雕刻,並非想的那麼容易。在雞蛋上設計圖案,把平面的圖樣擺在渾圓的蛋殼上面就難了,而且蛋的形狀是中間粗兩端細,鏤空之後還會看到蛋後面的副形的疏密與韻律。設計中最重要是有立體的空間意識。

每一隻蛋雕完成,其間要經過七八道工序,耗時一個多星期。每雕刻一筆,都如履薄冰,細緻入微,蛋上最細的線條不到1毫米,還要結合浮雕、透雕的工藝,難度可想而知。把一幅幅平面的圖像雕刻到弧形的蛋殼表面,又使其不失真,這需要蛋雕藝人具有堅實的藝術功底與應變能力,利用精美而嚴謹的線條,塑造出結構和明暗關係,使得人們所熟悉的形象,被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

蛋雕的製作過程

基本步驟:選蛋一鑽洞一清洗一定標線一雕刻一再次清洗一裝怖

1、選蛋:選擇蛋殼應以中年雞(鳥)生的蛋殼較為適合,因中年雞生理狀況較健全,所生蛋蛋殼厚度較均勻,外表也比較光滑鮮亮。

2.打孔(用電鑽或帶尖的銳器在雞蛋的一端打一小孔)

3.去蛋液(把雞蛋的孔向下用注射器向內慢慢推入空氣,由於氣壓的作用蛋液會全部流出)

4.倒入清水清洗蛋殼內部,然後用漂白水/消毒液來給蛋殼消毐,同時會去掉殼後的蛋膜。

5.刻畫、雕刻:運用各種不同的工具。

最後.打磨還稍顯粗糙的蛋殼,最終呈現。

由於蛋殼本身易碎,增加了製作的困難與成功率,有人形容蛋雕就像在走鋼絲,沒到最後一步,一口氣都不能松泄,稍有差池,便前功盡棄!

所以每一個蛋雕成品都是一件非常精美的藝術品。

【本文由大希堂編輯,其中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如有涉及他人版權,敬請通知刪輯。未經大希堂同意,第三方不得用於商業用途。】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希堂 的精彩文章:

金絲楠精品雕刻作品之《福在眼前》
胸針點亮全身的優雅
帝王諸侯的稱璽,將軍的稱章,官員的叫印,你手裡的可能只能叫?

TAG:大希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