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以賽亞-托馬斯親筆長文:給波士頓的一封信

以賽亞-托馬斯親筆長文:給波士頓的一封信

以賽亞-托馬斯親筆長文:給波士頓的一封信

虎撲9月7日訊 今天,騎士球星以賽亞-托馬斯在《球星看台》上發表親筆長文。

全文如下:

說起來也搞笑,當時我正在慶祝呢。

當我接到丹尼-安吉電話的時候,我剛離開機場——我和我的妻子Kayla剛過完結婚一周年紀念日回來。我們在邁阿密待了幾天,剛回到西雅圖,正開車回家。

我錯過了第一遍來電,大概是在車裡有別的事情。丹尼給我發了簡訊:「以賽亞,有空回個電話。」

聽起來挺有戲劇性的,但是那不過是丹尼的一條普通簡訊,可能是有關於任何事情的。於是我給他回了電話,繼續開車,沒多想。他知道我出去度假了,因此跟我聊了聊有關的問題。我也問候了他和他的家人,正如我說的,就是普通的聊天而已。

然後剎那間,就好像……就好像一切都不復存在了。我們的對話出現了短暫的停頓,然後他告訴了我。

「我剛剛把你交易了。」

就這麼簡單,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話語,沒有長篇大論的演講。儘管我腦中閃過了無數問號,但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來。

「交易到哪了?」我終於擠出了這幾個字。 「去了騎士,我們用你換了凱里-歐文。」

這種感覺,就是那種你在跟某人打電話,然後突然之間,你唯一能想到的東西就是:「我再也不想打電話了!」甚至都想不出什麼更粗魯的方式來表達,你甚至希望你能用意念結束這段對話。對我而言,這就是我那一刻的全部感受。

丹尼隨後開始嘮叨起了我為波士頓這座城市所做的一切,以及場上場下對凱爾特人的貢獻,跟我講我是一個多麼出色的球員,我會在騎士取得怎樣的成功……然而,在那一刻,我知道沒有心情聽這些廢話。我好幾次做好了準備掛掉他的電話,最後我還是這樣做了。說白了,我很感謝你跟我說這些,但是在那個時候,我和你都真的很沒必要說這些話。

這就是我們對話的主旨了。

這就是那個電話的全部內容。

那一刻,我的腦中轉過了無數想法,但我幾乎需要強迫自己將這些拋在腦後。我的第一反應是想明白這對於我的家庭的影響,我想到了我的兩個兒子,James和Jaiden,我必須告訴他們,我們得搬家了。我知道這對他們會是個打擊——首先,這剛好發生在新學年開始前,其次,他們才剛剛開始開始對波士頓有了家的感覺。對我們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孩子們在我和Kayla出去的這段時間暫住在我媽媽家裡,我們從機場一回家就給他們打了視頻電話。我知道這個消息遲早要傳到他們耳朵里,只是個時間問題,因此我希望我能親自跟他們說。我告訴了他們這個事實:你們的爸爸被交易了。

我的大兒子James一猜就是親生的,因為他的第一個問題跟我一樣:「交易到哪了?」

「去了騎士,他們用我換了歐文。」我想你們應該能猜到他的反應: 「勒布朗!!!勒布朗!!!老爸,老爸,你要和勒布朗-詹姆斯一起打球了!!!」

然而我的小兒子Jaiden也許對這件事更敏感一些,因為他比所有人都更愛波士頓,因此我知道這個消息也許對他來說會更加難過一些。當我聽到他的反應時,我知道我是對的,他看起來有點心碎。

我問他:「Jaiden,你現在是高興還是難過?」

「難過。」

「為什麼呢?」

「因為克利夫蘭恐怕沒有滑板公園。」

他熱衷於滑板,因此肯定會對此感到失望。(克利夫蘭的同志們,如果你那裡有滑板公園,記得在推特上告訴我。)

幾小時後,消息傳開了,我的社交媒體上炸開了鍋。我大概收到了成千上萬條消息,看到了成千上萬種不同的反應。

以賽亞-托馬斯親筆長文:給波士頓的一封信

但是,從我兒子們那裡收到的那兩個反應,就是我所需要的全部內容。

所有的那些觀點、流言、專家分析……都比不上我兒子們跟我視頻通話的那幾分鐘。這筆交易有關的一切,以及我在那幾分鐘內心裡所想的一切,都被歸結於我兒子所說的這兩件事,只有這才是重要的。

第一件事,就是我的大兒子所說的:「勒布朗-詹姆斯。」換言之:我要加入東部最強的球隊,跟全世界最強的球員一起競爭總冠軍了。

第二件事,就是我小兒子所說的:「難過。」換言之:天哪,我會想念這座城市嗎?我會想念作為一名凱爾特人的這段經歷嗎?

但是無論如何,我必須說出來:這真特么傷人,傷透我了。

我不會說謊,我依然很傷心。

我並不是不能理解,我當然能理解,這就是生意嘛。丹尼是個商人,他完成了一筆商業化的運作。儘管我個人而言並不認同他的做法,因為我不認為這筆交易過後凱爾特人變強了,但這不關我的事,這是丹尼的工作,而且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他擅長於此。但在最後,這個交易用一個詞總結就是:生意,因此我並不會抱怨什麼。我是成年人了,我在進入這個聯盟的時候就做好了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一切,好在目前為止好事還是多於壞事的。我現在在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要傾訴我的委屈,我並沒有受委屈,凱爾特人選擇交易我,那是他們的權利。

另外,我其實也覺得在很多方面這都給我好好上了一課。不光是給我上的一課,更是給整個聯盟,也是給所有球迷和媒體,讓他們好好想想過去是怎麼評價那些換隊的球員的。去年凱文-杜蘭特做出決定的時候,我就想過這個,尤其是看到大眾是如何因為他做出這個對他未來最好的決定而對他惡語相向的時候。人們把他辱為惡棍,然而他不過是行使了作為一名自由球員所擁有的權利,突然之間人們就開始說「他真自私。」「他就是個軟蛋。」他不過是以他立場進行著「生意」,然後就被冠以惡人的罵名。

這正是我認為這筆交易可以向人們所展示的,我想讓他們看看我是怎麼被交易的:沒有任何預警,我就這樣被這支我為它盡心儘力、流血流淚、傾盡所有的球隊交易了?這也是為什麼人們需要改變他們的觀念——99%的情況下,權利都是掌握在球隊手中的,唯一的例外就是當我們是自由球員的時候。球員們被送來送去,朝不保夕,生活因此改變卻沒有任何發言權,但是這好像很無所謂。然而當事情發生翻轉,我們球員們掌握了主動權……然後這反而成為了我們的醜聞?說實話,這很大程度上揭露了我們所處的聯盟的現狀,甚至是這個社會的現狀,同時說明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我所言,我並不會抱怨什麼,但我希望當明年有自由球員選擇離隊時,如果有人還打算踩他幾腳,寫文章噁心他或者發推特攻擊他的時候,也許該三思而行了。也許他們應該審視一下這個聯盟,看看像我這樣的情況,然後記住這一點:忠誠,就是普通的兩個字而已,當然也可以是兩個強有力的字,但是在生意麵前,它是多麼得蒼白無力。

但是與此同時人們需要理解的是,再怎麼說,這都很讓人受傷……我依然很傷心,非常傷心。但當我說我傷心的時候,我並不是在針對任何人。我不是在說我被某人傷了,或者我因為某人受到了委屈,或者我被某人背叛了。我只想說,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在球場上也許看似堅強,流著冰冷的血液,但是說真的,並不是這樣的,我和你們一樣,也是有血有肉的。

以賽亞-托馬斯親筆長文:給波士頓的一封信

所以,當我說我受傷了,我真的不是在針對任何人的所作所為,我針對的只是我的個人情感:

因為我深愛著波士頓。

當凱爾特人交易得到我時,我清楚這筆交易,我知道我在場上要扮演的角色——和我在整個NBA生涯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樣。「得分後衛,有時可以擔任控球後衛。」「能夠立即提供進攻火力的替補球員。」「第六人。」這已經是我4年職業生涯里的第3支球隊,而任何一名當家球星或者未來的控球後衛都不會經歷這裡的職業道路。以前聯盟並不將我視為這種角色,我知道這一點。

當我通過交易來到這裡時,我認為凱爾特人球迷也清楚這筆交易。他們知道我的到來是球隊漫長重建過程的一部分,而當時聯盟也並不流行「要麼季後賽,要麼失敗」的想法。這幾年原本應是球隊轉變的幾個賽季。你懂的:積累一些資產,找到一些廉價的年輕天賦,還有——是的,輸掉很多比賽。

至少每個人都是這麼告訴我們的。

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我和波士頓這座城市能夠相處地如此融洽,以及建立起我們之間的關係。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做的就是贏球,和打出漂亮的籃球。

但現在,作為一名職業球員,突然人們告訴我不得不做一名板凳球員——以及我最大的期望就是成為一支重建球隊陣中的得分手。這與這個時代的凱爾特人有點相似:只要凱爾特人精神永駐,他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贏球,和打出精彩的籃球。但現在,人們突然他們的球迷球隊要經歷重建,球隊將在一段時間裡成為樂透區球隊。我,這座城市,我的凱爾特人隊,和這些凱爾特人球迷,我們都懷著同樣一顆心,抱有同樣的精神。我們都只想要贏球——我們都不想給批評者們留時間。我們在想,夥計,去你的樂透區。

我認為這貌似進階成了特殊的東西、特殊的連結和時刻。每個人都在研究數字和數據——所有這些專家,夥計,他們認為他們研究透了整個聯盟。但他們從未正確地研究過我。他們也從未研究過擁有贏球文化的重要性——從球迷,到球員,到教練,到管理層,從下往上。而我們擁有這樣的文化。這是最重要的,這是第一支看得起我的球隊,在這個聯盟里第一群看得起我的球迷。這個聯盟從未關注過我,從未關注我的體型,從未將我當作是從前的那個角色。凱爾特人讓我有機會成為出色的球員,我永遠不會忘記。

這就是為什麼,你懂的——人們問了我許多關於上賽季季後賽的事。他們問我,我是如何即便在妹妹Chyna去世後仍能夠出戰對陣公牛的系列賽首戰。但最瘋狂的是,我上場比賽的初始原因,與我在比賽結束後認為自己會上場比賽的原因有所不同。說實話,起初我認為自己會上場是因為這是我的態度,當比賽即將開始時。有籃球的陪伴,我總是——無論我在生活中經歷了什麼——我總是知道我可以走上籃球場。我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籃球場,我知道我會沒事的,無論我在場上呆多久。因為這是籃球一直以來對我的意義,經歷了我人生的跌宕起伏。籃球使我免受了我在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切。

以賽亞-托馬斯親筆長文:給波士頓的一封信

而當我那晚到達球館時,在Chyna去世後——我在想,ok,我只是需要上場。我需要這片球場成為我今晚的護盾,我需要這片球場來幫助我忘記。但當我上場後呢?夥計,這是我所無法描述的事情之一。我得到的掌聲,我現在仍能聽到。人們打出的標語,我現在仍能看到:這是為了Chyna,WE <3 ISAIAH。隨後他們默哀了一段時間,整個球館,為了Chyna。我驚呆了。在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我不需要球場來保護我。我不需要屏蔽這一切,並假裝我不悲傷。我不需要不得不一個人承擔這件事,整座球館都在我身邊。說實話,這感覺波士頓整座城市都在我身邊。

在那一刻,你懂的,我認為這使我感觸萬分——我當然應該上場比賽。首先,我要為了Chyna而上場比賽,還有為了我的家庭。但我也要為我的城市而戰,因為他們現在向我展示的,正是我今晚需要的一切:我知道我並不是一個人。他們告訴我他們將會經歷和我現在一樣的事情。他們告訴我,我是他們其中的一員,我們在一起。所以讓我們在一起。

在過去2個半賽季里,夥計,我們的確站在一起。

我在這裡直截了當地說這些,是為了了結這一切——隨後你就可以繼續向前,並在公告板上寫下:你不會想要在這個賽季遇上騎士。對於騎士球迷而言,這將是一個不錯的賽季。我感到很激動。

從籃球的角度來看,我和騎士是天生絕配。如果你看過上賽季凱爾特人的比賽,你就知道我有多少次不得不擺脫包夾甚至是三人包夾,只為了得到出手機會。最終,我們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隊友們很出色,我也命中了投籃。但這個賽季,夥計,這根本不是一回兒事。當我和這個星球上最出色的籃球運動員共同在場時,你真的要派三個人防守我嗎?不,我不這麼認為。

以賽亞-托馬斯親筆長文:給波士頓的一封信

這就是勒布朗。我看了看球隊陣容,我所看到的是一群我迫不及待想與其並肩作戰的傢伙:凱文-樂福(與我舊時的AAU隊友重聚!)、特里斯坦-湯普森、JR-史密斯、伊曼-香珀特。這群傢伙連續三個賽季贏得東部冠軍,這不是意外。如今加上我,還有羅斯,還有我的夥計克勞德?這個陣容,夥計——這天賦。騎士的球迷們,讓我們準備好大幹一場吧。

當然,處在一支目前領跑東部的球隊——我不會撒謊,我的情緒很複雜。因為這是我們在波士頓一直以來的目標——擊敗騎士,成為東部冠軍。我知道這仍是凱爾特人的目標。但現在,我貌似成為了不得不阻止他們成為東部冠軍的那個人。這很艱難,因為如果在季後賽中,我們不得不面對凱爾特人…我不知道,這很難解釋。但這不僅是「我曾待過的球隊」。這是我的老東家。精英級別的進攻,30多場全國直播的比賽場次,自由球員想要前來投靠的地方——我認為我幫助凱爾特人打造了這一切。我幫助他們創造了這一切。

如果在季後賽中突然相遇了,沒關係,讓我們現在來摧毀他們。

這很悲傷,夥計,這很悲傷。

但我來到騎士,絕不是為了輸球。

正如我所說的,當交易新聞爆出時,我收到了許多信息。他們讓我的簡訊、Instagram、推特、語音郵箱爆炸了。但其中有那麼一條信息讓我感慨萬千。這是Tom Brady發給我的消息。

「怎樣了,以賽亞,我聽說了那些新聞,你還好嗎?」

「我還好。我是說,這很瘋狂,也很冷酷。」

「是的,的確,祝你好運。你會有出色的表現,保持聯繫。」

他所說的並不是重點——儘管他所說的這些都很酷,這毫無疑問。但這比一切都有著更重要的意義,我認為,這讓我感慨萬千。收到向Tom這樣的人發來的私人簡訊,他是波士頓的體育傳奇人物——這讓人喜憂參半。

首先,說實話,這讓我感到有點心痛。我見證了Tom在愛國者隊的生涯,這正是我希望能夠在凱爾特人擁有的職業生涯軌跡。作為一名低順位球員——沒有人在選秀大會上給予我喝彩——隨後經過努力、決心和一些人們或許低估的天賦——開始贏球、贏球和贏球。隨後打造了贏球的文化。然後留在波士頓,贏得總冠軍並在剩餘的職業生涯中拚命地奮鬥——直到我被人們視為波士頓歷史上的偉大球員之一。這是我一開始為自己設立的職業生涯藍圖。在我看來,我想成為凱爾特人版的Brady和Ortiz。我想要這個時代的凱爾特人籃球能夠被記載在籃球史上——我也想因此被銘記在波士頓的體育史上。所以當我收到Brady的簡訊時,我有點感到失落。

但隨後我又想了想,我認為我改變了一點角度。我認為我意識到——喲,這是Tom Brady。我只在這裡打了2個半賽季。Tom Brady不會給那些在這隻打了2個半賽季的人發簡訊——除非他們做了一些特別的事。所以,或許,我不知道,或許這是我值得自豪的事情。或許,我在這裡的時光…即便在最後,我沒能達到我預想的結果——或者這仍對一些人有著特別的意義。

所以我認為這是我現在的看法。我仍感到受傷,我仍帶著悲傷的心情離開。我肯定我會在一些時候想念我的凱爾特人家庭。但我現在要去往克利夫蘭,做我該做的事。我會拼盡全力。這或許不是我上賽季時想像擁有的職業生涯,或者甚至是上個月——但當你想起這件事時,這就像是我職業生涯的開始。我從未能夠圓夢,從未能夠達到預想的結果。這就是我。

這或許就是所有這一切的答案,你知道我的意思嗎?現在的我從未成為Tom Brady,也從未成為David Ortiz。我從未成為比爾-拉塞爾,或者保羅-皮爾斯,或者凱文-加內特,或者拉里-伯德。但無論這筆交易是否發生——我仍會想去想像一件事。

我想去想像在不久後的某個時刻,在波士頓的某處,某人將會成為一位父母,向他們的孩子講籃球的故事。他們的孩子會去問他們,「喲,為什麼你會成為一名凱爾特人球迷?」

那位父母,他們會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然後他們會微笑,並告知真相:

「我看過以賽亞-托馬斯打球。」

這會讓我感到非常開心。我認為,對於我而言,這足夠了。

譯者:@JQQhhhh @大愛窩瓜

(編輯:窩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