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們和日本的差距究竟在哪裡?一位博士的親身感受

我們和日本的差距究竟在哪裡?一位博士的親身感受


作者:於福功,中國海洋大學1984年畢業,同年考取國家公派留學生,被派往日本學習食品化學。博士畢業後,進入日本Takara Bio公司。2004年被派回北京參與創立北京分公司,一直工作至今。




1、我所認識的日本人








像我這樣60年代初生人的一代人,七八十年代接受的基本上是抗日的教育,

在去日本之前,對日本和日本人基本上是負面的印象。




但是三十年前當我踏上日本國土到日本留學,出了機場,發現我們教研室的副教授林先生親自開車去機場接我,態度和藹可親,這讓感覺也許日本人也沒有那麼可怕。




我們研究室的教授是大城教授,他更是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很親切地給我糾正日語。後來大城教授退休,林先生成了我的教授和博士導師。他經常和我一起做完實驗後開車帶我到他家裡吃飯,他太太也不會專門為我做飯,就是他們家的人吃什麼,就給我吃什麼,真正把我當成自己的家人。




我從碩士到博士,跟隨林教授一起做了7年的研究,從他身上我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還學到了他認真,勤奮,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寬容,平和,積極樂觀的心態。




這十八年你中,我也接觸了幾百位日本人同學,同事和朋友,

我覺得本質上中國人和日本人沒有太大的區別。只要以誠相待,都可以成為朋友。




通過留學生活,我也認識了四十多個國家的留學生,無論是歐洲人,美國人,南美洲人,南亞洲人,同樣沒有太大區別,只要真誠交流,大家都可以成為朋友。




所以我最不喜歡聽別人說某某地域的人怎麼不好。

很多人問我在日本有沒有受到過歧視,我自己沒有感覺到。無論導師,同學,同事都對我很好,在公司的升遷也和日本人一樣。




2、我在日本旅遊的故事








1986年3月15日,我和一位同學開始了騎自行車繞日本九州島一圈1200公里的旅途。天不作美,我們出發時天空下著毛毛細雨。




就在我們沿著國道騎行了七八十公里的時候,我的同學的自行車胎被扎破了。雖然我們攜帶了修胎工具,但是下著雨自己沒有辦法修。我們只好推著自行車往前走。



沒多久,我們看到路邊有個小店,日本人叫驛站,通常是私人開的給路人歇腳的,靠賣點土特產和茶水賺錢。我們進去打聽哪裡有修車的,店主告訴我們,修車必須去城裡,開車要20多分鐘。




不過他說他可以用自己的小卡車帶我同學去。

就這樣,店主把自己的卡車開出來,放上自行車,帶著我同學修車去了。

我一個人留在店裡,老闆娘拿出熱茶和點心招待我。我同學修車回來後,我們又上路了。

他們沒有收我們一分錢,這讓我們很感動。





第二件事是同一天,我在去碼頭乘渡船的路上,因為坡陡路滑,剎車失靈,我主動撞上路邊牆體,自行車前輪完全變形,無法轉動。我提著前輪,坐上輪渡。



到了對岸,走在離開碼頭的路上時,一位日本中年人主動過來問我們怎麼回事,要到哪裡,我們告訴他後,他說他知道我們要住的旅店,可以帶我們去。他接過我的自行車,幫我提著前輪,一直把我們送到旅店。




到了後,他招呼老闆娘給我們盛飯吃,而他自己打電話給自行車修車店。

由於第二天是自行車店休店日,他讓老闆連夜給我修好。打完電話,他就推著我的自行車去修去了。

我們可能都沒有來得及說聲謝謝。第二天,旅店老闆帶我們去取回自行車,完全和新的一樣。




通過這兩件事,改變了我對日本人的印象,

有人說日本人小氣,冷漠,我完全無法同意。即使是在中國,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這麼熱心大方地對待從貧窮的地方來的陌生人。




三十年前,當時中日之間的差別可以用一個天上一個地上來形容,但是即使那個年代,普通的日本人,並沒有冷漠地對待我們。




所以我經常說,

代表國家的政治家們之間可以吵架,可以對罵,作為老百姓,我們無論對待那個國家的人,都要友好相處。




3、日本人的整潔與秩序








經常有人問我日本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我的回答是,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來描述的話,那麼日本是一個非常整潔,非常有秩序地國家。




先說整潔,現在每年有二百多萬中國人去日本觀光,幾乎所有人都會說日本非常乾淨,日本街道上沒有垃圾桶,日本也沒有掃馬路的清潔工,為什麼這麼乾淨,就是所有人都會將垃圾帶回家再丟。



實際上,剛到日本不久,參加研究室師生的郊遊活動,我就發現了同學們每個人都會帶著垃圾袋,把野餐的垃圾裝到垃圾袋裡,帶回去。




那麼風吹來的垃圾和樹葉到哪裡去了?

城市的車道上,還是有掃地車在打掃。而店家前邊的輔路,是沒有清潔工打掃的。




每家店的店長,早上在開店前,都會帶領員工把自己的店面前邊的人行道,掃得乾乾淨淨。

如果一個點門口垃圾很多,可能很少會有客人進去。




在這裡也順便談談日本的垃圾分類。我所在的城市把垃圾分成13類,365天,那天該扔那一類垃圾都是規定好的,沒有人違反。能夠作為資源回收利用的垃圾

,90%都會被回收利用。

有些是並不給錢的。




比如說超市裡的盛食品的泡沫塑料盒,日本人都會洗乾淨,去超市的時候順便帶過去,丟到超市門口的回收桶里。報紙,書刊都會疊整齊,放在垃圾回收站,清運工人會拿去。




還有每個小學,每年都會有兩次資源回收活動。在一個學區內的家庭,通常都會把報紙,紙盒疊得整整齊齊,就等著學校回收。一般有學區內開公司的人免費提供卡車,父母們作為志願者,挨家挨戶收。




到了這一天,鄰居們都提前準備好了,放在門口。有些老人家,還會等在門口,遞上一盒點心給我們或者一箱飲料。我們拉回去,給學校里的孩子們吃喝。學校會提前聯繫好垃圾回收公司的運輸車,在校園裡分類後裝到不同的卡車裡。




資源回收穫得的款項,將被用於改善學校的文體設施。比如說買一件樂器,或者更換體育器材。大家都積极參与,當成一個節日,也是學區內家長們交流的一個好機會。




再談一談日本的秩序。




到了日本大家會發現,無論在哪裡,只要是需要排隊的地方,哪怕只有兩個人,一定會自覺地排隊,電梯口會排隊,公交車站會排隊,地鐵車門口會排隊,醫院的窗口會排隊,因為日本從小被教育要守秩序。




一個不遵守秩序的人,在日本會受到白眼,會被瞧不起。

2008年奧運以後,北京也開始排隊了。很遺憾,還是有很多插隊的人,即使排隊了,還會不顧一切地往前擠。




我想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我們也會變得越來越有秩序。開車就更不用說了,只要看到人行橫道的標誌,都會注意有沒有要過馬路的行人,只要看到行人,一般在離斑馬線十幾米的地方就停下來,行人不過,車不走。




我兒子在日本上學要走3公里,穿過好幾條馬路,但是我們很放心,從來沒有接送過,都是自己走著去,走著回。




當然更沒有在應急車道上超車的。也沒有人按喇叭。主車道上的人看到旁邊有車要插進來,也會放慢速度,讓對方插進來。




如果在紅綠燈路口直行方向堵車,那麼沒有過信號燈的車不會停在馬路中間擋者橫向通過的路,會停在停車線的後邊,直到信號燈的對面有能夠容下自己車位置才開過去。如果對方讓自己了,那麼被讓的車輛會打一下雙閃燈,表示感謝。




4、日本人的愛心與社會和諧




首先談談獻血。




日本好像很少聽到哪裡缺血,這是因為日本紅十字會的獻血車,不是固定在某一個地方,而是輪流到各個企業去采血。我們公司每年的五月份和十月份會組織員工獻血。




每次都是一個月前就開始統計獻血量和獻血種類,我發現至少80%以上的人一年會獻兩次血,每次400毫升,當然我也不例外。




我在這裡也順便宣傳一下,一個健康的青壯年人,每年獻兩次,每次400毫升,不會對身體產生任何不好的影響。血液細胞的壽命只有兩到三個月,即使不獻血,血液細胞每天也會死去。我自己早上九點獻完血,然後工作到晚上八點半,再騎自行車一個小時回家,沒有任何疲勞感。




另外,日本大學食堂門口和很多地方,都放著一堆自願捐獻器官的愛心卡片,上邊寫著如果自己因交通事故等意外造成腦死亡,是否可以捐獻自己的各種器官,願意捐獻的在器官的名稱上畫圈,並且卡上有家屬同意的簽名欄,很多人的錢包里都有這張器官捐獻愛心卡。




1996年神戶發生大地震後,當天中午我去附近的郵局向日本紅十字會捐款,結果發現公司的很多同事不約而同地來到郵局捐款。

所以不需要喊口號,不需要動員,每個人都會自覺地獻出自己愛心。




日本社會的和諧是靠稅收來調節社會財富的分配,讓百分之八十的日本人覺得自己是屬於中產階級來實現的。

貧富相差不大,收入多的人稅率高,交稅多,收入少的人交稅少或者免稅。




社會的各項服務也是按照稅收來決定收費多少。比如說保育園的費用,收入少的人幾乎免費,收入高的人要花很多錢。農民的孩子上學都有獎學金。買了房子,生了大病,年末會將這一年交的稅退回一部分給個人。




5、日本的教育體制








日本的教育體系和中國一樣,也是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九年義務教育。




日本公立學校沒有重點學校也沒有實驗班之分。

所有的老師在本縣(相當於中國的省)內進行輪崗,也就是說,一個老師在一個學校最多呆三到五年,就會被輪換到別的學校去。




所以所有學校的辦學條件,班級人數,師資力量都一樣。城裡的老師,可能被輪換到鄉下,鄉下的老師也會被輪換到城裡。




這樣一來,也就無所謂好學校和壞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絕對不允許擇校,當然也沒有必要擇校,所有學生都是按片區上學。

無論是市長的孩子,還是清潔工的孩子都在一個學校上學。




老師的待遇也是小學,中學,大學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義務教育階段不準公布成績,所以一個班級的學生,只有老師知道哪個孩子學習好,哪個孩子差一點,但是老師絕對不會因此表揚哪個孩子或者批評哪個孩子,因為義務教育也是平等教育。




一個人不能成為科學家,但是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出色的木匠,一個司機,一個環衛工人。到了高中,有好學校和一般學校,那麼憑自己的本事去考。




我一直在想,中國的教育為什麼不學習日本的教育系統,而是採取讚揚一個人,打擊一大片的教育方式,一切以分數說了算。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高考產生了無數個狀元,但是沒有一個狀元成為某個行業的領軍人物。中國的教育基本上抹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培養出來的是一個個只會考試的機器人。




6、日本的醫療體制








中國醫保制度和社保制度基本上是參考日本制定的,不過

日本的醫保和社保是針對所有在日本生活工作的人,包含外國人;

中國的醫保還分城裡和鄉下。




在這裡我想談談日本醫療體制。




到了日本我們會發現,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個體醫院,一般是一個或者幾個醫生帶著幾個護士,所以頭疼腦熱,感冒發燒,常見的老人疾病,基本上不需要到大醫院,都可以在家門口的小醫院解決。




這些小醫院的醫生,絕大部分是國立大醫院主任級別的醫生出來創立的醫院,所以醫院雖然小,並不是醫療水平低下的醫院。




並且醫院無論大小,全都和大醫院一樣用醫保看病。像有名的大學醫學部或者醫科大學的附屬綜合性醫院看病,一般需要小醫院的介紹信。這樣就避免了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狀態,讓那些真正需要綜合會診,綜合治療的病人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日本的醫保報銷70%的醫療費用。

但是如果生了大病,在同一個自然月內,在同一家醫院,因為同一種病的自己負擔的部分花費超過了一定金額(最高500-2000元左右),就可以申請大病保險,所以幾乎不會因為因病致窮。




70歲以上的老人看病住院每天只花幾十元,所以日本的長壽,與日本完善的醫療服務制度有很大的關係。




據我了解,

日本的醫保制度是世界上最合理的制度。

歐洲,加拿大雖然是免費醫療,但是無論在哪裡,免費意味著效率低下,所以並不是免費就是好的。




7、日本人的勤奮與敬業








我經常和朋友們說,我在日本十八年,

見過各種各樣的日本人,就是沒有見過不敬業的日本人。

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也就是我們說的「

匠人」精神。




這也是日本產品質量過硬的原因。每個人都在積極工作,不需要上司的命令。我現在用的計算器,還是我30年前去日本讀書時買的卡西歐的產品。




我們中國人有時候太聰明,老想省點事,老想走捷徑。我的朋友,蘇州得勝洋樓有限公司的聶聖哲先生,在他創辦的木工學校和酒店管理學院實施的教育理念,就是培養孩子們「勤勞,敬業,有愛心,不走捷徑」。




這也是發達國家,包括日本整個國民的教育理念,不僅孩子們需要學習,這也是我們所有中國人最需要學習的一點。




大家知道我們國家的高鐵通過引進技術,實現了飛躍的發展,擁有了我們獨立自主的技術。但是,很遺憾的是,作為高鐵的動力系統,車輪上安裝的驅動電機,還必須用日本公司的產品。

驅動電機是常見的部件,和電風扇上的電機原理是一樣的。




我們造一台電機沒有問題,我們造不出一千台分毫不差的電機,我覺得這就是我們中國公司的管理不到位,工人不夠敬業,缺少匠人精神的原因。




8、日本的政治體制和日本人對政治的態度








日本的政治制度是戰後美國人幫助建立的,基本上參考了美國的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當然,日本不像美國那樣半直選總統,因為日本的象徵性國家元首是天皇,所以日本的最高政治領導人是首相。




但是首相不是直選的,選民通過選舉時投票給自己支持的政黨,一個政黨在眾議院里占多數,就可以指定自己黨的黨首做首相。當然黨首在黨內也使要經過選舉產生的。

無論是國家,縣市,甚至村鎮都有議會,領導人都是這樣通過選舉產生的。




通過七十多年的發展,日本的政治家們也基本上變成了世襲制,

因為選舉需要資金支持和人脈支持,一個一無所有的人很難成為議員。

看看安培的一家人就知道了。




再來談談日本人對政治的態度。




我感覺日本的大部分老百姓對政治不太關心,我和日本人私下交流也很少談到政治話題。

這也許是日本戰後實際上是自民黨一黨執政的原因。




國家經濟一直在高速發展,所以大部分日本人的精力放在了獲得更多經濟收入上了。另外,日本國家的運轉,實際上是靠一套非常專業的,強大的公務員系統在支持,所以無論一年換幾個總理,基本上不影響老百姓的生活。




唯一能讓人感覺到日本政治熱心的人就是東京的右翼的一幫人,拿著大喇叭到處喊叫,他們是極少數的人,他們代表不了日本國民。




9、日本人對過去歷史的認識




我們經常會談到教科書問題,由於日本的教師聯合會是屬於左翼團體,而課本的選擇權又在學校,所以日本絕大多數公立學校的教科書還是比較客觀地描述過去日本對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侵略行為和殖民地統治行為。我們經常聽到政府抗議的教科書,只有幾家盲人學校在用。




我所接觸的日本年級比較大的人,都會對我說對不起,戰爭年代日本人做了很多壞事,中國人很偉大,戰後把他們的孤兒撫養長大。




因為我本人對政治也不是很感興趣,所以這個話題就不展開講了。




今天我只能粗略地介紹我本人感受到的日本社會,不一定準確。我這裡講的也都是日本人和日本社會好的一面。當然任何社會都有殺人,防火,強姦等壞人,當我們關注其他國家時,我們需要把目光放在別的國家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如果我們中國人能夠像日本人一樣勤奮,敬業,每個人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極致,那麼我們就會越來越發達,國家就會越來越富裕,無論是科學上,經濟上還是軍事上,我們都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在意別的國家怎麼樣。過去的三十年,我們只是解決了溫飽問題,我們還需要三十年埋頭苦幹,才能達到真正的全民富裕的水平。




-推薦一個不錯的公號-




最真實的美國經歷,道盡美國好與壞,


最真切的美國感悟,說盡美國是與非。


我們是一群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


正在用親歷親記,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社會到底有多沒有「人情味」?這些冷漠背後的力量你不得不服!
日本人地震後怎麼上廁所?這個設計不得不服!
關於日本汽車的方方面面,這篇文章全講到了!(有車必看)
郵輪為什麼在西方那麼紅火?
中國企業家感嘆:與日本相比,我們缺的絕不僅僅是馬桶蓋!

TAG:這才是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