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6年傾情幫助艾滋病人——記白求恩獎章獲得者、竹山縣陳家鋪村村醫王煥雲

16年傾情幫助艾滋病人——記白求恩獎章獲得者、竹山縣陳家鋪村村醫王煥雲

8月17日,在全國衛生計生系統表彰大會上,竹山縣溢水鎮陳家鋪村57歲的鄉村醫生王煥雲,獲得白求恩獎章。他是今年唯一獲此殊榮的湖北醫務工作者。

9月2日,記者對他進行了採訪。

挑起深山防艾重擔

陳家鋪村在大山深處,學習中醫的王煥雲1981年成為這裡的「赤腳醫生」,為陳家鋪村及周邊1200多位村民提供基礎醫療服務。36年來,王煥雲經常騎車穿過幾十公里崎嶇不平的山路入戶送診,鄉親們親切地稱他為「深山醫者」。

2001年初的一天,村民楊某反覆低燒就診,王煥雲在接診中了解到,患者因家庭貧困幾年前曾賣過血。憑著職業敏感,他懷疑患者可能是在賣血時感染了艾滋病。王煥雲立即向鎮、縣衛生部門反映這一情況,不久,縣疾控部門的調查小組進村了,王煥雲與調查組走訪千餘人,採集血樣300多個。一個月後,血液檢測結果確認楊某等8人感染了艾滋病!此後,縣疾控部門又陸續在天橋等5個村,發現20多名艾滋病感染者。

診斷結果在村裡傳開後,患者感到很沮喪,村民們也都「談艾色變」,整個村莊都籠罩在艾滋病的陰影中。

「我是醫生,我要盡我所能幫助他們。」王煥雲說,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患了這個病而不管,也不能讓群眾對這種疾病感到無所適從。從那時起,他開始積極奔走在抗艾第一線。

他申請參加了全省艾滋病防治培訓,通過學習懂得了如何指導患者,如何預防艾滋病。此後,他挑起了5個村的「防艾」重任。面對艾滋病人,王煥雲主動講解防艾知識,督促他們服藥治療,儘力減輕其痛苦。2001年至今,在王煥雲的精心護理和陪伴下,他負責的30餘名艾滋病人,沒有一人因絕望而自暴自棄,生命平均得到了十多年的延續。

「零距離」接觸溫暖患者心

家住天橋村的曉軍(化名),2005年與妻子一同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在經過抗感染治療後,其病情晚期的妻子於2011年病逝。曉軍的情緒十分不穩定,好幾次要尋死覓活。王煥雲一有時間就上門為他診治,並陪他拉家常,曉軍慢慢重新建立起生活的勇氣,身體好轉時還出去打工。

2012年2月,王煥雲前往本村艾滋病人曉肖(化名)家治療,在扎針時,由於患者疼痛不配合,試了幾次都沒扎准,還有血液飛濺出來,灑到了他受傷的手背上。他出去用冷水沖洗後,又返回繼續為患者打完針做完治療。後來經檢查,他沒有被感染。

在給艾滋病患者實施接觸性治療時,王煥雲不戴手套、不戴口罩、不穿白大褂;有的患者到衛生室看病耽誤了吃飯,他就主動邀請患者與他一起進餐。王煥雲認為,艾滋病患者通常都很自卑、孤僻和脆弱,內心渴望大家的理解和親近。作為醫生,他通過這些零距離的接觸,讓群眾明白,與艾滋病人普通的接觸和共同吃飯等,是不會被傳染的,消除大家對艾滋病的歧視。

父子接力深山「紅絲帶」

2003年,王煥雲所在的村中心衛生室設立了專門服務艾滋病人的「溫馨家園」,他為每位患者建了一本檔案,每周給他們做健康檢查,和他們一起吃飯,陪他們聊天,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和心理負擔。近年來,他負責的村裡沒有再增加一例患者。

防艾工作,幾十年如一日,既枯燥又累人,隨著年歲的漸長,王煥雲也越來越感到精力不夠用。但儘管如此,他卻一直堅持。每當看到鮮活的生命在他的呵護下得到有效延續,他就倍感欣慰。為了讓這根接力棒傳承下去,他勸說畢業於中醫學院的兒子王金鐘,放棄在市醫院的進修機會,回村和他一起分擔防艾工作。「我被父親深山抗艾的精神所感動和鼓舞,父親老了,我要接替他深山『紅絲帶』的重任。」如今,王金鐘回到了村衛生室,每天早上8點前準時開始接診,他要和父親一道繼續守護鄉親們的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北日報農村版 的精彩文章:

注意防暑!湖北未來十天持續高溫,局地或超40℃!

TAG:湖北日報農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