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真的在培養你的興趣嗎?

你真的在培養你的興趣嗎?

這是一個很簡單但又發人深省的問題。既然接受興趣培養的是孩子,那麼應該培養的當然就是孩子的興趣,而不應該是家長的興趣。

但是,中國的許多家長,是從來不考慮這個問題的。他們往往把自己的興趣強加給孩子,把自己的好惡強加給孩子,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至於孩子是怎麼想的,孩子有什麼感覺,家長們根本不考慮。用理論性的術語來說,就是忽略主體意識的培養。中國家長的這種致命的缺點,不僅傷害了孩子,也傷害了自己。

孩子能否早日成才,關鍵是父母能否早日發現並能引導孩子的興趣穩定地發展。鼓勵孩子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平時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這對疏導、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大有好處的。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強迫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結果事與願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根據他們的興趣及特長理性地進行選擇和培養。

例如,王師傅兩口子都吃了少文化、沒專業的虧,以致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處處受限,日子過得很不舒坦。所幸他們5歲的兒子強強壯實、聰明。王師傅發誓,無論日子多苦,一定要讓兒子讀大學,尤其要選一個既風光體面、又能掙大錢的專業。當然,這事得從小抓起。

讓他學什麼呢?王師傅想,有文化首先要把字寫好,不如先把孩子送到書法班去。誰知,這孩子心不在焉,胡亂塗鴉一陣,便又跑到後院去弄他的小草小樹。王師傅為此惱怒異常,每每以武力強迫孩子去練字。結果,強強脾氣越來越怪,甚至以不吃飯來抗議,父子關係十分緊張。

王師傅本想培養兒子對書法的興趣,結果事與願違。這種現象,在現代家庭中較為普遍。其原因在於:家長沒有弄清對孩子是培養興趣,還是對其興趣加以培養這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問題。

美國社會家庭學家康斯坦丁·尼諾指出:"家庭教育定向的一個關鍵,是要讓自己與孩子在平等關係中來認識、研究、對待和決定。其中,家長去發現孩子的興趣,這比家長讓孩子去產生興趣重要得多。"也就是說,家長不能刻意去培養孩子的興趣。因為,每個家長的人生觀、世界觀、文化素養與所處的社會環境、生活經歷千差萬別。他們對孩子培養興趣的想法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往往會受社會潮流和自我經歷的影響與制約。如果要培養的興趣與孩子原本的興趣巧合,那就如魚得水,為孩子所接受,並在二者的共同努力下,獲得極佳效果。倘若培養的這種興趣,與孩子原本的興趣相悖,那就會南轅北轍,被孩子拒絕,全家將在二者的抗衡中不得安寧。

在這個問題上,我國大翻譯家、文學家傅雷就做得很好。傅雷曾希望兒子傅聰能成為一個文學家或畫家,但傅聰的興趣並不在此,他喜愛的是音樂。傅雷先生便沒有強迫兒子去搞文學,而是尊重兒子的興趣和選擇,讓他集中全力研習音樂,練習鋼琴,傅聰果然不負父望,最終成為了一個著名的音樂演奏家。

面對激烈競爭的社會現實,很多家長及早抓家庭教育,這原本是好事。但像王師傅那樣,因為自己少文化、沒專業,而強令兒子去練書法,根本沒注意和發現孩子已對後院的植物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一種極大的失誤。如果他能有所發現,順著孩子的這種興趣去培養孩子,在後院和孩子共同勞作,多帶孩子去植物園見世面,發展這種興趣,說不定兒子長大後真會在生物學上大有作為呢!家庭教育,對興趣加以培養遠比培養興趣重要。

謝謝大家關注老彭開講,祝大家發財。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彭開講 的精彩文章:

TAG:老彭開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