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脫胎換骨的變化,超級大黃蜂和大黃蜂戰鬥機有什麼不同?

脫胎換骨的變化,超級大黃蜂和大黃蜂戰鬥機有什麼不同?

波音F/A-18戰鬥機通常被戲稱「蟲子」和「超級蟲」,目前這兩種戰鬥機已經壟斷了美國海軍航母的甲板,成為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戰術打擊主力。

截至目前,美國海軍擁有30個「超級大黃蜂」一線艦載戰鬥機中隊,其中19個裝備單座的F/A-18E,10個裝備雙座的F/A-18F,還有一個中隊混合裝備這兩種戰鬥機。此外美國海軍還擁有4個裝備F/A-18C單座「老式」或「經典大黃蜂」的一線艦載中隊,美國海軍陸戰隊中隊擁有11個裝備各型「經典大黃蜂」的一線中隊。

自1978年以來,麥道和波音已經向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交付了1049架「大黃蜂」和570架「超級大黃蜂」,其中F/A-18A 371架、F/A-18B 39架、F/A-18C 476架、F/A-18D 163架、F/A-18E 297架、F/A-18F 273架。此外在試飛研發中還投入了11架F/A-18A、2架F/A-18B(最初編號是F-18A和TF-18A)、5架F/A-18E、2架F/A-18F原型機。

那麼這兩種戰鬥機之間有什麼具體區別呢?

「大黃蜂」戰鬥機最初由麥道和諾斯羅普公司(現在的波音和諾格)聯合研製,該機是為了滿足美國海軍對多任務戰鬥/攻擊機(VFAX)的需求而研製的。「大黃蜂」原型機在1978年11月18日首飛,F/A-18A在1981年2月服役,1983年形成戰鬥力,1986年首次參加對利比亞的戰鬥。

「超級大黃蜂」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掉1987年5月啟動的「大黃蜂2000」研究,美國海軍設想了一種在「大黃蜂」基礎上研製的先進打擊戰鬥機。5年後的1992年5月,「超級大黃蜂」正式開始研製。

F/A-18E原型機在1995年11月29日首飛,雙座的F型原型機在來年4月1日首飛,該機在1999年9月開始交付美國海軍。「超級大黃蜂」於2001年實現初始作戰能力(IOC),在2002年7月進行了首次部署。在幾個月後的「持久自由」行動中,VFA-115的「超級大黃蜂」在阿富汗首次參戰。

GIF/37K

尺寸和重量

雖然布局類似,但「大黃蜂」和「超大黃蜂」基本上是不同的飛機,之間共享的結構部件也很少。F/A-18E/F的機身長度是18.38米,比F/A-18C/D長了1.31米,「超級大黃蜂」到垂尾頂端的高度是4.88米,比「大黃蜂」高了17.8厘米。

「超級大黃蜂」翼展13.06米,弦長也有所增加,翼面積46.45平方米,比F/A-18C大25%,後者的翼展是11.43米,翼面積37.16平方米。「超級大黃蜂」的機翼邊條(LERX)、平尾和垂尾及方向舵的面積也分別比「大黃蜂」增加了34%、15%、36%和54%。

兩種型號均採用線傳飛行控制系統(FCS),不過「超級大黃蜂」安裝的是四通道系統,提高了可靠性。此外,「超級大黃蜂」的飛控致動器採用直接電氣連接,取代了「老式大黃蜂」上的手控恢復系統。早期型的減速板也不見蹤影,「超級大黃蜂」飛控計算機通過差動控制翼面來增大阻力。

「超級大黃蜂」通過縮小雷達反射面積來增強生存能力,發動機進氣道內增加了雷達屏障,並塗覆有吸波材料,艙門和蓋板邊緣都採用鋸齒狀設計,消除或填充不必要的表面間隙和諧振腔,多孔面板取代了機身上的輔助進排氣口格柵。

綜合上述隱身措施,「超級大黃蜂」雷達截面積比「經典大黃蜂」減小超過的25%(具體取決於觀測角度)。

「超級大黃蜂」的最大起飛重量為29937千克,而「大黃蜂」是23541千克。

「超級大黃蜂」的武器掛架從「大黃蜂」的9個增加到11個。86.4厘米的機身延長段意味著「超級大黃蜂」能多裝近1.6噸的內油。F/A-18C的最大內油是4926千克,而F/A-18E是6532千克。

當外掛副油箱時,F/A-18E的載油量比C型多了約3噸,雙座F/A-18F的內油容量比E型低了約390千克。

根據任務輪廓,增加的燃油使「超級大黃蜂」的航程和續航時間增加50%之多,該機可在距離航母200海里(370公里)的戰區滯空1.8小時,比「大黃蜂」增加了40%。

此外,該機能帶4491千克武器返回航母,大大降低了昂貴彈藥的不必要浪費。「經典大黃蜂」的帶彈返回能力僅為2495千克。

兩者的飛行性能接近,不過「超級大黃蜂」從航母彈射起飛時無需開加力,更大的機翼也使該機的進近速度從F/A-18C的140節(259公里/小時)降低到了128節(237公里/小時)。

「經典大黃蜂」最初安裝兩台通用電氣F404-GE-402低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7257千克(71.17千牛)。從1991年起,安裝F404-GE-402增強型發動機(EPE)的F/A-18C/D開始交付,這種發動機提高了燃油效率,最大推力也增加到8028千克(78.73千牛)。後來早期型「大黃蜂」也升級了EPE發動機。

「超級大黃蜂」安裝兩台9980千克(97.86千牛)推力的通用電氣F414-GE-400渦扇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是F404的發展型,但其核心機來自F412-GE-400非加力發動機。F412最初是為A-12「復仇者II」隱身攻擊機研製的,引入了先進戰術戰鬥機(ATF)項目中YF120渦扇發動機的一些設計特點。

「大黃蜂」的D形發動機進氣口在「超級大黃蜂」上也被完全重新設計,平行四邊形加萊特進氣口的進氣流量增加了18%以滿足F414發動機的需要。

武器

「經典大黃蜂」可掛載6350千克彈藥或副油箱,「超級大黃蜂」的載彈量增加到了8029千克。

兩種戰鬥機能發射的彈藥種類幾乎相同,包括AGM-65空地導彈、AGM-88高速反輻射導彈(HARM)、AGM-88E先進反輻射導彈(AARGM )、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AGM-154聯合火力圈外武器(JSOW)、GBU-31/32/38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GBU-54激光JDAM(LJDAM)、GBU-10/12/16/24/51激光制導炸彈和GBU-12F/52雙模激光制導炸彈。

兩種型號都可以投擲Mk82/83/84通用炸彈、集束炸彈和水雷,不過「超級大黃蜂」因為機翼掛架外偏,所以無法發射70毫米「九頭蛇」火箭。兩機還都可以發射AGM-84「魚叉」反艦導彈和AGM-84K增程防空區外對地攻擊導彈(SLAM-ER)。

兩機的翼尖滑軌都能掛載AIM-9「響尾蛇」系列空空導彈,機鼻都內置一門20毫米M61「火神」機炮。F/A-18E/F即將裝備AGM-158C遠程反艦導彈(LRASM),已於2015年開始整合測試,預計2019年該彈將在「超級大黃蜂」上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經典大黃蜂」可掛載最多3個1249升副油箱,分別是中線5號掛架和翼下3號和7號掛架。「超級大黃蜂」具有五個「濕」掛架,可在6號中線掛架和3、4、8、9號翼下掛架上掛載5個1817升副油箱,也可在中線掛架掛載一個空中加油吊艙(ARP)執行夥伴加油任務。空中加油吊艙本身可載油1136升。

感測器

F/A-18A裝備的是休斯(現雷神)AN/APG-65雷達,1994年5月問世的Lot 16批F/A-18C及「超級大黃蜂」Block I和早期生產型Block II安裝的是性能更強的AN/APG-73雷達。

部分lot 27-Lot29批「超級大黃蜂」安裝了雷神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Lot 30批開始全面安裝該雷達。波音公司於2005年4月在聖路易斯公布了首架安裝相控陣雷達的「超級大黃蜂」,雷達的固定天線陣列和電控敏捷波束能實現對空空和空地目標的同時探測和跟蹤。

相控陣雷達還大大提高了武器系統的威脅探測距離,並具有高解析度的合成孔徑雷達地面測繪和瞄準能力。130多架較早出廠的Block II飛機後來升級了AN/APG-79,目前機隊中有月85%的飛機配備了該雷達。

「經典大黃蜂」最初配備了AN/AAS-38「夜鷹」前視紅外瞄準吊艙(TFLIR),需要配合AN/ASQ-173激光光斑跟蹤器/攻擊攝像機(LST/SCAM)吊艙使用,後者最後被AN/AAR-50前視紅外導航吊艙(NAVFLIR)的夜間攻擊型取代。AN/AAS-38後期型升級了激光目標指示/測距(LTD/R)和激光光斑跟蹤功能,能獨立引導激光制導彈藥。

「超級大黃蜂」最初裝備AN/AAS-46前視紅外瞄準吊艙(TFLIR)和前視紅外導航吊艙(NAVFLIR),最後被AN/ASQ-228先進前視紅外瞄準吊艙(ATFLIR)取代,把傳統的雙吊艙功能合二為一。最近,AN/ASQ-228 ATFLIR吊艙升級了向遠程作戰視頻接收(ROVER)地面站下傳實時視頻的能力,讓「超級大黃蜂」能夠執行非傳統情報、監視和偵察(ISR)任務以及近距空中支援(CAS)任務。

儘管美國海軍的「經典大黃蜂」最終整合了ATFLIR吊艙,但海軍陸戰隊與2004年為自己的機隊選擇了AN/AAQ-28LITENING AT瞄準吊艙。

美國海軍的「經典大黃蜂」不具備偵察能力,但「超級大黃蜂」則可掛載雷神AN/ASD-12共享偵察吊艙(SHARP)。這種高解析度數字戰術空中偵察系統首次部署於2003年,具有晝夜和全天候能力。AN/ASD-12吊艙掛載於中線掛架,這種高解析度的多感測器吊艙能提供近乎實時的雙波段光電/紅外(EO/IR)中高空遠距離圖像。

「超級大黃蜂」剛投產時,其航電系統與F/A-18C約有90%的通用性,只是座艙有所改進,具有新的彩色多功能顯示器(MFD),增加了發動機/燃油顯示器以及一個單色前上方控制顯示器(UFCD)。「超級大黃蜂」還配備了AN/USQ-140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MIDS),通過Link 16數據鏈進行抗干擾保密數字語音和數據通訊。「超級大黃蜂」還是美國海軍第一種裝備聯合頭盔提示系統(JHMCS)的戰鬥機,能在多種任務中增強飛行員的態勢感知,並支援大離軸角發射AIM-9X。MIDS和JHMCS亮相設備目前已經集成在「經典大黃蜂」上。

雖然美國海軍把F/A-18F裝備到一線中隊,但該機在最初和F/A-18B/D一樣是作為教練機使用的,這種Block I批次的后座艙具有複式操縱系統。除了用于飛行員訓練的飛機之外,其他的Block I F型和陸戰隊的F/A-18D一樣,后座的操縱桿和油門桿被兩個HCU取代,不能從后座駕駛飛機。

Block II「超級大黃蜂」升級了數字視頻地圖計算機、先進任務計算機和顯示器(AMC&D),F/A-18F的后座艙升級了先進乘員站(ACS),具有一台大尺寸的20.3 x 25.4厘米后座多功能顯示器(AMPD)以及兩個12.7 x 12.7厘米彩色先進多功能顯示器(AMPD)和兩個新的武器操縱桿。重新設計的后座艙結合相控陣雷達後,使飛行員和武器系統官能同時獨立進行空空和空地任務。後續升級又為「超級大黃蜂」增加了分散式瞄準系統(DTS),使飛機能夠打擊移動的地面目標。

Block I「超級大黃蜂」配備了AN/ALR-67雷達告警接收機(RWR)、AN/ALE-47干擾彈發射系統(CDS),以及由AN/ALQ-165機載自衛干擾機(ASPJ)和AN/ALE-50射頻拖曳對抗誘餌組成的綜合防禦對抗(IDECM)系統。Block II的IDECM系統則由AN/ALQ-214機載干擾機(OBJ)和AN/ALE-55光纖拖曳誘餌取代。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之翼 的精彩文章:

中國外貿坦克究竟有多強?一裝備成本昂貴到讓俄羅斯眼紅
螺旋槳戰機之間的最後一場大對決,西方僱傭兵是丟盡了臉
上世紀美國的黑科技,一無人機可在萬米高空飛行24小時
颶風差點摧毀美軍一艘核潛艇,關鍵時刻坐沉內河逃過一劫
中國不重視要吃大虧,印度飛行員一指標竟與美軍不相上下

TAG:空軍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