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如果爸媽不給我吃這片葯——來自聾啞兒童的控訴

如果爸媽不給我吃這片葯——來自聾啞兒童的控訴

「媳婦啊,娃發燒了,四十度呢,咋整?」

「趕緊吃退燒藥和消炎藥啊!就第二個抽屜里,我去倒水去!」

「老婆,這個抗生素...好像是給成年人吃的啊!」

「你是不是傻,掰成兩半吃不就行了...」

...

「爸爸媽媽我耳朵難受...」

「你看你乾的好事!」

「你不懂你還賴我!趕緊去醫院吧!」

...

「你們怎麼不早點來?還有,這種抗生素怎麼能給孩子用呢?」

「現在說這些有什麼用,大夫,孩子的聽力還有希望嗎?」

「這個不好說啊,恢復得好的話,依靠助聽器應該還能聽到...」

此場景不是諷刺舊社會之愚昧無知的影視片段,也沒有影射改革開放前國民教育水平低下的意思。恰恰相反,這一對足以令聖母們咬牙切齒的父母,生活在陽光普照的新世紀,沐浴著科學與愛的光輝造就了一幕本應可以避免的慘劇。

我們絕對不能否認父母對孩子的愛,同樣的,也在對那些迫切卻無知的關懷錶達著自己的極度不滿,這並不矛盾。在國民整體文化水平談不上高的當下,確確實實有那麼一大批不知「安全用藥」和「兒童用藥」為何方概念的成年人,結結實實地坑了自己的孩子,甚至直接葬送了一個家庭三代人的幸福生活。

《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因為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0000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造成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的難以計數。我國現有3500多種藥品製劑中,兒童專用的僅有60多種。高知父母也沒有用起葯來百密無一疏的保障,而一百次用藥中只要有一次出現問題,便是災難性的後果。

也許有人會說了,不是有那麼些個兒童用藥嘛,天天打廣告的,買來給娃吃不就好了?

這話說起來容易,其實沒那麼簡單。首先兒童專用藥品本來就是高成本低利潤的典型,一般藥廠除非接到政府指標,否則是絕對不予生產的。另一個方面,即便是市場上正常供應的兒童專屬藥品,也只佔到了兒科允許藥物的很少一部分。

我們給了孩子很多專屬且昂貴的呵護,但對於最需要的藥品,我們卻忽略了太多太多……

早在2005年3月22 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便頒布了面向藥廠的「藥物基因組學資料呈遞(PharmacogenomicData Submissions)」指南。該指南旨在敦促藥廠在提交新葯申請時依據具體情況,必需或自願提供該藥物的藥物基因組學資料,其目的是推進更有效的新型 「個體化用藥」進程,最終達到視「每個人的遺傳學狀況」而用藥,使患者在獲得最大藥物療效的同時,只面臨最小的藥物不良反應危險,國內也在積極推進安全用藥的醫療模式轉變,而這種「基因個性化服務」的首批受益者,想必就是處於安全用藥風口浪尖的少年兒童們。

所以為全部兒童可能遇到的全部日常病症配置完全安全適用的藥物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如若實現必將經歷漫長而昂貴的過程,付出巨大代價換來的成果也許並不理想。

根據《2015年兒童用藥安全報告》顯示,在兒童群體中,藥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診兒童的比例,從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

大環境就是這個現狀,我們最好還是想個辦法,包抄迂迴的同時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解決兒童安全用藥問題的關鍵,就要了解孩子的基因特點

兒童安全用藥基因檢測服務,即是針對與藥物反應相關的基因密碼進行解讀,預測患者對於不同藥物的不良反應表現,對臨床用藥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參考基因檢測的結果,醫生可以在開處方時,在藥品選擇、劑量控制及聯合用藥等方面提出適合每個患者自己的個體化用藥方案,最終達到提高藥物療效、降低藥物毒副作用、減少醫療費用的目的。讓患者花最短的時間、最少的錢,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推薦一款專為0-15歲兒童設計的兒童用藥安全基因檢測。從基因層面檢測並分析,常見藥物對每位受檢兒童個體的藥效評估、藥物代謝及用量建議,以及毒副作用風險評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馨小醫 的精彩文章: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中年男性應格外預防心梗來襲
慢阻肺患者應該如何用藥?
高血壓不能做的四種危險動作
卧床老人家庭照護秘籍
具體用法戳這裡

TAG:馨小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