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於富勇:溥佐筆落驚風雨,原是富貴人

於富勇:溥佐筆落驚風雨,原是富貴人

愛新覺羅溥佐作為近現代中國著名的書畫家,在畫壇以繼承傳統見長,在傳統中又現後天雅韻。溫和雋永的靈動,伴其一生。溥佐,出身清皇族貴胄,道光皇帝曾孫,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弟。20歲即和「天才」溥心畬聯合舉辦扇面展,名噪一時。解放後到天津教授繪畫。「文革」期間,經歷百轉千回,手中畫筆依然傳遞隨遇而安,自得其樂的人生況味。後來任天津美院終身教授,成為先生喜愛的不二職業。

今年是溥佐誕辰99周年,紀念活動紛呈。以先生生前「到五台山看看」遺願為主題的為山西養老院義賣家族繪畫作品活動舉辦在即。意居《專訪》撰稿人採訪了為此次「義賣」活動全程提供拍賣支持的天津晟顥拍賣公司董事長於富勇。

於富勇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津派書畫」的推廣、宣傳工作。在他組織的拍賣會上,天津「八老」作品的成交價屢被刷新。初見於富勇,溫和寡語。待筆者提及「溥佐書畫」時,於先生如遇知音,娓娓道來。「我是溥老的忠實粉絲,雖然已經無緣見面,卻似故友。我從事拍賣工作就是從接觸溥老的畫開始的。」於富勇開門見山地介紹說。

於富勇和筆者在溥佐作品前

「偶然機緣購得溥佐《松蔭駿馬圖》,愛不釋手。畫中駿馬,或遠眺,或回眸,或低語,如流連世外,恬淡怡然。不知它們是剛剛戰場歸來,還是休養生息準備下一次的博殺。我站在畫前常做不切實際的想像。為了這不可能有的答案,我改行做拍賣工作。」於富勇笑著對筆者說。

在筆者談到天津老一輩藝術家的作品在市場上藝術價值沒有得到充分認識的時候,於富勇神情凝重地說:「把老藝術家的藝術成就介紹給廣泛的收藏家和愛好者是我們的責任,老藝術家們不應該隨著時間而被遺忘。我們願意為此做不遺餘力的努力和嘗試。」

對於溥佐的作品,於富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要想讀懂先生的作品,需要首先了解溥佐的人生經歷。在下放期間,粗鄙的勞動重壓之下,對於貴胄出身的溥佐,應如涸轍之鮒。然而他在把粗鄙的勞動幹得井井有條之餘,出人意料的把精神抖擻的歲寒三友、如沐春風的婀娜之姿、散淡的龍駒青驄呈現出來,與你對望,著實讓人吃了一驚,這絕對不是悲苦心緒訴諸筆端的情懷。」於總動情地說。「這才是我們今天學習紀念溥佐的意義所在,絕不是他的畫作又賣到多少萬元能代表的。」他補充說。

喜歡溥佐書法和繪畫作品的人一直很多,贗品也始終如影隨形。藝術市場潮頭中的於富勇又是如何讓收藏者看到更多的溥佐真跡呢?筆者就此廣大藝術愛好者關注的問題和他展開討論。他坦言「非常難,一直在堅持,也有所收穫。溥佐的畫有著中國幾千年傳統和他自己個性里發出來的神韻,常人可追其作品的形似,卻追不及他的貴氣,所以識畫還需畫外功夫,我們儘力幫收藏者把好關。目前,有溥先生家族後人參與作品認定也是對我們去偽存真非常有力的支持」。於富勇介紹說。

告別晟顥拍賣,忽然溥佐七公子毓岳的一句話縈於耳畔「我的父親一生追求著美。健康的美,是什麼時候都需要的。」確實畫畫於溥佐,不是苦差,不是強作,是他留給這個世間一點點小小的歡喜。出身皇室,意氣風發;面對坎坷,坦然應對。境遇轉優,他淡定的如一面清澈的鏡子,照見人生百味。無論環境如何變遷,始終不忘品味生活。研習溥佐書畫,如蘇東坡先生言「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這是對他作品很好的寫照。

「筆落驚風雨,原是富貴人。」庸齋溥佐,堪稱典範……

本文由作者授權意居live使用,版權歸作者所有,

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居live 的精彩文章:

TAG:意居l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