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全世界最不怕死的導演,舍他其誰

全世界最不怕死的導演,舍他其誰

看死君:今天是沃納·赫爾佐格導演的生日。這個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到目前為止擁有超過70部作品,每年都有作品的他,始終活躍在鏡頭前後。

有句話是出名要趁早,這話一點不假。赫爾佐格14歲時開啟第一次徒步旅行並確信了自己的導演之路,15歲寫出第一個劇本,21歲成立了自己的製片公司,25歲拍攝了人生第一部劇情長片《生命的訊息》。至今,他的電影生涯已長達60年。

作者| 西西繆

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今天我們的「公爵」就75歲了!沒錯,他就是德國新電影代表人物之一的赫爾佐格。因德語「赫爾佐格」有公爵之意,不少影迷都稱他為公爵。

如今,我們提到赫爾佐格,會想到德國新電影運動,會想到克勞斯·金斯基,還會想到一種叫做原始激情的瘋狂。而在這些符號的背後,通過影像,我們所看到的就是一位一直執著於自己的藝術創作中,書寫著邊緣化生活,善於捕捉那些處於遊離狀態人物的另類大師。

如果說德國新電影運動是一場受到法國新浪潮影響,而使得德國本土電影打破德國傳統電影與美國好萊塢的控制局面,而以西德為中心興起的「作者電影」運動,那麼在這場橫跨三個年代的電影運動中,不同的德國影人都用自己的電影闡釋了電影藝術與作者中心的主要理念。

被稱為德國新電影四傑的赫爾佐格、維姆·文德斯、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和沃爾克·施隆多夫,他們的電影風格各不相同,又都有著德國本民族的鮮明特色。不過相比其他三人,赫爾佐格的電影瘋狂不止於表現原始自然的強烈魅力,更賦有作者本身濃厚的人道主義關懷,他的電影的瘋狂也許正在於注入了一種強烈的情感屬性。

德國新電影四傑(依次是):赫爾佐格、維姆·文德斯、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和沃爾克·施隆多夫

談及赫爾佐格早年作品,那些瘋狂的人、瘋狂的事、瘋狂的景定會浮現於影迷們的腦海中,因為赫爾佐格的電影,才讓我們忘不了南美洲熱帶雨林的神秘景象。

無論是《天譴》還是《陸上行舟》,都是實地取景,使得這片南美洲大陸尤為真實魔幻,充斥在人們耳邊的密林鳥語營造出了空曠寂靜的氛圍,而在角色看著這片浩瀚大陸所表現出來的眼神中,折服之外更有一種被激發的慾望幻念,於是有力的吶喊聲作為對這片壯觀局面的回應,促使了銀幕前的血液也在奔騰。

《陸上行舟》

《天譴》

這種接近瘋狂的狀態很難再現,所以公爵對於現場的把控,其本身也是瘋狂的。在拍攝《陸上行舟》現場,片場所在的大船意外撞到了一旁的山體,整座船開始傾斜翻倒,這個時候拍攝還在繼續,演員剛好進入最好的狀態,於是赫爾佐格用力抱緊快要滑下去的攝影師,堅持錄完了這一條。他們在身臨其境的地方拍著電影,本來就足夠讓人陷入迷幻情形,整個劇組也許在那時刻都處於癲狂之中。

《陸上行舟》

甚至在《玻璃精靈》的片場,為了達到理想效果,公爵請來專門的精神醫師給全體演員進行催眠,讓他們都絕對地投入到空間語境中,如同那塊紅色的玻璃真的顯示出了它無窮無盡的魅力般。

《玻璃精靈》

而如果說叢林的力量顯示的是無時無刻的狂野色彩,那麼在赫爾佐格的另幾部城鄉中的人為主要題材的戲,則顯示了另一種靜默之後的精神困境。亦如同扮演此類角色的演員布魯諾·斯列斯坦一般,精神上本就患有一定的疾病;在這位演員因心臟問題去世後不久,赫爾佐格曾這樣說道:「在我所有的電影中,和我所工作過的所有偉大演員一樣,他是最棒的。沒有人敢靠近他。我的意思是,在他的人性,和他的表演深度,沒有人喜歡他。」

布魯諾在赫爾佐格的電影中,往往以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出現,縱使他不是一個人;縱使他身邊圍著那麼一群人,然而他的沉默訴說著一種不被理解,一種永恆的孤獨。導演描述出角色這番精神面貌,在電影背後,能夠感知到的正是來自於導演自身對於人性的深度探討。

布魯諾·斯列斯坦

從另一方面看來,之於赫爾佐格來說,克勞德·金斯基的存在,是魔鬼亦是他的摯友。在克勞德·金斯基死後,赫爾佐格為這位朋友拍攝了一部自傳性的紀錄片《我的魔鬼》以此紀念他。也許那個時候影迷們才知道,戲中金斯基的瘋狂並不是完全演繹出來的,他的瘋狂是被上帝賜予的,他的憤怒與暴躁不安成為了他的本身。

《我的魔鬼》

早年拍攝完《陸上行舟》之後,金斯基在受到美國記者的採訪時,提及赫爾佐格,他卻說赫爾佐格也是個十足的瘋子,正是因為他們兩人都是瘋子,他們的合作才會那麼的美好順利。於是鏡頭前的金斯基抱著赫爾佐格大笑起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赫爾佐格成就了金斯基,但是赫爾佐格離不開金斯基亦如同金斯基離不開他一樣,兩人在他們的藝術作品中是相輔相成的。

赫爾佐格在紀錄片的開始講述著他初識金斯基時候的模樣,認識金斯基是因為年幼時和他住在同一屋檐下。而為了一次表演,金斯基將自己鎖在廁所裡面足足兩天兩夜,出來的時候,他們發現廁所裡面沒有一樣物件是完好的,那個時候他就覺得這個怪叔叔像魔鬼一般迷狂。

但正是因為他的「魔性」,赫爾佐格也真正感受到了一種力量的存在,在他的電影中,也許只有這種情態才足以支撐起場景所帶來的震撼效果。

然而上世紀的赫爾佐格已經成為過去,如今的赫爾佐格雖然繼續著劇情片的拍攝,但更多的是在於紀錄片上的挖掘。從七十年的《沉默與黑暗的世界》到在07年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在世界盡頭相遇》,公爵的紀錄片亦是在探尋世界與生命的本質,可以說赫爾佐格是位極富創造力的導演,他在劇情片與紀錄片兩方面並駕齊驅;而當年那份狂熱自然也化作了一種更為寧靜更為敏銳的洞察力,以此來繼續書寫那份邊緣化的先知覺。

在懷著同樣思念早前公爵的那份魄力與熱情;思念他鏡頭下極富震撼力的語境下,當然也在他的生日這天作為一種期盼,真希望他能夠一直拍下去,帶著早已成為大師的那份執著和偏見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中前行!十分期待公爵還能繼續為我們帶來不同於主流創作的驚喜!

赫爾佐格的六個訊息

選自《赫爾佐格談赫爾佐格》

訊息一:赫爾佐格的童年經歷

Herzog:那時候我很不合群。在慕尼黑時,我們全家住在一個房間里,我因此學會了隨時隨地集中精神。不管周圍有多嘈雜和混亂,我都能躺在地板上一連看上幾小時的書。

我的哥哥不喜歡上學,沒讀幾年書就退了學,後來做起了生意,並很快事業有成。多虧了哥哥我才能完成學業,我很感激他。而我弟弟盧奇這些年來則與我親密共事,雖然我倆是同母異父,可對我來說他就像我的親兄弟。後來我拍《天譴》時,我寫信請他幫忙,他就穿越太平洋來到秘魯,給我們提供了及時幫助。最終他成為我正式的合作夥伴,並經營我的電影製作公司至今。

訊息二:赫爾佐格對電影學院的看法

Herzog:我個人並不信賴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的那種電影學校,我就從未給別的電影人做過助手,也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我的早期電影都是來自於內心最深層的信念,相信我所做的,相信我的感覺——別無選擇唯有去做,這些都完全和電影學院里的一切以及當時的電影毫無關係。是我強烈的自學天性和對自己作品的信心支撐我拍了40年。

訊息三:赫爾佐格的劇本為何與眾不同

Herzog:多年來我一直想把我的劇本用一種新的文學形式表現出來,最早時我把它們寫成了只有少量對話的散文。其實我並不太關心作品的實際形式,但總覺得既然必須寫,就至少要在形式上做點新的嘗試。與此相應的是事實,我一直在嘗試賦予劇本獨立的生命,獨立於因它們而生的電影。我也試著不把它們寫成僅僅只有電影拍攝步驟的說明書。所以我的劇本在出版時總是沒有圖片說明的,因為我不想有任何電影畫面的參照說明。對我來說,劇本永遠是獨立存在的文學作品。

訊息四:關於赫爾佐格的第一部電影長片

Herzog:影響我寫出《生命的跡象》劇本的主要有三樣東西。首先是馮·阿尼姆的小說《拉通瑙堡壘的瘋老兵》,但我只選取了其中最基本的輪廓線。這是個很好的故事,講述一個老上校正坐在壁爐邊上講故事,他講得太投入了,以至沒意識到自己的木腿著了火。除了《沃切克》和《非洲黑奴》外,這是唯一一部激發我創作齣劇本的文學作品。另一件我搜集到的素材也對我影像深刻。那是我偶然在報紙上發現的一樁「七年戰爭」時的真實事件,有個傢伙瘋了,把自己鎖在一座塔里。這件事可能也曾對馮·阿尼姆產生過影像。

不能否認的是,對這部影片影響最大的還是還是我十五歲那年的希臘之行。那一次我追隨著祖父的足跡,了解了多年前他作為考古學家在科斯島上所做的一切。

訊息五:在電影《玻璃精靈》中,赫爾佐格是否對演員實施了催眠

Herzog:恩!電影本質上就有種催眠的特質。每當我在片場的時候,我常常要問掌管分鏡頭劇本的女孩,哪些戲我們已經拍完了,哪些還沒有。我差不多對此毫無意識,當知道這是拍攝的第三周時總能把我嚇一跳。「這怎麼可能」?我問我自己,「時間是怎麼過去的」?我在這做了些什麼?」我覺得自己就好像去了酒醉派對,在完全沒意識的情況下不知怎麼就回到了家。彷彿第二天早晨警察站在我床邊控告我昨晚殺了人一樣。

有兩部電影在《玻璃精靈》的創作期對我產生了重大的影片。一部是《傻瓜澤羅的悲慘日記》,這是由一個來自加拿大精神病院的劇團製作的。另一部增是讓·胡許的《癲狂仙師》,影片攝於迦納,表現了霍卡部落一年一度的儀式。做這個催眠試驗的理由其實非常簡單,因為影片的劇本大致改編自赫伯特·阿赫特布施的小說,描寫了一個下巴伐利亞的先知農民,就像諾斯特拉達穆斯那樣對世界的災難性結局作出了預言。

訊息六:為何《陸上行舟》曾經引起媒體那麼大的反響

Herzog:我當初沒想到的是類似這樣的事情:影片上映幾個月後,我在慕尼黑街頭突然看到一個男人發瘋似的沖我跑過來。他猛地跳起在空中,一腳飛踹在我的肚子上,然後他自己爬起來,對我大吼:「這是你應得的,你這頭豬!當初在拍攝《陸上行舟》的那個地方也確實發生了一些與電影完全無關的事情。

媒體也把戰爭和石油的事情拋到腦後,因為在他們看來,我們才具有真正的新聞價值。我自己從來不希望成為一隻在媒體這個大馬戲團中央跳舞雜耍的黑熊,但忽然間《陸上行舟》的拍攝就變成了米克、克勞迪婭,外加一個瘋狂的赫爾佐格以及一群印第安土著、一次邊境戰爭、一場軍事獨裁所組成的混亂大合集。

作者| 西西繆;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皮皮丘;轉載請註明

陸 支 羽 電 影 隨 筆 集

《 小 丑 ,馬 戲 團 的 眼 淚 》

9 月 4 日 全 網 預 售 開 啟

本書精選23位世界經典導演及其代表作,142部至愛的電影片單,帶你體驗迷影人生。除了我們熟悉的楊德昌、蔡明亮等華語面孔外,書中還包括費里尼、伯格曼、阿巴斯、塔可夫斯基、阿莫多瓦、今敏、法斯賓德、小津等國外經典導演。

世界就像一座巨大的馬戲團,每個人都是帶著面具的小丑,而電影給了我們再造幻想、重塑靈魂、直面自我的另一種可能。初心迷影之作,詳情請參閱《活著的影迷,是未完成的電影史》。

獨 家 福 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贈票!蔡國強和他的爆破藝術
只有他,能把邪典拍得這麼牛逼
新海誠都來打Call,為何這部現象級動畫惹爭議?
活著的影迷,是未完成的電影史

TAG:看電影看到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