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工智慧何時能超越人類

人工智慧何時能超越人類

人類對人工智慧的態度充滿糾結:既希望它聰明到可以干所有的活兒,卻又怕它太聰明反過來奴役人類。所以,有一類問題總會被問起,人工智慧會超越人類嗎?會在什麼時候?

儘管對未來的預測非常困難,但也不乏其人。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科幻時代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機器人三大定律」的制定者艾薩克·阿西莫夫就曾在《我機器人》的小說中預測,這個期限是2035年。他描述,2035年街上遛狗是機器人,清掃街道的也是機器人。現在,阿爾法狗已經毫無懸念地戰勝了人類圍棋世界冠軍。再過18年,艾薩克·阿西莫夫的預言會實現嗎?

對於這一點,現在的人工智慧專家似乎不太認同。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來自德國、法國、中國的專家們對於人工智慧何時可以複製人類大腦顯得保守。「我們都不知道人類智能是什麼,何談去複製呢?」法國科學院院士阿卜得拉曼·海德說。

事實上,儘管人類已經知道自己大腦的哪個部位分別負責語言、視覺和情感等,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甚至在2016年宣布繪製了人類大腦皮層圖譜,將左腦半球和右腦半球劃分為180個區域,詳盡地標明了各部分所具有的功能。但人類目前對於大腦如何進行記憶、判斷、分析等思維過程,仍然十分迷惑。

有鑒於此,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教授阿洛伊斯·克諾爾總結說:「我們認為也許能在本世紀末看到人工智慧達到人類智能的程度。」但他同時強調:「我們不應該就人工智慧承諾太多,提出太多過高的期望,可能會導致失望。」

從十幾年到近百年,這個區間能不能更精確一點?

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院院長尼克·波斯特洛姆在這兩個數字之間做一個折中:「可能會是50年。」據他介紹,這個數字是在大量社會調查基礎上推測出的。

除了將人工智慧與人類類比、假設它會是人類的朋友或敵人這種思維外,是不是還有其他思考路徑?

美國《連線》雜誌主編凱文·凱利就另闢蹊徑。他認為人工智慧這種人類發明的思維方式,在自然界並不存在,但卻有可能是最有用的思維方式。每個人工智慧項目就是一個不同的思維方式,千差萬別的思維方式會幫助人類解決一些難題。

來自牛津大學的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也持這樣的觀點,他甚至認為「人工智慧」這個詞語不夠準確,建議用「超級智能」來代替,這樣就不會讓大家覺得這是人與機器的戰爭,而表示人和機器可以一起工作,相互協作。

1997年計算機程序「深藍」戰勝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高手加里·卡斯帕羅夫時,人工智慧是否會超越人類,這個話題就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成為很多人的困擾。歷史何其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從那時至今,經過近20年的發展,人工智慧已經度過了最初的萌芽階段,正在迅速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邊界也在不斷變化和擴展。比如,人們最初會為計算器的計算速度驚詫,將其視作智能,但是現在它只不過是小學生都能使用的輔助工具。正如斯坦福大學發布的《2030年全球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景》報告中說,人工智慧正在形成一種「人工智慧效應」,它「總會將一種新技術帶入人們的生活,而一旦人們習慣了這種技術,它便不再被認為是人工智慧」。

或許,人工智慧並不是「忽如一夜春風來」,而是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姿態存在,從這一層面上來說,人工智慧時代早已來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旗瀚科技 的精彩文章:

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分析
人工智慧真熱還是「虛火」?
未來10年,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將對就業有7點影響

TAG:旗瀚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