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患鵝口瘡、腹瀉、腸胃炎,可能與它有關

寶寶患鵝口瘡、腹瀉、腸胃炎,可能與它有關

近日,小閆給5個月大的寶寶餵奶時,寶寶總是哭鬧不止,嘴上還總是出現類似酸奶的白色斑點,還怎麼擦都擦不掉。隨後,小閆帶寶寶到醫院檢查,發現寶寶拒食的原因竟是「鵝口瘡」。

鵝口瘡是何方神聖?

鵝口瘡是一種新生兒常見疾病,是由一種叫做白色念珠菌的黴菌所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新生寶寶身體抵抗力不夠強大,口腔黏膜嬌嫩,抵抗力弱,使得病菌有機可乘。

患上了鵝口瘡的寶寶,口腔頰部、唇內、舌頭、上顎和咽部黏膜上會粘附著白色斑點,嚴重時會成片,看上去像奶的殘留。

那麼,我們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患上鵝口瘡了呢?難以分辨時,可以用小勺給寶寶喂點水,奶的殘留物會隨水被吞咽掉,如果喂水後白色斑點不能消失,就有可能是鵝口瘡。

鵝口瘡的發生與什麼有關?

母乳餵養時,媽媽乳頭不潔;人工餵養時,奶瓶消毒不嚴,都有可能導致寶寶患上鵝口瘡。因此,在母乳餵養前後,都要用溫水擦洗乳頭,在人工餵養前後,要對奶瓶和奶嘴進行徹底消毒。

一說到奶具消毒,肯定會有家長跳出來說:我每次給寶寶喂完奶後,都用熱水沖奶瓶啊,這樣還不夠嗎?講真,這樣真不行,奶具雖小,卻有好多藏污納垢的小角落,一旦家長長期不重視,孩子就容易患上鵝口瘡、腹瀉、腸胃炎等問題。

奶具的消毒流程與注意事項

所有的餵奶用具在使用前都要消毒,即使是新的也不例外。粑粑麻麻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奶瓶消毒前,要先把奶瓶清洗乾淨。

消毒好的奶瓶,應以夾子夾取,一是為了衛生,二是防止燙傷。

煮沸奶瓶時間不要過太久,以免玻璃奶瓶碎裂,塑料奶瓶變形。

特別提示:如果家中有洗碗機,可用洗碗機代替手工清洗奶瓶等用具,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清洗的水溫再高,也不能等同於消毒,還需要進行蒸煮才能達到消毒的目的。

常用的3種奶具消毒法,及對應操作方法

一.煮沸消毒法

準備一個不鏽鋼煮鍋,裡面裝滿冷水,水的深度要完全覆蓋所有的已經清洗過的餵奶用具。

讓奶瓶、瓶蓋裝滿水,這樣就不會向上浮起。輕輕搖晃水中的物品,直至見不到氣泡為止。

玻璃奶瓶要與冷水一起煮沸,等水燒開後5分鐘再放入奶嘴,瓶蓋等塑料製品,蓋上鍋蓋再煮五分鐘後關火,放至水稍涼,用夾子取出奶嘴、瓶蓋套回奶瓶上備用。若是塑料奶瓶,則等水燒開後,再與奶嘴、瓶蓋一起放入消毒。

二.蒸汽消毒法

現在市面上有多種功能、品牌的電動蒸汽鍋,新手爸媽可以按照說明書操作即可,這裡就不說了.

三.微波爐消毒

可將奶瓶中加入7分滿的水,用保鮮膜包起,奶嘴放在裝有水的容器中,用微波爐加熱一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特別提示:無論是奶瓶、奶嘴還是吸管都應該用相應的清洗刷來刷洗。玻璃奶瓶用尼龍奶瓶刷,而塑料奶瓶應該使用海綿奶瓶刷,後者經常被忽視。因為尼龍刷容易把塑料奶瓶的內壁磨毛,反而更容易淤積污垢。

對於已經添加了輔食的寶寶來說,光奶具消毒是不夠的,還要對其餐具進行徹底消毒。具體消毒法可參見「新手媽媽訓練課」的奶具餐具消毒課程,想了解的家長可繼續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育兒 的精彩文章:

如何讓你的孩子睡得好?
從愛人睡姿能看出你們的夫妻關係如何,你信么?
囟門早閉會影響寶寶智力嗎?
母乳不足,寶寶卻不愛喝奶粉怎麼辦?
寶媽們必學:急疹、濕疹、風疹、水痘、幼兒各種疹子的

TAG:科學-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