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蠟燭現象:長壽不在於吃人蔘

蠟燭現象:長壽不在於吃人蔘

由於受傳統觀念影響,有人希冀於服用補品(如人蔘之類)來獲得長壽。這在30~50年前,營養不足、代謝低下的時代,也許是正確的。但對今天來說,這恰恰有可能是「催命曲」。因為今天的人,營養過剩、代謝旺盛已是主要矛盾。就像今天的整個生活節奏,遠遠比以前快得多,人們都像是上緊了發條一樣,拚命地往前奔跑。

又如,過去很少使用的術語「上火」,現在已變成人人皆知的口頭禪了。

人蔘等補品中醫學歸納其功效為「補益陽氣」。其實,它是助「火「的。只適合於機能低下的虛損狀態,可加強代謝、增加活力。早在70年代末,我校就有過一個經典的研究:用補氣/壯陽葯對那些虛損的實驗(造模)動物,發現短期內的確可以促使它們機能改善,但很快就懈怠、耗竭了。而滋陰葯卻恰恰相反,短期療效不明顯,但長期的滋補功效不錯!

作為歷史經典名方,朱丹溪是「相火論」的創始人,他創製的延年益壽名方「大補陰丸」和「補陰丸」,用的都是瀉火方法。所謂瀉火,主要藥物是知母、黃柏、豬脊髓等;其實,就是抑制代謝,讓代謝減慢,別太旺盛。因為朱丹溪生活在南宋時期,魚米之鄉的浙江中部,當時求診的病人很多都是有錢人,營養不差,就是虛火旺盛;所以,用這種方法可延年益壽。這與當今情況頗為合拍。

其實,長壽與否也可以參照「蠟燭現象「:蠟燭燃燒得越快、火勢越旺,能夠燃燒的時間就越短;蠟燭的火勢小一點,恰到好處,其燃燒壽命越長。

所以,除非特別虛弱的人,一般情況下再盲目亂用補品,特別是人蔘之類,以提高體力,延長壽命,結果很可能是火上加油,適得其反的。筆者從80年代後期臨床就看到很多吃人蔘的人,吃了更上火,吃出病症,吃出很多問題來。

我們早先曾有過動物實驗。80年代帶學生做的小白鼠實驗,給三組小白鼠分別餵養人蔘、大黃和蒸餾水,後兩組作為參照;本意是想看看人蔘等補藥能否增強體力,能否延年。非常有意思的是:餵養人蔘組的小白鼠毛髮很光澤,體形也很好,長得也很快,體力明確增強,免疫指標亦有改善;但是平均壽命卻有所縮短,比正常小白鼠要短上將近20%。這就使我聯想到中醫學的一個經典理論:「壯火/少火」學說。

閱讀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裕民 的精彩文章:

有時,毅力比藥物更重要
再兇險的胰腺癌也有對治之法
致癌症患者:小毛病不容忽視!
對於癌症,這6種人需警惕!
豆類:健康的「植物肉」

TAG:何裕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