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有時,毅力比藥物更重要

有時,毅力比藥物更重要

我始終認為,就像先賢所強調的「教學相長」一樣,醫療行為是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兩者之間,同樣存在著「醫患相長」的互動性。本人就經常從患者身上獲得教益。

有這麼一位讓我充滿敬意的女患者,40多歲,公安幹警,且為某部門領導,雖身材嬌小,卻毅力堅強,抗癌征程中不屈不撓,真可謂「鏗鏘玫瑰」,令人敬佩。她正是憑藉著這種毅力和堅強,幾近不可思議地從癌魔羈絆中抽身而出,樂呵呵地工作生活在常人之中,成為真正的生命強者。

我第一次看到她,前額稀疏的頭髮,面色黧黑,伸出手來切脈時,掌麵灰黑、指甲發紫、舌兩邊滿是瘀斑,一看就是個正經歷著大劑量化療的患者。她患的是結腸癌肝轉移,腸癌已切除,肝轉移很厲害,並伴有腹腔淋巴轉移。經歷了數不清次數的化療,同時配合中藥零毒抑瘤,開方時她每次都叮囑我劑量大些,沒關係的。

更令我油然起敬的是,即便這樣,她仍在工作,一邊化療、一邊工作,最多化療當天休息。她告訴我,僅手術那段時間,她靜卧著休息,只要能下地,即工作半天;體力稍恢復,便整天工作。由於她的肝轉移是多發的,轉移性肝癌本即化療效果欠佳。但考慮其他地方也有病灶,故全身化療用了不少。後又做介入。介入時她叮囑操作醫師,不要管身體反應,藥水儘可能多打一點,以利於康復。

近半年多來,由於種種因素,化療等無法再做下去了,我也不主張她過度依賴化療、介入。就以中醫藥為主,自2006年以來,她幾乎每隔2周就給我打個電話,報告一些好消息。這次B超做下來,肝內腫塊小了0.8公分,淋巴結小了0.5公分等等。聽她的話,那種輕鬆勁似乎不是在討論自己的病情,而是在交流某種無關痛癢的信息。

相比之下,大多數女患者如驚弓之鳥,稍有不適即作無限聯想,總以為又一次災禍臨頭,那真是天壤之別。而正是這種差別,這幾個月來,她各方面的情況均顯著改善,體內病灶都顯示出同步縮小或被控制之勢。我堅信,她一定能最終治癒和康復的。

最近她已基本上放棄了化療,之所以仍不斷傳來佳音,除中醫藥零毒抑瘤確有佳效,且這種佳效隨時間延續而日趨鞏固外(順便指出,這正是中醫藥治療的特點),更重要的恐怕是基於她堅韌的毅力與積極向上的心態。因為「運葯者,神氣也」(古代醫家之名言)。再好的藥物,充分發揮作用還有賴於個體自身良好的機能狀態。而這種機能狀態,又很大程度受制於個體的精神心理狀態及意志、毅力等個性特徵。

其實,筆者在多年前組織中華醫學會心身學會專家主編《心身醫學》專著時,在《心身相關性腫瘤》一章中就已明確指出:「惡劣的生活、工作環境、經濟狀況,不良的生活行為和習慣,人際關係失和以及長期的精神刺激等均會造成機體的神經、內分泌及免疫功能的紊亂和變化,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減弱,誘使細胞突變而發生腫瘤。」「良好的心理情緒及應有的社會支持可起到調整機體平衡,增強免疫功能,有利於腫瘤向好的方面轉歸,可使腫瘤處於『自限狀態』,甚至自然消退。相反,惡劣的情緒進一步降低了機體抵抗能力,可促使病情惡化。」(何裕民等主編《心身醫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0頁)

而國外的研究表明:信念堅定、意志堅強或矢志於、熱衷於某高尚事業,或堅決否定自己患癌,甚或是偏執者(偏執者也常表現出意志堅強),患惡性腫瘤的預後要比其他人好的多。不少癌症自愈者就屬於這些類型。而值得敬佩的這位生命的強者,正是對這一現象的最好註腳。我想,如果患者都能向她學習,也許徹底康復的比例將會大幅度增加,我們真的能改寫人類與癌症的抗爭史。

閱讀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裕民 的精彩文章:

再兇險的胰腺癌也有對治之法
致癌症患者:小毛病不容忽視!
對於癌症,這6種人需警惕!
豆類:健康的「植物肉」

TAG:何裕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