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詩人論詩|陳超:詩歌不必要你懂,而是要你感覺

詩人論詩|陳超:詩歌不必要你懂,而是要你感覺

詩人論詩|陳超:詩歌不必要你懂,而是要你感覺

陳超,1958年10月生於太原市,1982年執教於河北師大中文系,著名詩歌評論家、詩人。現任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榮獲第六屆莊重文學獎、第三屆魯迅文學獎。代表作有《生命詩學論稿》、《打開詩的漂流瓶——現代詩研究論集》。2014年10月30日,陳超跳樓自殺身亡。

1

對詩,我們採取什麼態度最好?有個老老實實的道理值得每天重溫:把詩當詩,讓詩說出那些只能經由詩才能說出的東西。

詩就是詩,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詩人都應記住這一點。詩畢竟只是詩,它永遠應該是讓人夢縈魂牽的東西。一個詩人的尊嚴,或是有尊嚴的詩人,首先體現在對詩的藝術本身的信義承諾。

讀詩、讀詩,讀的是詩。因此,最佳的詩歌閱讀,就是記住「我讀的是詩。」不要小瞧這一點。沒有這一點,就談不上對詩歌真正的閱讀。

對這一點,古今中外真正的內行有著共識。嚴滄浪曰:「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詩者,吟詠情性也。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詩道惟在妙悟」。(《滄浪詩話》)讀詩之道亦在妙悟,讓它激活你的審美感興、感性、直覺,感受生命的情趣。

為什麼說詩「言有盡而意無窮」,因為可以言盡的是意義,而生命的情趣是言不可盡的。糖的化學成分可以言盡,「甜」你怎麼言?

2

詩歌是感官經驗、生命情緒與活潑潑的心智相遇,所產生的審美趣味,而不是僵硬的觀念的推演,哪怕是「正確的觀念」。審美趣味,趣味,還是趣味,這是真詩與贗品的分野。

指月亮的手不是月亮,給詩歌下的定義也不是詩歌。很難給令人迷醉的東西下嚴格的定義,詩不是凝固的「存在物」,而是「去存在……」過程本身。

3

對於詩歌寫作來說,訓練、專註、沉湎、教養,如此等等是必要條件,但還是有一個決定性的致命條件——我應該直接說嗎?——天才。

可嘆的是,沒有對詩歌的審美敏銳也是一種「天生」,對這樣的人,任何知識、修養都幫不了忙。

納博科夫說,無論現代還是古典,優異的文學其實只有一個流派,就是天才派。

詩人論詩|陳超:詩歌不必要你懂,而是要你感覺

海德格爾

4

海德格爾說:「藝術把真理固置於個別的事物」。這句話對外行和內行,語義重心是不一樣的。外行認為,這裡的關鍵詞是「真理」;內行會認為是「個別」細節。

沒有大視野的詩人,其實不會發現真正有力量的細節。

5

單就情感經驗的提供而言,好的詩歌,或啟人心智,或給人安慰,或讓人活得更自覺;或撫慰你,使你覺得生命的困境是難以逾越的,我們不必再自我折磨。但所有這些指標背後,還有一個總指標,就是作者必得是一個有性情的、有語言才能的、有趣的人。無論表達什麼,詩,首先要吸引人看下去,得有活力和趣味。無趣的詩,讀幾行就會厭倦,用不著讀完。

6

詩歌可以追求「深度」,但不能以趣味、活力和技藝的讓步為代價。這正是一個純粹的詩人,與借用詩歌來「說事」的詩人的根本不同。

詩人葉芝說,智慧是一隻蝴蝶,不是陰沉的食肉獸。

純粹的詩人是美麗的,值得信賴的,他們使詩歌恢復了骨子裡的純正性。讓我們相信,趣味、活力和技藝會帶來詩歌意味的富足,讓我們在乏味的時代挽留住審美趣味這一恰如其分的財富。

趣味、活力和技藝,是寫作歡愉的保證。歡愉消除了話語權勢,歡愉恢復了漢詩原曾有過後來被中斷了的生命血色素。有趣味的詩,有效地避免了「濫情」與「說教」兩大宿疾,讓我們得以從一個具有美好性情和心智的詩人眼裡去看看人生。

蜜蜂采蜜同時也給花授粉。詩人勞動的快樂,就是蜜蜂似的美麗的快樂。詩人應有能力來勝任快樂。

詩人論詩|陳超:詩歌不必要你懂,而是要你感覺

葉芝

7

舊體詩的基本語義單位是句子,而現代詩的基本語義單位卻是詞語。在此,每個詞被迫變得格外敏感,關鍵處,若一腳踏空,全盤皆輸。

8

詩歌之美主要不在於傳達某個語義信息,而是它的傳達方式值得我們沉浸、賞玩。所以,內行的欣賞者不太重視「詩所言」,而更喜歡注意「怎麼言」。

「詩者,志之所之也」,後面這個「之」,是強調情志言說的過程與方法。它才是秘密所在。卡勒說,「語言的非語義特點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它們具有什麼樣的效果——無論是詩人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可以在語義和非語義的特點之間期待什麼樣的相互作用?這就是寫詩與讀詩的秘密樂趣所在。」

詩歌引起我們對語言的特殊沉浸,驚愕,驚喜。當語言偏離了實用性,而帶給我們喜悅時,詩現身了。

9

與那些自詡的「有教養的」讀者、批評家一樣,我也喜歡「深刻」的詩歌。不過我看中的是它的趣味、活力和技藝。這麼一來,喜歡的原因就頗不一樣了。我說,恰好是為了使詩歌更有趣味,詩人需要在其中涉入更複雜深邃的意義;恰好為了滿足詩人對寫作技藝的高難度遊戲,他必須對心靈的幽秘有更多的發現。可以這麼說,趣味和活力、技藝,其實也是對詩歌深度的考驗,同時也檢驗著詩人對藝術的真誠。

「深刻」可以名實不符,趣味、活力和技藝卻總是表裡如一。

詩人論詩|陳超:詩歌不必要你懂,而是要你感覺

10

不只是你怎樣看世上萬物,還有萬物怎樣看你。詩人的高下在此見出。

11

詩歌是需要高度專註的語言藝術,與小說家不盡相同,在特定意義上說,詩人不僅需要「開放」信息,同時更需要必要的「自我封閉」,凝神,靜心默想。

12

唉,閑暇不能保證寫出好詩,但寫詩需要真正的閑暇時段。對我來說,只有閑暇才能帶來持久的專註、凝神。

好久沒有時間寫詩了,心裡難過。但即興為之,心裡同樣失望啊。

詩人論詩|陳超:詩歌不必要你懂,而是要你感覺

13

呈於境,感於目,親乎情,切於事,會於心,達乎靈。簡單嗎?不,這就是最難得的詩歌。

不要強行推銷你的驚世駭俗和歇斯底里,寫一首虛假的詩,往往是在作弄自己。

我說詩歌要有活力,生氣灌注,我要的是活力和生氣,而不是瞎抖機靈、不消停。此言唯真詩人懂得。

14

不要用舞台上矯揉造作的范兒寫詩。不要使用與你膩友調侃時的輕佻語調。詩是與處於喑啞之地的潛在知音的交流,要質樸,謙遜,誠懇,還有一點點羞怯的自我剋制。

15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寫詩這件事無疑源於詩人的極度自戀。而詩人最令人討厭的品質,恰恰就是自戀、自戀、還是自戀。

天吶,身為詩評家,我看到多少自戀的傢伙!誰願意陪著你自戀呢?記住,要把自我迷戀,轉換為對詩本身的專註和沉浸,這樣才可能寫出真正的好詩。

艾略特比之華茲華斯,並非更不自戀,其間的區別是,艾略特知道這一點,並提出「非個人化」。

詩人論詩|陳超:詩歌不必要你懂,而是要你感覺

16

有人說,在「讀圖時代」,現代詩出局是必然的。我以為,恰好是讀圖時代,現代詩更有用了。現代詩的隱喻、暗示性,是畫不出來也拍不出來的。你可以畫、可以拍攝花開,但「通過綠色導火索催動花朵的力,催動我綠色的歲月」,你怎麼畫?詩歌有鮮潤的感性,同時有形而上的靈魂體驗,而且它們總是化若無痕地融會一體。所以,圖畫和詩,各有勝境,不可妄言誰取代誰。

17

寫作不是描摹世界的表象,而是讓「存在現身」。詩人不應照相式地反映事物,而要潛入對象的內部,將對象「從它自身中解放出來」,讓他所創造的世界替他說話,達到心與道合的天地同參之境。

詩的神秘性不在於詩的措辭(從措辭上看,許多好詩反而是樸實明澈的),而在於存在本身的神秘。詩人毋庸去製造更多的玄想,他對著感知對象凝神領悟,直到對象向他走來,並「要求」著在話語中展露它自己。

18

詩歌不必要你懂,而是要你感覺。無論古今,面對真正的好詩,在「懂」之前,我們已被感動。「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暗水橫橋,矮屋香茅,看黃花都放了」。

你懂什麼?無須懂,你已被詩的境界所喚醒、已被詩的興味觸動。

「黑夜比我更早睡去/黑夜是神的傷口/你是我的傷口/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傷口……今夜 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使我徹夜難眠」(海子)。

你懂什麼?在「懂」之前,你已感覺到來自脊梁骨和內髒的寒冽、緊張、無告。

詩人論詩|陳超:詩歌不必要你懂,而是要你感覺

19

差的詩人往往在該含混的地方太清晰,而在該清晰的地方又太含混。

20

提醒忿忿不平的詩人注意,經常被批評家闡釋的詩,未必自動等於好詩。有些詩,只不過有很大的闡釋空間而已。有些詩很好,但不必闡釋。

轉載自 最美詩歌,ID:zmsgwx

- End -

主編:宋程 責編:小悅君

加入一起悅讀群請找小悅君

加微信15300077378,並標註「微群」

詩人論詩|陳超:詩歌不必要你懂,而是要你感覺

一起悅讀

ID:readtogether

快樂閱讀 | 共同閱讀 | 分享閱讀

郵箱17read@sina.com

投稿 | 加入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中路六號華亭嘉園A-1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悅讀 的精彩文章:

「偶爾讀首詩」詩中有人煙——倪志娟詩選
家庭教育不該淪為學校的附庸
赫爾曼·黑塞|閱讀將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充實和高尚
「活動邀請」生旦凈末的愛情物語——作家 亦夫&老村 對談分享會
「悅讀·回顧」傳奇張愛玲的文學與人生——共讀《封鎖》

TAG:一起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