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犯罪心理學》告訴你,孩子的同伴關係和家長的教養方式有多重要

《犯罪心理學》告訴你,孩子的同伴關係和家長的教養方式有多重要

這篇文章節選於即將出版的《犯罪心理學》(巴特爾著,上海人民出版社)譯者序,序中講述了犯罪行為在孩童身上萌芽發展的風險因素以及家長該選擇什麼樣的教養方式來加強保護因素。其中關於「同伴排拒」、「教養風格」、「基本預防」等內容讓我受益匪淺。在此十分感謝我的老師王毅教授——即本書的譯者——同意我將文章分享給大家。(麓麓)

譯者序

這本《犯罪心理學》,英文原名為《Criminal Behavior——A Psychological Approach》,可直譯為《犯罪行為的心理學探究》。理論紮實、視野寬廣、文獻豐富、思考深入,這些特點從作者《序言》和本書目錄可以清晰看出。一路譯來,本書中對各個問題的討論,都有發人深省、讓人聯想的警醒之處,而一些與當下中國熱點問題關係密切的內容,更給人以深刻印象。

2016年,廣西一少年殺害3個兒童,因未滿14周歲,不承擔刑事責任,被執行3年收容教養。這讓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熊孩子」如何一步步發展成罪犯?本書在第2章「犯罪行為的起源:發展的風險因素」中,舉了個我們不會感到陌生的例子:喬希學齡前就以推搡其他孩子、踩他們腳趾、不聽幼兒園老師的話而出名。上小學後,他成為教室一霸。9歲時開始偷竊,偷其他孩子、小店、老師和父母的東西。到了中學,他嘗試違法藥物。上高中時,他四次被暫停學籍,原因都是暴力行為。19歲那年,他因搶劫被判刑。

作者認為,成年人身上的反社會和犯罪行為,常可溯源至他們童年。幼兒園老師最操心的就是兒童的攻擊行為,搗亂是教室里最大的挑戰。研究者們發現,這種關注很重要,因為3歲時的攻擊傾向可能導致此後人生中的攻擊行為。所以,需要對兩類因素進行辨識:一是讓兒童變為反社會的風險因素,一是可以護衛脆弱兒童避免這種命運的保護因素。

在前一類因素中,作者重點闡釋了「同伴排拒」和「與反社會同伴交友」。研究者們發現,在青春期內,人對父母影響的敏感性下降,對同伴影響的敏感性增加,同伴關係對兒童的社會和情感發展有著獨特而巨大的作用。一個人陷入反社會行為有一些鮮明的早期徵兆,其中之一就是童年被同伴排拒,這是一種強大的風險因素。因此,上小學時,被同伴群體所喜歡和接受,這是至關重要的發展任務,它通常會導出健康的心理發展和社會發展。遭遇同伴排拒的兒童常常相互影響,或者是被那些反社會的同伴所吸引,而加入偏常群體或幫派,會鼓勵和增加兒童和青少年身上業已存在的反社會模式。反過來,同伴接受則降低甚至消除了攻擊性和以後其他違法行為的風險,童年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的效應在被同伴高度接納的環境中會平息下來。

那麼,為什麼兒童會被他們的同伴所排拒呢?這有著多種原因,而兒童自己的攻擊行為是一個主要原因。那些使用身體攻擊和語言攻擊作為與其他人打交道之優先的兒童,容易被排拒;不過,同伴也可能排拒那些他們覺得害羞和社交上退縮的同伴,具有攻擊性的兒童也可能被同伴喜愛和接受。在這種實證觀察的基礎之上,作者介紹了一個很有啟發性的研究結果:被同伴排拒的兒童與不被排拒的兒童之間有3個重要不同。首先,被排拒的兒童更為任性,難以做到保持注意力和堅持做某事。於是,教室活動或集體遊戲中他們就更可能起破壞作用。第二,被排拒的兒童更容易被激怒,也更難於平靜下來。這種憤怒更可能導致對同伴的身體和語言攻擊,反過來就進一步促使同伴避免和他們在一起。第三,被排拒的兒童缺少社會與人際交往技能來交朋友,來與同伴維持積極的關係。而因練習這些技能的機會少,他們這樣的技能很可能就越來越少。

看到這種深入細緻的學理分析,中國的父母們應該會有所省悟。書中談到父母教養方式與風格也是兒童發展的風險因素或保護因素。所謂教養風格,是指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父母-孩子關係的情緒氣氛、父母與孩子互動的手勢、聲調或情緒的自然顯現。回應性的父母-孩子互動就被形容為溫暖、有趣、接受和參與的,這種教養風格常常帶來社交能力、同伴接受和較少的反社會行為。

書中把父母教養風格分為4種類型:獨裁型、放任型、疏忽型和權威型。疏忽型是較大的風險因素,來自疏忽家庭的青少年變得反社會、缺乏自我約束、缺乏社會責任和認知能力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權威型父母用一種理性、問題導向的方式來引導孩子的行為,經常有做決定時的意見交換和坦誠溝通的氣氛,在家庭規矩和標準的執行上,這樣的父母堅定和始終如一,與此同時也鼓勵獨立性和個性。他們可能會允許一個讀初中的孩子偷懶上床睡覺——甚至用被子把他蓋好,但很可能第二天要就這種行為跟孩子講道理,有所懲罰。

作者也重視媒體上的暴力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影響。今天的青少年在媒體飽和的環境中長大,事實上已無法讓他們避開那些暴力形象了。本書的研究認為,長遠而言,媒體上的暴力會導致和擴散敵意歸因偏見,它作為兒童觀察性學習和嵌入式感受的結果而出現,在他們的思維過程中儲存暴力和攻擊的材料。而且,大部分媒體上的暴力都被美化,暴力行為的長期消極後果很少得到表現,這就可能成為吸引人的行為榜樣。如果年幼兒童看到暴力或攻擊行為是可以接受的,那麼他們學得的就是:這個世界本質上是一個敵意之地,攻擊是一種可以接受的社會行為,「傾向於用血紅色的眼鏡來看這個世界」,不去尋找其他的事實,不去想其他的解決方案,將自己的攻擊方案置於優先,認為解決衝突和有所獲得的最好方式就是攻擊。這種信息可能跟隨他們走向成年並持續一生,甚至成為人格的一部分。

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發展的風險因素,人們嘗試基本預防、風險干預和違法犯罪矯正這樣三個層面。基本預防無疑最為基礎和重要。研究者們瞄準了4個要素:正面的同伴關係、自我效能、創造和連貫。正面的同伴關係指社會交往、同伴接納與支持;自我效能指一個人相信通過自己的行動可以實現自己想要的目標,它會帶來一系列積極收穫,被視為是恢復力的核心;創造指個人創造一個藝術或其他交流作品,比如一首歌、一個舞蹈、視頻、詩歌或小故事。這個做法鼓勵兒童象徵性地表達他們自己和自己的經歷;連貫指人們在認知和情感上評估自己和自己環境的方式,涉及到「幫助年青人積極思考,接受自己糟糕經歷的事實,避免為自己無法控制的環境而自責,找到前行的適應性道路,從而發現自己過去、現在和將來生活的連貫意義。」

……(序言中的二、三、四略去)

- The End-

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轉發本文

若以其他形式或平台轉載

請於後台同【巫小婆】聯繫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

誰說文藝女青年是種病,生個娃就好了。

我們就是要——帶著娃犯病。

- 【巫小婆】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巫小婆 的精彩文章:

TAG:巫小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