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用一個花了五天草擬的劇本,證明了自己在這個圈子無可取代的天才地位。

>>>>>>>>>>>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給我你的小心心

在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看來,這個世界已經瘋掉了:

世界人口接近了80億了,難民問題困擾著各國政府,物種以飛速的頻率滅絕;

美國政府無情地撤回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變化條約;

戰爭和分裂持續擴大,嚴肅的政治癒發像一場體育盛會……

巨大的憂慮和恐慌困擾著達倫,這位擅長拍攝驚悚和心理片的影像大師。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終於,在一次夢境中,[母親!]的故事侵入達倫的腦海。

5天之內,他創作完成了影片劇本的第一稿。

立項一年內開拍,兩年後的今天,在威尼斯麗都島,[母親!]與全世界的媒體,見面了。

伴隨著此起彼伏的掌聲和噓聲,[母親!]伴隨著The end of the world的旋律,緩慢的滾動著片尾字幕。

坐在我身邊的,來自紐約的記者喃喃自語:「這,他媽是個啥?」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這,他媽是個啥

這是一部典型的,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電影:

跟達倫合作了[珍愛泉源]、[黑天鵝]等片的馬修·利巴提克掌鏡。

老搭檔安德魯·維斯布魯姆負責剪輯。

[母親!]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妻子努力地重新裝修她和丈夫的林間愛巢——地上三層,地下一層,裝修古典考究。

丈夫是一名遇到創作瓶頸的作家,長相硬朗,笑容邪魅。

原本平靜的生活被一個男人的造訪打破。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起初,妻子以為這個男人只是借宿而已,沒想到男人的妻子、孩子相繼而至。

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妻子的生活,甚至帶來一場命案:訪客的大兒子誤殺了二兒子。

突如其來的事故隨著訪客一家人的離開而歸於平靜,與此同時,妻子懷孕了。

而且,作家丈夫在一系列的荒誕戲碼中尋找到了靈感,推出了自己的新書。

可更大的災難,卻正在醞釀之中……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夢之安魂曲》的作者Hubert Selby Jr.曾如此對達倫說道:

「凝視我們心中最黑暗邪惡的部分,並在那裡尋找光明之所的存在」。

或許是基於這個觀點,達倫創造了一個黑暗的結局,它刺耳,驚悚,摧毀一切希望。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燃燒的房屋

這是一棟發生過火災的別墅,妻子攪拌著塗料,準備將房間粉飾一新。

妻子用黃色和棕色的塗料復原房間,而達倫則用影像和聲音創造了一場迷幻的噩夢。

手持攝像頭跟蹤在妻子身後一步遠,搖搖晃晃,若即若離。

狹小的空間和黑暗的環境滋生了驚悚的氛圍。

面部特寫和背影中景的正反打,彷彿提醒著有一雙眼睛正注視著她。

可信息獲取有限的我們,卻無能為力。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影像確立的恐怖基因植入觀眾體內,又把尖銳刺耳的配樂聲音無限壓縮。

直到妻子崩潰,才任音符突破牢籠、信馬由韁。

達倫好像把觀眾置在燒開了水的壺邊,或是綁在了鐵軌上變道的火車邊。

如果你是影片第三幕中魑魅魍魎的一員,這些聲音就是助你懷孕的黃體酮。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妻子偶爾會出現眩暈、無力等癥狀。

畫面則往往伴隨著幾近科幻般的,逐漸腐壞變黑的身體器官——心臟的出現。

心臟與房屋之間不斷地建立著某種內在關聯。

這種關聯會在影片結尾處形成一座拱橋,連接導演的創作意圖和被耍的團團轉的觀眾。

需要承認,導演在妻子的角色設計上下足了功夫。

她以個體身份存在,進而觀照環境變化,最終成為環境本身。

人與環境合二為一,架構了一場宏大夢境。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入侵者們

作家丈夫對待粉絲的態度困擾著妻子和所有人。

所謂的粉絲是這樣一個群體:

人種混雜,階級混雜,不請自來,製造不安,記憶扎紮實實地破壞你的家園。甚至……危及你家人的生命。

秉持著「他們需要我」的觀點,丈夫無限縱容粉絲們的暴力行徑。

甚至在妻子遭遇生命危險時,丈夫仍極力為粉絲開脫。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與丈夫和粉絲的持續壓榨對應的,是妻子的不斷奉獻:

她努力地維護夫妻關係,不斷地修補家園,直到被榨個乾淨。

奉獻與犧牲,換來了一個千瘡百孔的世界。

達倫的無力感在全然寄托在這位妻子和新晉的母親身上:她身處漩渦之中,卻無能為力。

在這場濃縮了一個狂暴時代的政治寓言中,無人幸免於難。可勁兒作吧,都得死。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中產階級的審慎魅力

在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諸多靈感來源中,依稀可見路易斯·布努埃爾執導[泯滅天使]的影子。

這部在1962年推出的電影,從一場盛大晚宴開啟,不料宴席過後竟無人打算離去。

一連數日,賓客被飢餓、乾渴、疲乏和恐懼籠罩。而主人,則成為了施展暴力的對象。

資產階級的不安和恐懼被超現實化,在布努埃爾的鏡頭下,人性是悲觀的。

而布努埃爾式的悲觀主義,依然有效地作用於當下。

一場似是而非的恐怖夢境,呈現了一個階級的不安與焦慮

讓我們重新審度這棟房子。

它與世隔絕,裝修上乘,被妻子視為不可能離開的「home」,是妻子的精神寄託之所——

這在妻子從未踏出房屋半步上面體現的尤為明顯。

房屋「禁錮」著妻子的身體,也同樣把妻子的靈魂囚禁其中。

宗教色彩是入侵者帶來的附屬品,它邪惡又瘋狂,甚至以獨有的方式,奪取妻子的希望。

在身體寄託(房子)和精神寄託(宗教)的雙重打擊下,妻子的崩潰,僅僅是她所代表的階級慘劇的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中意影視大佬聚首威尼斯《聚焦中國》「中意合拍論壇」
吳宇森執導的新版「追捕」確定國內上映日期
盧靖珊獲Taormina電影節Kineo Anica國際藝人獎,女神獲國際認可
「怪物島」觀影會,場面三度失控
「敦刻爾克」為何是現在這般模樣?再聊聊諾蘭的空間與時間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