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在生活中經常看到的8個現象,在心理學中都可以得到解釋!

在生活中經常看到的8個現象,在心理學中都可以得到解釋!

1.選擇悖論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當你的選項過多的時候,往往會造成困擾,而不是讓你更加便利。這也是我們口中常常所說的「選擇困難症」,就拿手機來講,你的購買的時候無非就是價格、型號等選擇,然而不同的廠商,可能會出現不同的配置,不同的價格之間的搭配,然而當選擇過多時,卻導致你無從下手。

這就是為什麼身邊漂亮的女生往往沒有對象,因為身邊的追求者過多時,不知如何挑選,除非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因此在面對選擇時,盡量減少備選項,讓你的生活部再糾結!

2.錯誤因果關係

有時我們總是習慣性的把結果歸結於相互之間並沒有聯繫的原因。專家稱:長時間使用藥物,對身體有害!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搞笑的事情,如果不是患病誰又會去用藥呢?這個因果就沒什麼聯繫了。

當一個看似很有道理的事物放在你面前時,我們應該多多的思考,才能不至於被一些所謂的「專家」給忽悠了。

因果倒置

上面我們說過了因果無關,這裡我們說說因果倒置。在生活中我們的身邊充滿了廣告,比如一些化妝品廣告,都會找一些面容姣好的女性來印到廣告上,你看了感覺自己用了也會像廣告中的女性一樣,但是你要知道,廣告中的模特是因為面容姣好才會被選中,跟廣告中的化妝品沒有半毛錢關係。多留意生活,你會發現很多廣告都是這樣。

3.不作為偏誤

當你在外出時發現有人不小心落水並向你求救時,你沒有理會而是繼續做自己的事,最終他淹死在水裡,那麼人們會覺得你是一個冷漠的人,你也不會承擔什麼責任。但是如果你把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推進河裡導致他淹死,這時候大家就會認定你是在犯罪,兩者的結果都是溺水而死,但是你會發現,見死不救的後果往往比後者嚴重得多。

就像多年之前的「小葉葉事件」,人們對那些冷漠的路人的譴責會比那麼直接傷害到小葉葉的司機多得多。因為這裡面摻雜了太多關於人性和道德的東西在裡面。

就如1968年歐洲學生運動提出的一個口號: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那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

4自利偏誤

這些在生活中都屢見不鮮了,當你在一個團隊或者一個組織中,做得最好,拿到了第一。那麼你就會覺得你自己做了充分的準備,思路清晰,知識面廣,能力更加的出眾。但是當你拿到了團隊的最後一名,你就會開啟甩鍋模式,團隊的領導不行,團隊的資源不夠充足等等。

我們總是習慣的把成功歸功於自己,把失敗甩鍋給別人。所以你需要一個對你直言不諱的好朋友來幫你發現你身上更多的問題。

5.歸納法

我們總是習慣性的把經常發生的事當成是必然發生的事。如果你總是習慣闖紅燈,闖200次都沒有發生意外,那麼到201次呢,也許也不會發生意外,但是誰又敢保證這是不發生意外是必然的呢?就像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一些朋友分手後的語訴「他以前都一直都這麼哄我的呀」之類的話,如果你總是對你的戀人發脾氣,可能100次里,TA都會來哄你,但是可能到101次的時候,就是分手了。

6.激勵過敏傾向

在生活中,激勵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能夠讓我們更加努力的去做好一件事,但是當激勵出現時,又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比如你在幼兒園時,老師們都會說做一件好人好事都會得到一朵小紅花,結果就是努力的去幫助別人,而是可能你會費盡心思的去做更多的好人好事。

這就是為什麼當你走進一個理髮店的時候,不能詢問是否可以理髮,這樣理髮師就會為你推薦各種各樣的會員卡,優惠之類的產品。除非你自己對這方面有需求,否則你會給別人一個暗示:你太需要了!

7.對比效應

大家在生活中購物的時都會發現,特別是在一些購物節的時候,你平時想買一個700塊錢的包包,發現了一個2000塊錢的包包五折出售,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我的天,太便宜啦!這時候你的下單幾率就會比平時要大,實際上這個包包平時是不會按照原價來出售的,只不過在對比的情況下會讓你覺得佔了便宜罷了,先漲價再打折,這是每個購物節都會使用的套路,這就是大家為什麼都喜歡在雙十一這一天瘋狂的購物了。

8互惠原則

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想去欠別人什麼,因為這會讓人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負債感」,當你感覺到自己欠別人的時候,一有機會你就會投桃報李。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可能你對別人只是舉手之勞,卻換來對方全心全意的幫助,這便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了!

道理我們都懂,只是最後輸給了情緒
性格塑造命運,習慣成就未來,七大習慣需從小抓起
愛情里,女人愛你不愛你,漢子只需多花一些心理去領會

TAG:南貓的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