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消費貸變首付貸:政策再嚴,也阻擋不了一顆買房心?

消費貸變首付貸:政策再嚴,也阻擋不了一顆買房心?

對於很多人來說,買房最頭痛的莫過於高房價。高房價提高了房貸成本,也帶動了首付門檻的上升。

近幾年以來,監管部門相繼出台了多項政策,目的在於打壓房價的上漲勢頭,而其中就包括了禁止房產中介提供「首付貸」。

不過,最近有媒體調查發現,儘管當前市場上「首付貸」已難見蹤影了,但並不表示它就徹底地消失了。

馬甲就沒人認識了?

據了解,國內部分城市尤其是環京和天津地區相繼出現了「首付貸」的馬甲產品:名義上是「消費貸」,實際上成了「首付貸」。

何為「消費貸」?簡單來說,就是個人因消費需求向金融機構申請的貸款。目前除了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外,很多小額貸款公司、互金平台都有類似的信貸產品。最典型的莫過於支付寶的「借唄」、京東的「金條」。

這類產品大多擁有相同的特徵:循環授信(隨借隨還)、利率低(很多在年化10%以下)、門檻低(無須太多的資信證明),以及用途多樣化(無須消費憑證)。

因此,當個人以「消費貸」申請到款項後,完全可用於投資理財、償還借款,乃至拿去湊購房首付。

何人在鋌而走險?

根據相關政策規定,一旦出現樓市貸款的違規行為,不管是銀行還是開發商,都將受到嚴厲的處罰。而小貸公司就不同了,畢竟錢握在手裡,不放出去可就沒得賺了。

可事實上很多人卻又是通過銀行申請「消費貸」!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居民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達1.06萬億元,同比增加了7137億。

GIF/383K

造成這一弊端的根本問題在於兩點:第一,銀行今年以來力推「消費貸」;第二,銀行線上審批無須提供消費憑證。

那麼究竟是人們嗅到了「機遇」,還是銀行「欲擒故縱」,想必就很難高下立判了。

本周二,胡潤研究院公布了《2017財富報告》。根據報告顯示,目前國內每940人就有1個千萬富豪,而造富的捷徑之一便是「炒房」。

因此,儘管外界普遍擔憂國內樓市將會出現「灰犀牛」,但對於普通人而言,買房仍得趁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babala 的精彩文章:

央行叫停ICO致比特幣暴跌,薛蠻子、李笑來圈錢變虧錢?
全球最會賺錢女人!從階下囚之女,逆襲為霸權王妃?
9月1日起:漫遊費取消!境外消費超千元要上報!醫院賣葯更便宜?
《2017胡潤財富報告》公布:大陸每940人中就有1個千萬富豪!
售價上萬元的8848手機,洗腦廣告曾被狂噴,幕後玩家是王石?

TAG:財經baba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