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敦刻爾克》,憑什麼這麼走心?

《敦刻爾克》,憑什麼這麼走心?

1

電影《敦刻爾克》9月1日起在國內上映。

1940年5月,海風呼嘯,大霧瀰漫,洶湧海浪奮力拍打著海灘。這是個春天將走夏天未到的季節,海水是冰涼的。

此時此刻,在敦刻爾克8英里長的海灘上,40萬英法聯軍正聚集於此。一邊是茫茫大海,而另一邊是戰無不勝的德軍。

如果他們在這裡被全部殲滅,那戰爭差不多就沒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歐洲第一陸軍」法軍剩下的兵力已經被困在馬奇諾防線里毫無作用,巴黎的大門已經打開,戰敗只是時間問題;而至於英國,差不多整個陸軍的精華都在這裡——算上當時整個英倫三島總共才4000萬的人口,那困在敦刻爾克的這幾十萬英軍也是整個英國最精華的年輕人。

在風頭正盛的德軍閃電戰面前,這是西方世界二戰中最嚴重的關口之一,連一向高調樂觀的丘吉爾都不知道能把幾個絕望的士兵從對岸救回來。在「發電機」計劃的方案里,英國政府預計最多拯救的數字是3萬。

七十多年後,英國導演諾蘭拿起攝像機。他要重新講述這段歷史。

2

當《敦刻爾克》電影結束時,我沉默了很久也沒起來。

和網上所爭論的那樣,這的確不算是史詩巨制。諾蘭運用時間線的藝術非凡,「陸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時」的故事穿插令人感到新鮮,鏡頭放棄了宏大的戰爭場面而聚焦在個體身上。

但這無疑是一部走心的戰爭歷史片,網上對這方面的認識基本是一致的。

影片的一開始,當「斯圖卡」帶著死神的聲音呼嘯而下時,海灘上的士兵有的驚駭逃跑,有的把頭絕望地埋在沙子里,有的則勇敢地舉槍朝天射擊……而幾個「主角」也各有不同,他們有的自私、有的勇敢、有的膽怯、有的慷慨、有的狡猾,大戰場上小人物的命運緊迫感呈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在全程窒息中感到戰爭的殘酷。

尤其令人稱道的是拍攝細節。英軍戰鬥機前來支援展開的是「V」字隊形,而護航德軍戰鬥機則是雙機編隊,空戰場面場景真實而精彩。演員飛行員每一個戰術動作都符合戰鬥需要,連真正的戰鬥機飛行員都為之認可。

據稱,諾蘭在拍攝影片的過程中,不但從博物館真正拉來了英軍當時的「烈火」、德軍當時的「BF109」,他甚至親自坐上飛機體驗那個年代的空戰感覺。對了,他還真的弄來一艘二戰時的驅逐艦當道具。

為什麼這部影片能夠得到這種評價?其實無他,每一處細節用心了而已。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

3

其實我們也有《敦刻爾克》那樣走心的電影作品。

至今很多專業人士仍津津樂道國產經典戰爭歷史影片中的細節:比如《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的兩把道具槍,主手的那把是磨掉準星的,因為在真實的敵後抗戰那種危險環境中,這樣可以達到最快的出槍速度;比如《上甘嶺》中,影片中工事和坑道極為真實,甚至還有炮兵實彈轟擊陣地的鏡頭。

據說,在拍攝這些片子時,老一輩電影人付出的心血比今天的諾蘭只多不少:《小兵張嘎》的演員們要先在白洋淀生活半年才開始說戲;《渡江偵察記》的演員們在一線偵察部隊訓練生活了半年之久,偵察兵們怎麼吃飯怎麼睡覺怎麼穿衣怎麼走路、槍怎麼背伏擊怎麼打、什麼地形什麼敵情下用滾進、什麼情況下用高姿匍匐、什麼情況下用低姿匍匐,都瞭然於胸才開始拍攝;《上甘嶺》的導演除了去朝鮮專門看過陣地外,還請了在上甘嶺戰鬥過的官兵當拍攝顧問,全體演員還在十五軍上甘嶺參戰部隊體驗了多個月的生活,但即便這樣,導演還十分遺憾,認為沒能將上甘嶺志願軍將士所遭受的苦難表現出百分之一。

為什麼我們今天看那些經典影片依然覺得無可挑剔?是因為老一代演職人員是在用敬畏之心去拍攝歷史。

因為敬畏,所以真實;因為真實,所以直擊人心。

4

這種敬畏心,在我們現在的一些屏幕上是有點不夠的。

前幾年有不少抗日神劇上演。神劇之所以「神」,是因為劇情「神」,主演「小鮮肉」們又帥又酷、無所不能,開著拉風的摩托,手持未來才有的武器,能飛檐走壁、手撕鬼子還能用手榴彈炸下天空中盤旋的飛機,而原本兇狠殘暴的鬼子變成了愚笨搞笑的蠢貨。

但歷史真的是這樣么?抗日戰爭是我們民族一段充滿血與火的歷史,抗戰期間大半個中國都淪陷,數千萬軍民傷亡。由於武器裝備落後,訓練落後,身體素質落後,每消滅一名侵略者,抗戰先烈們往往要付出多得多的傷亡代價。14年來有多少優秀的中華兒女犧牲,才換來了打敗日本法西斯、贏得民族獨立的偉大勝利;也正是這種高昂的代價,才使得這場戰爭如此值得我們民族永遠銘記。

把歷史劇當武俠劇,把恥辱當娛樂,正是對歷史磨難的背叛。就在《敦刻爾克》放映的一個月前,廣西賓陽黎塘鎮兩個男子身穿侵華日軍服裝在賓陽高鐵站作秀,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其實,我們看看他們所Cosplay的,不正是「神劇」里那些萌蠢日軍的樣子嗎?

廣西青年身穿侵華日軍軍服作秀

實際上,這些年網上不斷出現青少年歷史觀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就源於某些人對歷史的娛樂和惡搞。這絕不是在幫人們記憶歷史,而是在破壞我們的歷史。

還好,這一問題在今天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共鳴。從批抗日神劇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呼籲端正歷史態度的聲音越來越強烈。

5

在《敦刻爾克》影片結尾處,士兵Alex讓士兵Tommy幫他讀報紙上刊登的丘吉爾講話。這是1940年6月4日,丘吉爾宣布敦刻爾克大撤退勝利的講話:

「我們將在法國戰鬥,我們要不惜任何代價保護我們的島嶼,我們要在海灘上戰鬥,我們要在登陸點戰鬥,我們要在田野里河街道上戰鬥,我們要在山地戰鬥,我們永不投降。

即使這個島嶼或者島嶼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於飢餓之中,但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會在英國艦隊的武裝保護下,繼續抗爭,直到終於有那麼一天,新世界會發動它一切的力量,挺身而出,去拯救和解放舊世界。」

這一情節安排無疑是電影的神來之筆,它點名這部電影主旨:為什麼這段歷史、這場撤退是值得敬畏的?

據稱《敦刻爾克》上映後,點燃了英國人愛國的熱情,很多英國年輕人在網上對那段歷史廣泛討論。在此之前,其實他們對這場77年前的撤退知之甚少。這正是諾蘭所期盼的效果:引導人們熱愛自己的祖國,保衛自己的祖國。

1940年5月31日,戰艦載滿從敦刻爾克撤退的英軍士兵抵達英國港口

這便是一部走心的歷史影片所起到的作用,它能夠令人們凝望歷史、品味歷史並從歷史中獲得營養。

我們今天談論《敦刻爾克》,其實是在談論如何敬畏歷史。一個敬畏歷史的民族,才能不重蹈錯誤,才能珍惜前人用鮮血凝聚的和平,才能抬頭遠望,走得更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新聞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任性,曼聯將給每個球迷補貼1000塊
解放軍為什麼要有體育運動員?
前方高能!對做好權威公眾號特色,大咖有話說

TAG:大新聞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