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極地科學亞洲論壇上海開幕,首艘自主建造極地破冰船開始組裝

極地科學亞洲論壇上海開幕,首艘自主建造極地破冰船開始組裝

圖說:2017年度極地科學亞洲論壇年會郜陽攝

新民晚報訊 (實習生 郜陽 記者 董純蕾)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本月底將開始組裝。記者從今天在上海臨港開幕的第18屆極地科學亞洲論壇上獲悉,中國不僅在崑崙站成功運行南極最大光學望遠鏡,而且已逐步打造完整的南北極觀測網路。

中國是本屆論壇的輪值主席國,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土耳其及澳大利亞8個國家80餘位極地科學研究學者參加。

本屆論壇輪值主席,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在歡迎詞中表示將加強成員國在數據交換、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論壇成員國已經達成並實施了多項合作項目,比如中日合作的極光觀測、中泰合作的天文觀測等。 之前泰國科學家參加了中國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的科學考察,獲取南極水樣和沉積物樣品,開展生物學和海洋學研究。一些亞洲國家在南極並沒有自己的科考站,我們可以讓其藉助中國的場地和設備開展觀測研究。"楊惠根表示。

來源/視覺中國

由於亞洲各國均處於南極圈外,加強合作來共同研究氣候變化產生的各類問題,意義就格外重大。據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透露,中國目前正在推動南北極觀測計劃的實施,構建完整的極地觀測網路,推動極地考察向更深層次邁進。 " 與此同時,我國已與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簽訂了有關南極合作的雙邊協定或備忘錄,注重環境管理,保護南極環境。"他說。

"雖然較歐美國家,我國在南極科考起步晚,但經過數年努力,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安裝在崑崙站的南極巡天望遠鏡有效通光口徑達50厘米, 採用了我國設計的大視場折反射望遠鏡光學系統,是目前南極最大的光學望遠鏡。"極地研究中心南極天文學研究室副研究員姜鵬介紹。我國內陸地區適合觀測天文的地點有限,目前比較合適的僅有四川稻城、西藏阿里等地區。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是南極冰蓋制高點,氣候較乾燥,大氣視寧度也不錯,經多年論證已被確認為地球上最理想的天文台址。"未來,我們要利用崑崙站優越而寶貴的自然環境,發展我國天文事業,目前已經立項的是要建一個天文台。"

極地科學亞洲論壇成立於2004年,目前有中國、日本、韓國、印度、馬來西亞和泰國六個成員國,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及土耳其四個觀察國,是極地科學考察和研究的重要區域性國際組織。中國自去年10月起擔任輪值主席國,任期至明年10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網 的精彩文章:

逆轉戰勝黃宇翔,林丹第5次晉級全運會男單4強
姚明新政是如何影響全運會的?男籃新星紛紛挑大樑
回歸之路不易!莎娃止步美網16強,排名重回前100
對抗耐葯菌感染 上海成立研究中心研究噬菌體療法
岳陽醫院一醫師給自己做腸鏡 用獨特方式感受患者

TAG:新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