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監管之後區塊鏈的未來之路

論監管之後區塊鏈的未來之路

原標題:ICO監管一刀切,區塊鏈金融化的未來之路是否已被堵死?

9月2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省市金融辦(局)發布《關於對代幣發行融資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99號文」),要求對各自轄區內的ICO活動全面摸排,全面停止新發行的ICO項目。

9月4日下午,中國央行等七部委正式定性ICO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要求即日起全面摸排、一律叫停ICO新發行的項目;對已完成的ICO項目要進行逐案研判;針對大眾發行的要清退,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縮寫,即首次代幣發售,是企業或非企業組織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發行代幣,向投資人募集虛擬貨幣的融資活動,被稱為「幣圈IPO」。ICO項目通常有兩種方式進行融資,一種是給投資者ICO項目所創建的代幣,而這種代幣隨後可以在公開平台上進行交易,投資者可以賺得代幣價格波動的收益,這是當下ICO項目投資最常見的方式。另一種方式則是投資者得到債權,就像購買P2P一樣,融資方與投資者約定好期限與收益。

從業者雖然早就預料到今年將迎來監管規則,但沒想到最終等來的卻是「全面封殺」這麼一個「核彈」。不少平台及機構,已經開始準備出海,選擇監管更寬鬆的環境。更早之前,不止一位監管機構人士曾在公開場合透露過對於ICO進行「沙箱監管」的思路。而在相關部門相繼發布有關ICO的風險提示之後,更高層的監管機構仍未立刻給出明確表態。此次突然叫停,確實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預期。據《第一財經》報道,有接近決策層人士稱,《公告》只是開始,未來還將發布針對虛擬貨幣監管的後續政策。

比特幣價格應聲下跌。中國市場約佔比特幣交易的80%,中國政府全面叫停ICO使得比特幣的應用前景和現實需求一下子遭受重創,價格也從9月1日高點的近31000元跌至本文寫作時(9月5日)的21600元,跌幅超三成。以太幣、萊特幣等主要數字貨幣跌幅也超過10%。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是「僅跌了三成」。比特幣是現在全球通用的、接受度最高的數字貨幣,雖然也存在炒價的問題,但相對其他數字資產、數字貨幣而言,公信力和幣值穩定方面具備一定優勢。而且包含中國在內的主要國家也並未宣布比特幣為非法,只是在認定其是「數字資產」還是某種「貨幣」的問題上存在差異。

ICO本身是一種工具,通過定向發行或者公開發行代幣,作為一種融資方式,能夠滿足一部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項目產生的融資需求,可以看作是全球範圍內的一種模式創新,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如今90%的ICO項目都是打著區塊鏈技術的旗號,行非法融資之實,這種情形下政府對ICO採取臨時性全面禁止合情合理。

中國政府出面全面叫停ICO,認為其具有非法公開募資屬性,這當然是為了防範風險,可能也是吸取了互聯網金融發展初期的前車之鑒,為了保護缺乏相關知識經驗但被高額潛在收益吸引而盲目入市的普通投資者。鑒於中國人普遍的「賺錢了悶聲發大財,賠錢了找政府哭訴」的習慣,政府為了防患於未然而搞「一刀切」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

但關鍵是事後怎麼辦?是永遠的一禁了之?還是像股市的「註冊制」一樣採取「申請——審批」的方式?抑或重新全面開放?這些可能性都存在。

當然,各種方式也都存在不足,或者叫成本。首先,一禁了之是最不可取的。一方面民眾有投資的需求,另一方面有些初創企業也確實有融資需求。風險當然有,但潛在的收益預期也很高,兩者通過市場信息披露,大量投資者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進行篩選,最終ICO的價格「應該」基本反應了其風險水平與盈利預期。

不過,我們上面說了是「應該」反應風險水平,實際上,除去一些因技術、管理水平、發展方向錯誤而倒掉的創業公司之外,也確實存在「渾水摸魚」,藉機炒作概念,但其實就是詐騙、傳銷的不法分子,這必須是政府主管部門要嚴防死守的。

但要靠政府來鑒別這些披著技術外衣的騙子也存在不少困難。比如,政府要讀懂他們的招標(股)書,這就要有懂得專業知識的技術人才,而政府明顯沒有這種能力。如果在公務員系統內專門養一群只懂這一個方面的技術人員,雖然眼下的問題是解決了,但未來再出現其他問題時,是不是還要擴大這個技術團隊的規模?那還有完嗎?利用效率是不是太低了?成本是不是太高了?最終還要納稅人來買單。

依靠同行評議也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與學術期刊的同行評議不同,商業競爭對信息的保密程度要求十分高,被迫向政府公開還可以考慮,向競爭對手公開自己的底牌無異於商業自殺,無論對方是行業巨頭還是新興公司,這種與虎謀皮的「泄密」行為無論如何是行不通的。

最終還是要靠市場上大量的「拿自己的錢」投資的人去辨別才行。只有投資人是用自己(和用自己信用借來)的錢的時候,他才有最大的動力去搜集各種相關信息,去仔細分辨其中的蛛絲馬跡,找出誰是下金蛋的雞,誰又是進修其外敗絮其中的草包。雖然冷酷,但大部分的「投資人」其實沒有這個能力,如果非要自己殺進市場,等待你的只有虧錢的下場。

投資人也有可能會盜取創業者的創意。但一方面,投資人的圈子很小,誰經常幹這種事情,圈子裡很快就都知道了,創業者稍加打聽就越能避開一些明顯的坑。另一方面,如果你的創意能簡單地被對手拷貝,那說明這個創意也不過如此,可能早被別人想到了,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成功,而你就那麼肯定你能手到擒來?

當然,對市場中的惡意的詐騙行為,毫無疑問是需要政府重拳整治的。提供公平、開放的競爭環境,和懲治利用監管漏洞從事不法行為的犯罪分子,兩者同樣重要。不過難點也很明顯,一個人,他究竟是發現了一個商業機會但創業失敗了呢?還是一開始就是存心設下騙局,打算撈一票就走?在事情的發展過程中確實很難一眼看清。

此次中央對ICO項目的疑慮集中在三個方面:信息披露缺乏統一標準、遊離在傳統法律和監管體系之外、ICO項目成功與否存在很大風險。其中埋藏的隱患巨大,中央此時防患於未然的監管合情合理。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發現問題後,或者是剛剛發現問題的苗頭時就果斷出擊,這不失為一種負責任的態度。雖然也可能被指責為「錯殺一千」,但在市場出現明顯的過熱苗頭時,政府出面踩一腳剎車,讓速度慢下來,給大家一個冷靜的時間,認真思考一下你拚命要投資的那個項目,到底值不值得?風險和收益匹配嗎?這樣雖然慢一些,看似損失了賺大錢的機會,但比起衝下懸崖車毀人亡的最糟結局,還是明顯好上不少。

對待一個新生事物,我們要同時關注它帶來的收益與成本,要看它是不是促進了生產率提升?看它是不是促進了行業分工細化?數字貨幣也好,ICO也罷,都是一種新興的金融工具。客觀地講,它們確實解決了一些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比如信用通過技術手段在全球範圍得到認可,比如初創企業以更低的成本向更多的人群募資。

新技術的發展遭遇了短暫的挫折,這在新事物出現、發展的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現在離不開的交流電系統,在出現之初,也遭受了市場主流的直流電利益集團的攻擊與謾罵,愛迪生的後半生就致力於給交流電潑髒水。

現在正是一個需要冷靜思考的時刻。ICO現在的高速膨脹很像前幾年的股市高漲和P2P泡沫,歷史一再告訴我們,當一個市場中,連廣場舞大媽都把「棺材本」拿出來投機時,距離危機爆發就不遠了。部分人現在以創新之名,行詐騙之實,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這是中央出重拳整治的背景。

區塊鏈技術方興未艾,未來擁有無限多的應用可能,如果現在被一次類似「互聯網金融」的危機攪得名聲臭了,未來要重新樹立人們的信心可不是改個「金融科技」的名字就行的,必然要付出大得多的代價。

我們要對新技術的發展和監管的與時俱進有信心,大浪淘沙,只有去盡浮華,才能盡顯英雄本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金融 的精彩文章:

中國共享單車走向世界 海外用戶暴增
違法電銷遭嚴打 是否影響小貸行業獲客?
大數據將把人類帶進怎樣的新世界
這買賣一年翻十倍,是泡沫還是機遇
比特幣價格上漲 散戶湧入風險放大

TAG:每日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