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不期而至!你不努力,終將被這個「人」代替

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不期而至!你不努力,終將被這個「人」代替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迅速發展,生產生活領域正在發生巨變:一些人工被替代,生產效率越來越高,服務體驗越來越好……

然而,綜觀各行業和不同的企業,應用人工智慧的現狀大不相同。究竟有何不同,請看兩組畫面。

第一組畫面:

在一家無人便利店裡,消費者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結賬出門僅需幾秒鐘;通過ETC等技術,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暢通無阻;在一家生產車間里,工業機器人揮動手臂,熟練完成汽車噴漆工作……

第二組畫面:

某政務服務大廳里人滿為患,諸多業務均需人工辦理,費時費力;一些地方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僱用大量人員,效率低下,用工成本高企;在東部某市的一家鞋廠里,工人重複做著打鞋幫的簡單動作……

兩組畫面對比鮮明,前者積極擁抱新技術,智能代工讓人耳目一新;後者明明可以節省不少人工,卻未跟上時代的前進步伐。

縱觀人類歷次技術革命,新技術帶來的改變都不可逆轉。無論主動擁抱還是被動改變,智能化都不可抗拒。

1

大潮湧來,不進則退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在服務領域,人工智慧引發的「服務革命」,愈發凸顯傳統服務業進行「智能升級」的迫切;在工業領域,智能化程度不但關乎企業生產效率,甚至可以決定企業的生存狀況。

智能大潮來襲,只有佔得先機才能贏得未來。

智能服務革命:傳統人工服務待「升級」

最近,來自武漢的林女士就醫時被折騰得不輕。林女士是購買了商業保險的自費患者,就醫理賠過程曲折又漫長:

根據理賠流程,林女士入院時,需要提前打電話向保險公司報案;

申請理賠時必須將就診記錄、病歷、發票等單據遞交保險公司;

提交全部材料後,需要3至30天獲得賠付……

全部流程走下來,林女士直言「太折騰人了」。

林女士的經歷絕不是個案。目前,大多數醫院、保險公司輸入票據等工作還是手工作業。

事實上,商保刷卡直賠網上實時結算,在技術層面已完全能夠實現。

2016年,我國首個「健康商保在線直賠直付」系統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正式發布,商業保險用戶在該院就醫可享受「醫保+商保+自費」一站式綜合支付,商保理賠實現即時「秒賠」。

目前,保險公司與醫院數據對接機制和部門利益還未理順,限制了智能化的普及。

「比如健康險種數量多,為了防範技術風險,醫院不願與外部系統進行對接。成本控制不是掌握優質醫療資源的單位優先考慮的問題。」一名業內人士向記者吐槽。

類似的現象還發生在交通、教育、銀行等多個領域。

暑假是傳統的旅遊旺季,但在很多景區,停車難成為不少自駕車遊客最頭疼的事。

南昌市民劉鈞告訴記者,目前很多景區停車場仍是人工收費。

「條件好的,能夠通過感應車牌進出車輛,條件一般的得自己取卡,夠不著的還得下車取,這一上一下就耽誤了不少時間。出場繳費也基本是由人工收取,碰上沒零錢的、卡丟了的,又得耽誤一陣。」

與劉鈞相比,近日遊玩歸來的陳俊峰就順心得多。

「這次在鷹潭龍虎山,體驗了一次窄帶物聯網技術帶來的便捷。在龍虎山的智慧停車場,完全不會因為找停車位耽誤遊玩。預約車位、線上支付、自助停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停車場無人值守,簡直太方便了!

在交通出行領域,人工智慧應用的優勢也十分明顯。今年春運期間,南昌鐵路局在南昌西站試點開通了自助驗證進站通道,應用人臉識別技術,讓旅客直接「刷臉」進站,人均用時只需5秒。

「以前是人工驗證,需要排隊查看身份證和紙質車票,等待時間比較長。現在只需刷一下臉就進去了。」江西宜春的旅客秦先生說。

記者調查發現,人工智慧技術不斷取得進步,尤其是「弱人工智慧」在很多領域的應用已非常成熟。然而,在智能代工的大潮面前,嗅覺遲鈍者不在少數。

「冰火兩重天」:沒跟上「智能潮流」的企業面臨挑戰

近年來,在一些高端製造領域,工業機器人、智能化生產線等應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在人們熟知的輕工業產品製造領域,大量「機器人員工」正在被引入。然而,在許多中小企業中,人力勞作依然是主流。

在我國四大製鞋基地之一的浙江溫嶺市,表現尤為明顯。

溫嶺主要生產中低檔鞋。規模較大的博洋、一休等製鞋企業,已經引進橫機加工針織鞋幫面。

記者在車間內看到,橫機每小時生產鞋子3雙,1個工人可管10台橫機。過去需要幾百個工人加班加點,現在只需幾十個工人就夠了。

同時,機器加工的針織休閑運動鞋減少了滴塑、高頻、下料等工序。

看到大企業的這些「高級機器」,來自安徽的汪衛琴很是羨慕。

老汪在溫嶺鞋廠打了近20年的工,幾年前帶著技術和資金租了兩間店面開了自己的製鞋作坊,雇了三四個工人打鞋幫、定鞋型,都是實打實的體力活。

「工作的時候坐在小板凳上彎著腰,很累,一年的利潤也就10多萬元。」老汪說。在溫嶺5000多家鞋革企業中,像老汪這樣採用純人力勞作的鞋廠不在少數。

「他們的日子如今越來越難過了!」溫嶺市鞋革商業協會秘書長金洪青說,目前溫嶺鞋業一線普工最低年薪已超過3.5萬元,並且還在以每年5%~10%的幅度上漲,人力支出上漲成了很多企業難以承受的沉重負擔。

金洪青進一步介紹,傳統工廠的產量、產值和利潤都在下降。當地採用智能代工的工廠,單是員工工資每年就可節省100多萬元,一年半就可收回100台橫機的投入。

運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智能海上「漁場」 張進剛/攝

與製造業相比,農業領域的智能代工聽起來還比較新鮮。

在我國不少農村地區,「一個老農牽著一頭黃牛」的耕作模式仍然常見。由於人力成本快速上漲,一些地方農業生產面臨困難,甚至有的地方因人工成本太高水果無法採摘。

而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水產養殖戶凌淦榮已嘗到了新技術的甜頭。

2015年,凌淦榮投資280萬元,對魚塘進行了自動化改造。

走進凌淦榮的豐溢水產養殖基地,記者看到魚塘上布滿了各種應用物聯網養魚技術的先進裝備:自動投食器、全景探頭、遠程控制增氧泵、潛在水底的水質感應器……

「這兩年,在設備投入這塊已經花了80多萬元。」凌淦榮笑著說,「有點『燒錢』,不過『燒』得值啊,明年就能收回投資了。」

運用物聯網養魚技術後,養殖密度高了,人工成本降了,利潤空間大了。

「我還要搞高密度養殖新項目,根據試驗結果,每平方米可以養出40斤南美白對蝦,產量能提高好多。」

大潮來襲:佔得先機方能贏得未來

對一些企業而言,智能化應用水平低與經營規模小互為因果。

「經營規模小抑制了先進設備的推廣應用,新技術應用滯後又影響經營規模擴大。」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張雲華說,在國外,智能化設備已經在農業中廣泛應用,我國在這方面落後不少。

要下大力氣將衛星導航、感測技術、計算機測控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設備應用到農業機械領域,推廣普及智能化農機,以農機智能化引領農業現代化。

近年來,人工智慧熱度持續不減,從技術開發、軟體服務到智能製造,各行各業競相推出相關產品或服務。

在互聯網深度融入人們生活的當下,誰在新風口佔得先機,誰就可能贏得未來。

工業機器人正在組裝汽車

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說:「中國正在通過為企業與投資者搭建產學研對接平台,將科研成果與產業發展、社會大眾應用有機結合,實現創業鏈、資金鏈、產業鏈良性互動,以推進機器人等產業發展。」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曉蓓說,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製造和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與高端製造水平的重要標誌。

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外強內弱』形勢嚴峻。」

資料顯示,目前75%以上高精度減速器、高穩定專用伺服電機、高性能感測器等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售價居高不下。

國外機器人企業正陸續進入我國並擴大產能,自主品牌企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

不僅如此,我國機器人產業結構性問題也較明顯。

吳曉蓓說,當前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存在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無序競爭等問題,高端機器人以及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關鍵器件方面缺少國家層面的統籌規劃和戰略布局。

當前,人工智慧前沿技術正在醞釀中,雖然暫時無法預測技術革命將從哪裡突破,但業界普遍預計,軟硬體結合的智能化是大趨勢。

面對人工智慧一波又一波的新浪潮,我們只有勇於站在新風口,掌握核心競爭力,才能處變不驚,與時俱進。

2

與其拒絕,不如擁抱!

無論人們是否準備妥當,智能時代都將如期而至。人工智慧正在對製造、金融、醫療、家居等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深度改造,為全社會帶來一場深刻變革。歷史經驗一次次證明,技術進步很難逆轉。與其拒絕,不如擁抱。

「智能+」走進千家萬戶

藉助於人工智慧,各行各業正在產生深刻變革。

走進中國重汽杭發公司的車間,以往灰塵瀰漫的場景不再,幾名工人在智能化流水線旁輕點電腦操作界面,就能輕鬆完成工作。

「機器換人前,年產5萬台發動機,職工人數約3000人;現在年產12萬台發動機,職工人數下降至不到1500人。」

中國重汽杭發公司總經理余建江說,「使用機器換人以後,維修數量下降了一半還多,產品質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在金融領域,人工智慧廣泛應用於風險控制、信貸決策、服務推薦、客戶服務等方面。「通過運用人工智慧,我們極大地擴大了服務範圍,降低了風險,提升了用戶體驗,削減了成本。」螞蟻金服一位負責人表示。

在保險業,過去完全依靠人力審核,效率低且成本高,人工智慧可以有效控制業務風險,提高承保效率。

一名業內人士感嘆,在日新月異的智能新技術面前,保險業能做的就是擁抱科技,積極運用新技術優化業務流程,升級服務水平。

今年6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檢察大數據行動指南(2017-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將依託大數據及智能語音等前沿科技,統籌利用以司法辦案數據為核心的檢察數據資源,打造「智慧檢務」。

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使用的「智慧庭審」系統,可以幫助記錄庭審筆錄,比人工記錄更加完整、快速,識別率更高,讓庭審時間縮短20%~30%。

居家養老智能陪護的出現,讓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即使獨自在家,也可以應對一些基本生活需求。

寧波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研發的一款智能移乘護理機器人,能通過聲源定位、體感識別等手段,幫助下肢失能或者力量退化的人群,在室內不同生活設施之間移動。

「許多技術正處於突破前夜,已經具備智能化發展的基本條件,機器人作為一個平台性的技術,把各種先進技術集成到了一起。」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曲道奎表示,人工智慧必將改變未來的生活方式。

中國彎道超車的契機

「未來的機會在哪裡?我認為在人工智慧。每當我想到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可能性時,都覺得非常興奮。」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說。

近年來,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都將人工智慧提到了公司戰略層面,抓緊進行戰略布局。

華為等企業也紛紛表示,將啟動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發,並將之稱為「改變人類信息化時代最重要的一個領域」。

「建築、消防、礦產採掘、化工等高危行業對機器人需求迫切。」江西一家機器人研發企業負責人陳暉告訴記者,隨著人口紅利的削弱,用工成本會越來越高。

在這種背景下,使用機器人恰好可以填補這個缺口。陳暉認為,當下大部分企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機器換人」將為傳統行業提質增效提供新動能。

「人工智慧在國內外迅速升溫,這一次升溫和前幾次的升溫不一樣,它不是學術界發起的,它是產業界發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說。

在這一波人工智慧潮流中,中國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領先的技術、海量的數據和充裕的資本。

在一些人工智慧至關重要的領域,如圖像識別、語音識別以及無人汽車等,中國的話語權越來越重。

「在安靜環境下,語音識別的準確率已經可以達到97%,人臉識別的準確率已經可以達到99.7%,比人眼更準確。」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說。

烏鎮智庫發布的《烏鎮指數:全球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6》顯示,在2015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投資達到146筆,融資規模超過26億美元。人工智慧相關企業數量和專利數量都僅次於美國。

據統計,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把機器人作為重點產業進行培育、推進發展,已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區超過40個,企業超過800家。

在海量數據的基礎上,人工智慧將通過深度學習變得更加智能,我國的數據規模及數據多樣性為這一過程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普華永道預測,在2030年之前,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發展將會促使全球GDP增長16萬億美元,近一半的財源有望累積至中國。

只有服務於人類,AI才是天使

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之快,讓研發者們都始料未及。

日前,美國社交媒體臉書公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與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進行了一場激辯。前者對人工智慧持樂觀態度,後者稱其為人類文明的威脅。

谷歌大腦團隊負責人傑夫·迪恩說,在2011年,人工智慧神經網路識別豹子的圖片錯誤率為26%,人類是5%;到2016年,神經網路的錯誤率降至3%。

AlphaGo之父、Deep Mind創始人戴密斯·哈薩比斯將人工智慧比作人類探索宇宙的哈勃望遠鏡——有了它,你將「看」得更遠更清晰。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曾劍秋說,人工智慧的發展的確超乎人們想像,它是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信息通訊技術發展,尤其是存儲功能和計算速度以及材料科學發展的一項新技術革命。

新技術加速推動進步,人工智慧發展是大勢所趨。

電報員、馬車夫、補鍋匠等有著濃厚歷史記憶的職業幾乎已經消失,許多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的工人正逐漸被機器設備取代,但基於互聯網的一些新興職業不斷誕生。

智能代工正在高速發展,並成為一種趨勢。

北京黑鐵科技首席戰略分析師師天浩認為,隨著智能代工時代的來臨,傳統企業要做好接納準備,即使目前因各種原因無法引入人工智慧應用,也要隨時保持敏感的嗅覺。

1986年,柯達公司發明了第一台兆像素數碼相機,但企業管理層為了防止其對膠片相機造成衝擊,就把這一技術雪藏了。結果在數碼相機時代,柯達被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面對智能時代的到來,與其拒絕,不如擁抱。

中科院原副院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譚鐵牛認為:「任何一項科學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而且採取措施,讓人工智慧這類高科技服務於人,確保它是個天使。」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月談網 的精彩文章:

今日白露,從五運六氣話如何養生
中美會爆發貿易戰嗎?
單身多自在,為啥要結婚?「不婚潮」要來了嗎?
人世間最美好的禮物
對策建議題如何講好「內行話」

TAG:半月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