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時代的書畫「明星」趙孟頫:得片紙隻字,人人心愜意滿而去

一個時代的書畫「明星」趙孟頫:得片紙隻字,人人心愜意滿而去

本文大概

3134

讀完共需

10

分鐘

北京最好的季節來了,

故宮的展覽也來了!

趙孟頫書畫特展

時間:2017年9月6日—12月5日

(展覽將分為兩期,擬於10月下旬更換部分展品)

地點:武英殿書畫館

趙孟頫,元代藝壇領袖,素有文詞高古、書畫絕倫之譽。楷、行、草、篆、隸五體兼擅,山水、人物、花鳥、鞍馬、竹石草木皆精。

趙孟頫 行書洛神賦卷(局部)

趙孟頫 紅衣羅漢圖卷(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次展覽,以趙孟頫的書法與繪畫作品為核心,上溯其藝術淵源,下述其深遠影響,將宋元以來的藝術萬象呈諸於世,以饗觀者。

走近趙孟頫,是對一位繼往開來的藝術大師的認知,也是對一個時代的重讀。

藝術名片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鷗波,又號松雪道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與唐代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在中國歷史上,有些人天賦異稟,文采彰然,有如巨星閃耀,千年不絕。如唐李太白、宋蘇東坡,而元趙孟頫亦位列其中。

趙孟頫,其文冠絕時流,其詩清邃奇逸,又旁通佛老之學;他集晉唐書法之大成,後人以「顏柳歐趙」並稱;他在繪畫上被稱為「元人冠冕」,開創了元代新畫風;他還精通音樂,善鑒定古器物。

趙孟頫書畫詩印四絕,當時就名揚中外,日本印度都以珍藏他的作品為貴;他領袖群倫,其眾多親友弟子受其影響而成就斐然,這使元代文人畫久盛不衰,在中國藝術史上寫下了綺麗奇特的篇章。

元 趙孟頫 飲馬圖

趙孟頫歷經元朝的五位皇帝,官拜從一品,聲名顯赫,名滿四海,在這富貴尊榮的背後卻充滿著苦澀,從他四度做官又四度回鄉歸隱中,足見其內心的煎熬和矛盾。

不滿20歲,已然前途光明

《元史·趙孟頫傳》記載:「趙孟頫,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後也。孟頫幼聰敏,讀書過目輒成誦,為文操筆立就。」由此看來,趙孟頫不僅出身顯貴,具有皇家血統,而且聰明伶俐,博聞強記。

天賦極高的趙孟頫「未弱冠時,出語已驚其里中儒先,稍長大而四方萬里重購以求其文,車馬所至,填門傾郭,得片紙隻字,人人心愜意滿而去。」

趙孟頫自畫像圖頁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青少年時期的趙孟頫,在學問、詩文、書法多個方面都已頗具造詣,名聲遠播,為「吳興八俊」之翹楚。不滿20歲時,他「試中國子監」,任真州司戶參軍,鋪展在他面前的是一條出仕的坦途。

南宋降元,他棄職而去

彼時,蒙宋之間戰事頻繁,南宋王朝正處於風雨飄搖的末路之中。1276年蒙古軍隊直取南宋都城臨安,面對國破家衰,在南宋為官九年,時年23歲的趙孟頫棄職而去,回到吳興老家閑居,並向當時著名畫家錢選學習畫法。

趙孟頫行書七絕詩冊

他隱居故里,寫下「新亭舉目山河異,故國傷神夢寐俱」等詩句。當時,吏部尚書夾谷之奇曾推薦他擔任翰林國史院編修官。但趙孟頫卻答覆曰:「青青蕙蘭花,含英在中林。春風不披拂,胡能見幽心」,表示不願出仕。

被迫仕元入大都,官居「南人」最高

1282年,元世祖見國勢漸穩,為了籠絡漢族士人,鞏固統治,令行台侍御史程鉅夫「搜訪遺逸於江南」。

趙孟頫被強行送到程鉅夫面前,他說:「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孟頫貫已為微箕,願容某為巢由也」,程鉅夫「感其義」,將他釋放了。

4年後,程鉅夫再次奉命下江南搜訪,在所得24人中,趙孟頫又居首選。這一次,趙孟頫沒有拒絕,最終於次年入大都。

趙孟頫 臨蘭亭序並畫蘭亭修褉圖

《元史》載:「孟頫才氣英邁,神采煥發,如神仙中人,世祖顧之喜,使坐右丞葉李上。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聽。」

元世祖招募趙孟頫,本來看重的是他的前朝皇室身份,作為前朝遺民服侍新朝的領頭羊,其政治上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同時也是元統治者顯示開明,籠絡漢族士人的一種手段。

出身高貴、相貌英俊的趙孟頫一出場,就贏得元世祖的好感,看來元世祖也是以貌取人,欣賞趙孟頫這種才貌和氣質俱佳的帥哥。

趙孟頫 自畫像 大都會博物館藏

兩年後,35歲的趙孟頫被任命為從五品的兵部侍郎。同年,回鄉和27歲的管道升結為秦晉之好。此後30年,趙孟頫的仕途較為順利:

37歲,遷為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

39歲,任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

46歲,在江浙等處儒學提舉任上長達十年;

58歲,升任從二品的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

63歲,任翰林院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拜從一品,與程鉅夫一同成為元朝官職最高的兩個「南人」;

至此,趙孟頫的政治生涯達到頂峰。

惟有百年後,文字可傳世

趙孟頫的一生充滿了憂患和起落,內心始終懷有慚愧和苦痛,悲劇的人生促使他將畢生精力盡量交付於藝術,如其詩云:

功名亦何有,富貴安足計。

惟有百年後,文字可傳世。

在青少年時期,趙孟頫就寫得一筆好字,「得片紙隻字,人人心愜意滿而去」;在後來幾十年的仕途中,他也未嘗離開書畫。

趙孟頫 汲黯傳

趙孟頫的書法,首先是以二王為本的。在他曾寫給杭州友人王芝的信中說:「近世,又隨俗皆好顏書,顏書是書家大變,童子習之,直至白首往往不能化,遂成一種臃腫多肉之疾,無葯可差,是皆慕名而不求實。尚使書學二王,忠節似顏,亦復何傷?」

對當時頹靡的書壇,他提出了「書學二王」的主張,並且也是這麼實踐的。趙孟頫的書法從二王「嫡系」的智永和宋高宗入手,再學王右軍《蘭亭序》。

據趙的門人說:「公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除二王以外,對趙孟頫影響較大要數李邕。

趙孟頫 行書洛神賦卷

流傳到今天的趙孟頫書跡,成就最大者當推其行草書,其次是楷書。其書華美而有骨力,流利而不甜膩;既有精緻典雅的「富貴氣」,又不失清新瀟洒的「山林氣」,彷彿與他宦遊一生而心寄山林的經歷相契合。

/

趙孟頫的繪畫成就也同樣矚目。現今保存下來的作品雖然只有寥寥十數件,卻內容豐富。從題材上看,包括了山水、人物、鞍馬、花鳥、竹石;從畫法上看,包括了工筆設色、墨筆白描、墨筆寫意等,不一而足。

趙孟頫 秋郊飲馬圖

絹本設色 23.6×59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的人物、鞍馬畫多保留唐宋以來的傳統,多為工筆設色,形象準確,畫法工細,法度嚴謹,功力深厚而精湛,體現了趙孟頫注重傳承的一面。其花鳥竹石畫則在繼承宋代文人畫的基礎上有所發展。

趙孟頫 秀石疏林圖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他在《秀石疏林圖》上自題詩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與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發展了「書畫相通」的理念。

在趙孟頫的繪畫藝術中,成就突出、面貌最有特色、變化明顯而影響也最為深遠的是山水畫。其早期山水畫如《幼輿丘壑圖》、《鵲華秋色圖》等,是他模仿古人之作,如董其昌所言「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獷」。

元 趙孟頫 謝幼輿丘壑圖

絹本設色 20×116.8cm

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

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

紙本設色 28.4×93.2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後期的《水村圖》,作於大德六年,是趙孟頫中年山水畫演變發展階段的代表作。此畫尺幅不大,構圖也很簡單,卻歷來得到文人的珍視。

在藝術風格上,它已突破前人成法,開啟了元、明以來水墨山水畫的先河。董其昌在跋語中說:「此卷為子昂得意筆,在《鵲華秋色》之上,以其蕭散荒率,脫盡董、巨窠臼,直搗右丞。」

趙孟頫 水村圖

紙本設色 24.9×120.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除書畫以外,趙孟頫在篆刻、詩文、音樂、鑒定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元仁宗曾說:「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趙孟頫也正如李白、蘇軾那樣,是一個時代的代表,是元人之冠冕,也是文化、書畫史上的明星。

元 趙孟頫 紅衣羅漢圖

遼寧博物館藏

趙孟頫 秋深帖

紙本,冊頁,縱26.9cm,橫53.3cm,行書,18行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趙氏一門人才濟濟,趙孟頫的夫人管道升也是一位著名書畫家、女詞人。子趙雍、趙奕,孫趙麟、趙鳳都是當時著名的書畫家。

元仁宗曾命趙孟頫、管道升、趙雍各書《千字文》,並將三段書跡裝裱為捲軸,「命藏之秘閣,使後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子皆善書也」。

趙氏一門三竹圖 元 趙孟頫 管道昇 趙雍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趙氏一門三竹圖》也成為這一書畫世家的一段佳話。

夫人管道升深知趙孟頫的內心痛苦,為排解苦悶,兩人不僅用詩文相唱和,借書畫慰藉精神,還曾同拜高僧為師,從佛教教義中尋求解脫。

延佑六年(1319年),相濡以沫的夫人管道升病逝,深受打擊的趙孟頫多次上疏請求辭歸。回到吳興後再也沒有北上,直至69歲無疾而終。元英宗追封他為魏國公,謚號「文敏」。

微信編輯| 沛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家網 的精彩文章:

滿腹詩書氣自華——譚建丞
油畫:中國式寧靜、純潔和夢幻
文人名仕的幽情雅趣
油畫魅力-高清細節分析
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TAG:中國美術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