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董小姐心中有匹野馬」央視主播首次出書,白岩松為其作序

「這個董小姐心中有匹野馬」央視主播首次出書,白岩松為其作序

「這個董小姐心中有匹野馬,幸運的是她的心中自帶草原。」這不是那首歌里的董小姐,而是白岩松心目中的中央電視台主持人、記者董倩。

近日,董倩將20餘年的心靈隨筆結集成《懂得》一書,娓娓道來的45個採訪故事,背後是45個鮮活的人。通過這些文字,董倩「從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抽身出來,到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心裡去,把他們特殊的經歷和體驗告訴更多的人」。

《孤兒楊六斤》中對當地有關部門的問責,《用生命換一次做母親》里勇敢停止採訪的行為,《人生若只如初見》中對「黃洋案」嫌疑人林森浩在獄中生活的細緻體察和追問……董倩表示,採訪要真誠,要設身處地,才能敏銳地發掘採訪對象內心轉瞬即逝的變化,真實地揭示人性、揭露社會現狀。

她的好友白岩松在書的序言中提到,坐到人物專訪提問人的位置上,是董倩眼睛最放光的時刻,「那個心中有野馬的董小姐就出現了」。因為她「懂得自己,知道自己的喜好所在,懂得我們共同的好奇」。入行20餘年,董倩學會在簡短的時間提出準確的問題,她了解人們希望了解什麼,從新聞價值和歷史價值的角度提什麼問題才對得起這個工作。

「懂得別人首先得懂得我自己。」董倩喜歡採訪,深愛記者這個職業,她曾執意要將新書封面作者介紹中的「主播」改為「記者」。在自序中,她坦言,隱藏在攝像機後是自己最喜歡的狀態,就像珠寶台上的黑絲絨檯布一樣,靜靜地襯托每一顆寶石的獨特。「我不願意被鏡頭關注,我願意跟每一顆心交流。對我來說,當記者能用我的眼睛、我的思考帶著大家去很多地方,去經歷很多人的人生。」

自媒體時代,每個人拿起手機就是記者,但董倩認為,自媒體越發達,內容提供商越重要,「我趕上了好時候,這個時代需要專業的記者面對面地抵達、探究人的內心,這就是我追求的,我覺得我能幹到很久很久」。

在書的封頁上,董倩寫了這樣一句話:「我步步緊逼,其實我於心不忍。」面對很多遭難的人時,在不二次傷害的前提下,她嘗試著去理解、去分擔,慰藉他們內心遭受的苦難。有一對寧波的老夫婦,老太太眼見著自己的老伴離開了,董倩問,奶奶您老伴走了,這些天您會夢到他嗎?她說夢到了,夢到他說老伴,但是起來看見床是空的。「我希望用我的追問能夠讓人們體會到最美好、最真實的東西,但是心裡是不忍的。」

「記者的職業,就是把人在經受非常時的本能心理,盡最大努力記錄保存下來。我要把我的採訪對象,帶回到事發的心境中去,把當時那種左右為難、舉步維艱掰開揉碎地講;我要把他們的個性和人性中最閃亮的地方展現出來。」董倩說。

這是董倩首次以作者的身份面對公眾。為什麼要寫這本書?董倩說,這算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也是不想忘了採訪過的這些人。入職20多年,年輕時的淺薄一層層褪去,生活的不易和複雜讓董倩在採訪每一個人的時候,能更深地理解他的處境,以及身處其間的種種艱難和思量。把所有花枝招展、顧影自憐的問題減掉,留下最樸素、真誠、有意義的提問,採訪中只剩下了「為什麼」。

通過寫回憶里的45個故事,董倩嘗試著想他們為什麼做出當時的選擇,不管是誰,不管身處何種境地,作為記者她想看到「為什麼」,想讓大家一起體會人間最美好的東西,也看到人犯錯誤了以後怎麼費勁地改錯,這就是人性。

對於書名《懂得》,白岩松認為,懂得人性並不是一句空話,需要無數個董倩對各自所在行業負責,所有決策都要在洞悉和順應人性的立場上去推進,激活出人性中好的部分,抑制住人性中糟糕的部分,社會才能變得更好。

做新聞要用最簡潔的語言講清楚一件事,寫書時董倩也是這麼要求自己的,「書裡面沒有一張圖片,一句話說清楚的事絕不用三句話說,我就是想用最濃縮的,基本上一句廢話沒有的給大家看」。

董倩喜歡長跑。當跑到體力臨界點時,是堅持下去還是就此打住?董倩認為,這個坎是痛苦的,就像每一次轉型,從《東方之子》到《新聞調查》,再到《新聞1+1》,不願意轉可以留在原處,但跨過去就上了一個台階。「誰都知道躺著比跑著舒服,為什麼要跑?是因為要身體更健康,精神更好,突破了迎接你的就是更好的未來,這就是我為什麼一次一次主動找難受,從難受到舒服,這就是我的考慮。」

在白岩松看來,董倩是一個好記者,「她面對一個人的時候要比面對一個空的鏡頭好得多」,她的提問用北京話來說就像「吃面一樣筋道」。董倩做採訪20年,也可算作長跑,不僅是主動跑,更是不急不躁地跑。白岩松補充說,「當你跑習慣了,跑著就比躺著舒服」。有些人跑得又快又耀眼,但一轉身可能就不見了,「要想跑得久就請跑得慢,我想我們是跑得慢的人」。

董倩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在好的平台上做自己喜歡的事,又有良師益友相伴。她藉此寄語年輕人,天道酬勤,所有的運氣都是努力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而已。也許年輕找不到方向,但可以從實現一個個小目標開始,有十分的努力就不要使到九分,奔著十一分的努力做,總有一天幸運會來敲門。

文/林英涵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青報副刊 的精彩文章:

北京:你會在深夜走進一家書店嗎?
不去酒吧,魔都年輕人的夜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

TAG:中青報副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