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CO鐵腕監管後續:業內苦等細則 項目出海前路未卜

ICO鐵腕監管後續:業內苦等細則 項目出海前路未卜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7日電(畢彤彤)七部委監管一聲令下,ICO市場萬馬齊喑。而監管的一紙通令後尚有疑團待解,如新舊幣是否一刀切,已交易幣種如何清退等,業內人士都焦急地等待著官方詳解。

「有項目想了解國外的資源嗎,我這裡可以牽線對接。」監管通知剛下,就有掮客在ICO行業交流群里做廣告。4日下午,一面擔心著ICO代幣如何清退,另一面不少項目方已開始著手「出海」。

但國外的交易平台上線門檻高嗎,到了海外就真的可以避開監管了嗎,海外的「韭菜」有那麼容易割嗎,這些問題同樣困擾著項目方…

是否一刀切 業內期待細則落地

「雲幣網和聚幣網都下架了QTUM(量子鏈代幣)了,不是說老項目沒有關係嗎?」有投資者在微信群里發問。9月6日,交易平台雲幣網公告下架了國內基本所有的ICO代幣。同日,聚幣網也下架了創新試驗區的所有代幣。

聚幣網公告下架部分交易品種 來源:官網截圖

9月4日下午,央行等七部委共同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確指ICO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並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

截至目前,根據監管給出的60家平台列表,大多數代幣融資交易平台都下架了ICO代幣。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發現,仍有部分平台未下架ICO代幣交易,且未下架的均是老幣,即在今年6月份之前就已經完成ICO並已上線交易的。

監管通知已過去三天,平台這樣的實際行動是否意味著監管對於新舊幣並非一刀切?而上線交易已久的老幣又該如何清退呢?

據澎湃新聞報道,一位地方金融辦人士稱,鑒於ICO(首次代幣發行)發行的代幣在首次融資中的發行價和在交易所的二級市場價格不同,不會在清退投資者資金的時候「一刀切」,具體如何清退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區塊鏈資產交易平台點量金服CEO孔祥輝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9月4日平台便下架了所有ICO代幣,還沒有上線交易的代幣就可以直接退幣,但已經上線交易的如何清退現在還在等待監管明確,比如是直接退幣,按照發行時的價格,還是按照近7日的均價。

9月5日,國內市值規模最大的ICO代幣NEO(原小蟻)和QTUM均在社區公告退幣事宜。NEO稱其ICO項目在進行時便是可退回的,期間共有15人次申請退回,如今,繼續允許參與者退回所投入比特幣。QTUM稱,希望退幣的可以提出申請,並將按原比例退回BTC(比特幣)或者ETH(以太坊)。這也意味著,這兩個國內ICO界代表均按照投資者意願自行以原始比例退還當初投入的BTC、ETH加密貨幣。

此外,多位業內人士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表態,期待著監管隨後細則落地後能撕開一條口子,比如能夠讓優秀ICO項目准入,交易平台也由官方批複成立開展業務。

孔祥輝透露,作為貴州註冊的唯一一家交易平台,現在每天都向當地的監管部門彙報。也有聽到業內在傳,未來可能會限制交易平台數量,如每個省只有一家。「現在業內傳言稱,這次七部委中沒有公安的加入,實際上就是為行業發展留有了餘地。」

此外,近期貴州和贛州都在建立針對區塊鏈的創新監管機制,如果ICO項目在該機制中是否會得到豁免,兩位接近該創新監管機制的人士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指出,該機制暫時沒接納ICO項目,即使有也不會得到豁免。

「出海」前路未卜

「去國外交易平台吧,你們去哪兒我們跟著去。」4日監管下發後,在某個ICO項目群里,多位投資人這樣表示。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ICO項目基於比特幣和以太幣等虛擬貨幣進行交易,虛擬貨幣是全球流通的,所以ICO項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國際性。ICO項目從國內轉移至國外,在操作上是沒有問題的。

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了解到,目前不少項目方均在聯繫海外資源。「英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以及美國的部分州了能是ICO項目會考慮的地方,」孔祥輝認為,如果出海一定要熟悉對方國家的政策,保持溝通,在大框架下行事。

然而ICO項目出海路上是否有暗流和礁石仍未可知。

另類投資專家、數字貨幣資深觀察員肖磊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採訪時指出,這輪ICO本身國內最熱,很多外國項目都是來中國發售代幣,如果此時去國外做,市場空間小,受到的監管並不比國內少。

「項目出海會面臨投資者群體認可度的問題。」 薛洪言指出,一方面,國外的投資者對非本國項目的認可度比較低,如果上線國外的交易所也會面臨更多的審核問題;另一方面,國內的投資者參與國外發行的ICO項目,也會有比較高的門檻,導致最終的參與人數大大降低。

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理事肖颯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指出,「其建議,不宜在非常時期,攜帶大量資金代幣『突擊』到境外。由於ICO的公開性、涉眾等特點,可能一些項目發行過程中伴有非法經營,甚至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如果實際控制人出境,可能會被誤認為『潛逃』,法律風險陡升,也會帶來不良國際影響。」

對於跟風出海投資ICO項目的投資人,肖磊提醒到,國外的平台也分種類,投資者要做好辨別,一旦發生風險,投資者利益可能更難得到保護。而除非是非常好的項目,國內投資者會追到國外去投,但畢竟是少數。

薛洪言也指出,從投資者心理角度,對境外發行的項目會有安全性疑慮,此外海外投資在換匯方面也會有門檻,虛擬貨幣提幣也會有一定的金額限制,如火幣網設定的比特幣單日提幣限額50,以太幣單日提幣限額5000。

究竟要不要出海,也有部分項目方在觀望。

「很多項目都打算轉移海外,我們先等等看情況,為了項目長遠考慮,還是得穩妥行事。據說日本和韓國環境不錯,但是我們還沒有接觸。」 一位萬維鏈項目方人士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表示。

「上個月有人問我,作為項目方有什麼感想,我當時回答『如履薄冰』,現在一身輕鬆。」 上述人士坦言,發起方要承擔很多的責任,要保證項目本身的實施,未來的發展,要對參與人負責等。(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新經緯 的精彩文章:

30915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逾三年來首現七連漲
曲鳳傑:人民幣匯率還是處於升值趨勢
人民幣中間價八連漲!未來沖高勢頭不減
研究:全球逾80%自來水檢測出微塑料 美國最高
波音:中國航空企業將買7000多架飛機 耗資超7萬億

TAG:中新經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