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方人才爭奪戰:誰將成為下一輪崛起的大城市?

地方人才爭奪戰:誰將成為下一輪崛起的大城市?

摘要:李奇霖認為,未來流向北京和上海人口將會減少,在搶人大戰中佔有優勢的地區,承接這些溢出的人口,有望成為下一輪崛起的大城市。

本文作者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原標題《地方人才爭奪戰:人口大數據區域篇》,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人口流動情況呈現「四周豐富,中間凹陷」的情況,我們按照流入量將各省市分成三類:凈流入地區、動態平衡地區和凈流出地區,凈流入地區除了北京和天津,從地理位置上正好是中國最東部沿海的幾個省份,從北到南依次是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和廣東,西部省份是人口動態平衡地區,凈流出地區主要包括安徽、河南、湖南、四川、江西、湖北、廣西、貴州和河北,我國人口的流向不是「從西到東」而是「從中到東」。

歡迎加入見識圈「奇霖金融研究」,進行深入交流

我國2015年總城市化率是56.54%,人口密度最大的上海市(87.62%)也是城鎮化率最高的地區,其次分別是北京市(86.46%)、天津市(82.61%)、廣東省(68.71%),上海市的人口密度已經遠遠超過它的城市化率,人口過度密集。

未來人口流動不會變緩,但是流向北京和上海的人口將會減少,在搶人大戰中佔有優勢的地區,承接這些溢出的人口,有望成為下一輪崛起的大城市,其中浙江、江蘇、天津和福建處於人口凈流入狀態,有望在下一輪突圍。

《2050年,當你老了:中國人口大數據》一文中我們測算了2017年~2100每年、每個年齡段的人口數量,著重分析了全球趨勢下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人口高峰在2029年,為14.5億,到2050年我國將有13.8億人口,老齡化比例26%,平均每四個人就有一個老人,撫養比0.9,平均每一個勞動力就要撫養一個人,是當前撫養比0.5的將近兩倍。

GIF/191K

2050年以後,第三波「嬰兒潮」完全進入老齡化,我國的老齡化和撫養比壓力才會開始下降,直到2070年左右開始趨於平穩。

這是從整體上看我國人口的情況,然而當我們將目光轉向國內,人口在各地區之間如何分配就是一個更為複雜的問題,「21世紀最重要的資源是人才」,作為經濟發展推動力的人才在各地區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所以,人才爭奪戰即將打響,當前我國的人口分布和流動情況如何,未來我國人口流動會受那些因素影響?繼《2050年,當你老了:中國人口大數據》之後,我們將目光轉向地區。


一、人口流動:城市化的必然

(一)人口現狀:分布和流動

人口包括存量和流量,分析任何人口問題都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展開。

人口存量包括兩個維度:現存人口和人口自然增長從現存人口來看,根據2015年統計局公布數據,我國東部地區的省份人口較多,排在前三的分別是廣東、山東和河南,2006年開始廣東超越山東和河南成為常住人口最多的省,2007年開始山東超越河南成為常住人口第二大的省份,同時,西部地區也存在人口較多的省份,比如四川省是全國第四的人口大省。

需要說明的是港澳台與內陸的人口流動和內地之間的人口流動差別較大,如無特別說明本文主要討論內陸地區。

存量數據中,除了人口規模,現存規模上的人口增長也是影響人口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先從幾個粗略的指標來做一個大概的了解。

平均年齡:我們根據2015年全國1%的抽樣調查中各地區的年齡構成,計算各地區人口的平均年齡,結果如圖表【4】所示,西北部的西藏(31歲)、新疆(33歲)、寧夏(34歲)、青海(34歲)和貴州(34歲)這些省份的是全國較「年輕」的地區,北京(39歲)、上海(41歲)、天津(40歲)已經處於「中年階段」,尤其是上海是全國第二高齡的地區,在相對發達的地區中廣東是最年輕的,35歲。

人口撫養比:撫養比是兒童和老年人占勞動力人口的比例,衡量的是每個勞動力人口需要撫養的兒童和老年人的數目,撫養比小,說明勞動力人口充足,如圖表【5】所示,全國撫養比最低的是北京(0.36)、天津(0.37)和廣東(0.37),上海排在6位(0.41,從小到大排)。

平均年齡較大的北京(39)、天津(40)和上海(41)在全國的撫養比壓力反而較小,說明在三個城市中人口年齡多集中在40歲勞動年齡附近,雖然拉高了地區的平均年齡,但是沒有拉高撫養比。

在各地區現存人口分布和自然增長的基礎上,還有一個因素影響人口分布,那就是人口流動

人口流動就是人離開戶籍所在地,到其他地區工作或生活。以前人口流動受氣候、戰爭、自然災害等原因影響較大,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抵抗自然力量的能力變大,而且我國處於和平狀態,所以當代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化。

人口流動是城市化的必然,一方面城市化過程中需要人口提供勞動力,另一方面地區城市化程度高,會吸引更多人口。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現住地和戶籍地的人口統計,用每個地區非戶籍現住人口減去戶籍人口居住在其他地區的數量,計算出每個省的凈流入人數,如圖表【6】所示,發現我國人口凈流入呈現出「四周豐富,中間凹陷」的情況。

我們按照流入量將各省市分成三類:凈流入地區、動態平衡地區和凈流出地區(圖表【7】)。

凈流入地區除了北京和天津,從地理位置上正好是中國最東部沿海的幾個省份,從北到南依次是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和廣東

廣東省凈流入35萬成為全國最大的「人口抽水機」,根據1%抽樣比例推算,2015年廣東省有350萬常住非戶籍人口。

這些凈流入地區的人口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大部分西北部省份是人口動態平衡地區,包括內蒙古、青海、西藏和寧夏,不是流入人口的來源。

凈流出地區主要包括安徽、河南、湖南、四川、江西、湖北、廣西、貴州和河北,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這些地區大部分地處中部,說明我國人口的流向不是「從西到東」而是「從中到東」。

從每個流入地區來看,流入北京的主要是北京周邊的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和東三省,其次是南方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圖表【8】)。

流入天津的人主要來自環渤海城市圈的河北、山東和河南,其次還有東北的黑龍江和南方安徽、湖北、四川等(圖表【9】)。

從上述情況來看,北京的人口來源較為分散,來源最多的天津市本身也是人口抽水機,如果將北京和天津看成環渤海城市圈的中心整體,這個城市圈中心吸收的人主要是來自河北、山西、山東、內蒙古和東三省。

流入上海的主要來自上海周邊的安徽和江蘇,合起來占上海流入人口的44.5%,其次是河南、四川和江西(圖表【10】)。

江蘇也是人口流入的大省,流入主要來自安徽、河南、四川和山東,所以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流入人口最主要是來自於安徽,其次是河南、四川和山東(圖表【11】)。

與北京情況相反的是,上海的人口來源是最集中的,主要來自安徽、江蘇和河南,超過全部流動人口的一半。

流入廣東的主要是來自周邊的南方省市,包括湖南、廣西、湖北、四川和江西(圖表【12】)。

綜合來看,作為「人口抽水機」的北京、天津、浙江、江蘇、福建和廣東等各省市都有自己相對特定的「人口蓄水池」,彼此之間重疊不大,北京吸引的人口多是環渤海周邊的北方地區,上海多是安徽和江蘇等中部地區、廣東多是中南部的內陸地區。

這些「抽水機」中也有部分是其他城市的「蓄水池」,比如天津的人口流入北京,江蘇的人口流入上海。

所以,詳細預測各地區的人口規模與全國總人口略有不同,人口流動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因此我們需要將《2050年,當你老了:中國人口大數據》給出的模型進行調整,但是具體思路還是一樣。

(二)人口預測:規模和結構

限於報告篇幅,我們選擇凈流入較為典型的上海、凈流出較為典型的河南作為案例進行分析,人口動態平衡地區不做重點討論。

1.現有人口未來的預測

根據《2050年,當你老了:中國人口大數據》我們需要基期存在的人口結構和每個年齡段的人口變動情況就可以測算下一個年齡段已存人口的規模。

人口結構:以2010年為基期,2010年普查數據顯示的上海現存人口結構如圖表【14】所示,上海呈現中間20~60歲之間的勞動力人口極多,兩端少兒和老年人極少的「橄欖型」結構。

河南省的人口分布和上海市明顯不同,圖【15】顯示河南省各年齡段人口數目差別比上海小,且25~39歲的青壯年勞動力有明顯凹陷。

人口變動:每個時期的人口規模是由上一時期的人口決定的,即:

這個公式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看,一是連加號後面中括弧內的部分是每個年齡段人口的預測,用上個時期(t-1期),上個年齡段(i歲)的人口存量和流入量,減去上個時期到這個時期的死亡量。二是連加號的部分,將各個年齡段的人口數加起來,需要說明的是,因為地區的人口分布沒有精細到每一歲,而是用5歲做一個年齡段。

對比《2050年,當你老了:中國人口大數據》中的計算方法,這個公式由於考慮了人口流動,增加了一項:

計算流入率和死亡率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事情,比人口存量複雜得多,因為要得出基期和計算期的人口變動,並且將這個變動拆分成流入(人口增加)和死亡(人口減少),各種數據相差較大,所以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將流入率和死亡率合併,稱為「人口變動率」,用基期和計算期的人口存量來估計(人口存量數據可以直接在統計局找到,且較權威),即:

具體方法就是某年齡段的人是一個小群體,他們從基期到計算期成長為下一個年齡段,這兩個數據相減就是這個群體的人口變動量,再除以基期的人口數就是人口變動率,例如2000年4~10歲的人到2010年成長為14~20歲,用2010年14~20歲的人口數減去 2000年4~10歲的數目就是4~10歲人口10年的人口變動,即:

因為我們用的是2000年到2010年10年的人口變動率,但是人口劃分是以5年為一個年齡段,所以這是兩個階段的複合人口變動率,每個階段(5年)的變動率就是:

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發現,這個人口變動率和《2050年,當你老了:中國人口大數據》中的死亡率演算法一致,確實,不考慮人口流動的情況下影響人口變動的只有死亡率,在考慮人口流動後,人口的變動就是流入和死亡綜合作用的結果,合為人口變動率,此時就與《2050年,當你老了:中國人口大數據》的演算法完全一致了。

從圖表【16】中可以看出,上海市人口變動呈現兩個對著頭的「金字塔」,以55~59歲為分水嶺,在55~59歲以下,每個階段的人口流入量大於死亡和流出的總量,人口得到了補充,在55~59歲以後,人口死亡和流出的總量開始大於流入量,人口趨於減少。

從河南省的情況來看(圖表【17】),除了10歲以下的兒童數量增長(0~4歲是新出生數目會增加,5~9歲數量會增加是因為低領兒童的統計困難導致的,在《2050年,當你老了:中國人口大數據》中我們有詳細描述),10歲以上人口明顯都在變少,流出和死亡的作用遠遠大於流入,處於明顯失血的狀態,10~39歲和50歲以上尤其明顯,其中我們猜測10~39歲人口的減少主要是流出的作用大於流入導致的,50歲以上人口減少主要是由死亡導致的。

2.未來將要出生人口的預測

這部分計算是用現存的育齡期婦女加上遷入的育齡期婦女,乘以育齡期婦女的生育率就可以得到計算期新出生的人口規模,再按照性別比拆分成男孩和女孩,新生兒的數是:

省市的各年齡段婦女生育率沒有詳細數據,所以我們採用全國的數據來表示,也需要變換成以5年為一個年齡段的生育率,正常情況下,城市化率越高的地方婦女的生育率越低,所以我們根據各省市總生育率對上海和河南進行相應調整。

當第一步中基期0~4歲人口在計算期成為5~9歲,5~9歲人口成為10~14歲以此類推,各年齡段都成長5歲,成為下一個年齡段,空下的0~4歲人口就用計算出的新生兒數量補充。

所以,各省分每隔5年的總人口數表示為:

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得到各個省的數據。

先看上海人口規模方面,如果按照2000~2010年的人口流入情況推算,上海的人口會持續擴張,2050年將達到8137.5萬人(圖表【18】),勞動力佔比始終在0.7以上,老齡化人口(65歲以上)佔比保持在10%左右(圖表【19】)。

從現實情況來看,上海的人口流入從2000年到2010年是一個高峰期,根據統計局數據2000年上海是的外省份人口是313.5萬,2010年是897.7萬,2015年1%抽樣調查是14.78萬,擴大100倍是1478.22萬,2000~2010年均增長率11.1%,2010~2015年均增長率10.5%,人口增速略有下降。

近年來上海市嚴格控制人口,採取產業外移和嚴格落戶的政策後,人口流入開始減少,所以用上海市人口流入增速最高的2000~2010年的數據預測未來會對上海的人口數量高估。

所以,我們在此基礎上設想一下,如果在2050年讓上海人口控制在5000萬以下,則需要如何調節人口變動率,在模型中調節變數發現,令各年齡段人口均勻變動,需要將各年齡段人口變動率調高16個百分比,這個16%是5年的複合變動率,平均每年3%,意味著上海要保持每年每個年齡段中減少3%的流入或者增加3%的流出(圖表【20】)。

這種情況下上海市的人口結構如何?2050年,上海市的人口結構如圖表【22】所示,20~50歲的勞動力人口還是佔據絕對優勢,與此同時,控制人口後,上海的老齡化問題會得到優化(圖表【23】),平均可以減少2%左右的老齡化比率,但是這存在一個前提假設就是各年齡段均勻控制人口流動,從圖表【20】我們也可以看出人口控制以後,流出作用(橫軸上的部分)顯著大於流入作用,尤其是老年人口的流出。

然而控制人口對勞動力的影響不大,可以略微優化(圖表【23】),所以在勞動力和老齡化人口都得到優化的情況下,處於0.35上下的上海人口撫養比也略有改善(圖表【24】),幅度在0.01左右,意味著各年齡段均勻控制人口後,上海市每100個人會少撫養1個人

在上海被人口過多所困擾的時候,河南卻在面臨另一種困境河南省的人口從歷史數據和人口變動率來看都處於減少狀態,假設按照2000~2010年的速度流出人口,到2050年河南省將擁有7163萬人口,較2010年減少2210萬,下降23.6%,到本世紀末河南省人口會減少一半,少於5000萬。

與此同時,河南也面臨和上海市一樣的人口老齡化壓力,在2040年以前,河南的人口老齡化率會持續上升,2040年以後會穩定維持在15%左右,對比上海來看差距更明顯,河南省的兩條線(圖表【26】)被上海包圍,意味著河南的勞動人口佔比低於上海,老齡人口佔比又高於上海。

考慮到河南少兒人數多和勞動力人口流出這兩個因素對撫養比的「雙重」作用,河南省的撫養比形勢更加嚴峻,少兒撫養比保持在0.3左右,總撫養比將穩定在0.5左右。


二、城市化的現狀和未來

(一)城市化的現狀:城市化率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我國地區勞動力分配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境況,高度城市化的地區有人口膨脹的壓力,開始嚴格控制人口,而人口凈流出的地區由於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出失血嚴重,但是人口流動是不可避免的,是城市化的必然過程,那麼在這種流動的作用下我國的人口分布和城市化水平情況如何?

1.人口密度

如圖表【29】所示,從總體上來看,東部地區人口密度明顯較大,然而單從東部地區來看,人口分布也是不均勻的,從地理位置上看存在三個人口密度較為集中的區域,依次是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包括山東、河南一帶,向南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南部是以廣東省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

其中,上海市一馬當先,每平方公里3833.33人,是天津(1369)和北京(1292)的兩倍,常住人口總數最多的廣東人口密度排名第6,602.72人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總數第二的山東省人口密度排名第5,640.25人每平方公里。

2.城市化率

這三個地帶人口分布密集是因為城市化過程中的人口流入造成的嗎?我們進一步分析各地區的城市化程度。

城市化的基本定義是農業人口轉為非農業人口,農業地域轉為非農業地域,農業活動轉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定義上來看城市化過程中的表現主要有兩個:一是人口上,農村人口流向城市,二是地域上,大城市周邊的農村地域被覆蓋,轉變為城市。從活動類型上看,無論是人口主動從農村流向城市,還是被動被城市擴張覆蓋,最終大部分都會轉向從事二三產業的非農業活動。

所以城市化率一般是以人口和地域為標準衡量的,較為通用的做法是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即

需要說明的是城市化率有統計口徑的差異,通常包括常住口徑和戶籍口徑,戶籍口徑就是按照戶籍統計,常住口徑是按照居住地超過6個月以上為口徑統計,所以城市化率的常住口徑一般大於戶籍口徑,我們採用常住口徑。

如圖表【30】,我國2015年總城市化率是56.54%,人口密度最大的上海市(87.62%)也是城鎮化率最高的地區,其次分別是北京市(86.46%)、天津市(82.61%)、廣東省(68.71%),這些地區都是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城市群的中心。

而且城市化率的兩極分化極為明顯,最高的上海(87.62%)是最低新疆(47.25%)的將近兩倍。

從上面圖表【29】和圖表【30】來看,人口密度和城市化率有高度相關性,我們通過散點圖(如圖表【31】)觀察發現,確實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係,由於城市化率和人口密度的量綱差別太大,我們將城市化率乘以1000處理,回歸得到城市化率和人口密度之間的關係是:

3.有效城市化率

我們為人口密度和城市化率的散點圖增加趨勢線,以趨勢線為分界,趨勢線以上表示,當前人口密度的情況下城市化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趨勢線以下表示,在當前人口密度的情況下,城市化率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

我們將城市化率和人口密度的這種關係定義為有效城市化率,有效城市化率越大表示人口該地區在相同人口密度的情況下城市化率高,或者在相同城市化率的情況下,人口密度小:

這個公式進一步拆分表示的是城鎮人口、總人口和地區面積之間的關係,雖然叫做有效城市化率,但實質上是一個以人口為核心的指標,代表與城市化率相匹配的人口擁擠程度。

用這個標準重新來看北京、上海、天津和廣東,如圖表【32】所示,氣泡大小表示有效城市化率,我們發現有效城市化率最高的是廣東,其次是北京和天津,上海排在最末位,從全國範圍上來看,上海市的氣泡也過小,排在18位,也就是說上海市的人口密度已經遠遠超過它的城市化率,人口過度密集。

(二)城市化的未來:下一批大城市的崛起

現實中,確實我國城市化率較高的北京、上海已經達到了高度城市化的階段,尤其是上海出現了人口過度擁擠和流入減少的趨勢,然而高度城市化地區的流入減少是不是意味著我國的人口流動會放緩?

不是的,在全國總城市化率56.54%的情況下,我國城市化依然有很大發展空間,所以未來我國的人口流動和城市化進程會如何呢?——下一批大城市即將崛起。

根據經濟增長理論,經濟發展需要三個條件:資本、人力和技術,人力可以創造技術,人力和技術可以吸引資本,所謂「資本未動,人力先行」,所以,在下一輪搶佔先機,吸引人口,成為未來地區建設的重點,也是順應我國城市化發展趨勢的重要舉措。

我國地大物博,大部分地區的城市化程度尚且不足,因此從全國範圍上看,城市化進程不會放緩,下一步,上海和北京會減少人口流入,那些流出的人口將會流向其他還有空間的城市,部分城市可以憑藉 「近水樓台先得月」或者「先發優勢」承接這些人口溢出,成為下一輪城市化中吸引人口的主力。

從目前來看,人口凈流入中的省份除了北京、上海和廣東,還有浙江、江蘇、天津和福建,其中浙江的民營企業發達,具有「先發優勢」,江蘇臨近上海、天津臨近北京、福建臨近廣東並且沿海,具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承接優勢,有望成為下一輪城市化的中心。

如何吸引人口呢?從草根調研的情況來看,優質人才落戶主要考慮兩個因素:工作和生活,具體就是工作崗位,包括崗位多、待遇好;生活就是生活成本,主要是指房價低。

首先是要有多數量和高質量(薪水待遇好等)的工作崗位,其次是生活成本相對較低,房價在可承受範圍,都滿足這兩個條件的情況下公共服務和設施好,生活便利,生活品質高。

所以,各地人口爭奪戰的措施也主要就是圍繞這三個方面展開:創造就業崗位、提高工資待遇,降低生活成本,完善公共服務,我們列舉了幾個(圖表33):

最後,我們還要重點提醒的是,我國第三波「嬰兒潮」已經進入工作階段,工作5年內勞動力的流動性還較高,等到5年買房、結婚、落戶後這些人就成為城市穩定人口,流動成本驟升。

所以2020年前搶奪第三波「嬰兒潮」是各地人口爭奪戰的重中之重(圖表【34】),在此以後我國進入勞動年齡的人口規模逐年減少,下一波「嬰兒潮」將是第三波生出來的第四波「嬰兒潮」,進入勞動年齡要在20年以後了,因此,這一步是否能搶佔先機,對未來影響深遠。

我是李奇霖,歡迎加入我的見識圈「奇霖金融研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見聞 的精彩文章:

重上4600美元!比特幣收復中國強監管後失地
史無前例!法國擬禁止本土油氣勘探
美國天災不斷!西部山火蔓延 大西洋上又捲起三大颶風
史上最強颶風來襲 美國佛州如臨大敵
媒體稱Facebook考慮在上海設立辦事處 正尋找辦公場所

TAG: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