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度新農合開始徵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018年度新農合開始徵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018年度新農合開始徵收了,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現在的新農合也已經日趨完善,國家也在不斷提高對新農合的補貼,僅僅是最近三、四年時間就從最初的幾十元提高到了現在的280元。

針對繳費規範提高,許多農民有不同的情緒。有的農民認為,繳納新農合是給家人買了一個身體健康的穩妥,究竟身體是本錢。繳納新農合不光能夠享用報銷方針,並且也不耽誤因住院費或許治病費不行,耽誤最佳的醫治時機。

不過,有的農民覺得,有小病能夠用新農合,但許多大病也看欠好,繳不繳都一樣,聽其自然,如果再漲的話,就不想繳了。

部分省份將再次提高繳費標準

比如吉林省,2018年,統一城鄉居民個人繳費標準,新農合個人繳費標準提高到每年每人240元。特困供養和城鄉低保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度殘疾人、低收入家庭60歲以上老人和未成年人等困難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部分,由民政部門按照相關規定給予資金補助。

住院醫療最高報銷80%

普通門診統籌,城鄉居民醫保不設立個人賬戶,依託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定點醫療機構開展普通門診統籌。統籌基金在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分別支付50%、60%,並設最高支付限額。

門診慢性病統籌。原則上在二級及二級以下定點醫院機構開展門診慢性病統籌,具體定點醫療機構範圍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通過協商簽訂協議方式確定。門診慢性病補償比例為60%,統籌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為6,500元。

回顧:2017年新農合

2017年新農合征繳工作,個人參合費用從120元提高至150元,但報銷比例也將進一步提高。「2017年度按病種報銷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大病保險的比例也將提高。」

一年一度的新農合開始徵收了,這幾點需要注意:

1、交費日期截至到12月31日,享受待遇日期是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2、參保繳費標準是每人150元。

3、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農村五保、重點優撫對象、持證殘疾人、年齡在70周歲以上的老人不用繳納,由財政統一負擔,足額代繳。

4、新出生兒出生後6個月內繳納的,從出生之日享受待遇。出生後6個月繳納的,不但要全額繳納,而且待遇需從系統認定繳納日期起30日後至12月31日。

繳費標準:180元/人/年,不再區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建檔立卡貧困戶按有關政策執行。(按現下農村家庭人員來算的話,一般,老人四位,中壯年人兩位,放開二胎政策後,未成年人兩位,也就是8位,一人180元,也就是光醫保費用就是1,440元)

新農合調整了農村的大病保險比例,2018年開始,大病的起報標準調整,並且開始實行階梯報銷。如果農民看病花銷超過了1.2萬元但是低於3萬元的,報銷比例為55%,實際花銷大於3萬元又低於或者等於10萬元的,報銷比例為65%,農民實際花銷超過10萬元的,報銷比例直接高達75%。

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居民在一級、二級、三級定點機構住院,需遵循逐級遞增起付標準和逐級遞減報銷比例。

(2)實行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逐級轉診制度,遵循「先縣內、後市內、再市外」原則。而且需要備案,如果不備案,可能會降低報銷比例。

農民需要注意的是,新農合是一年收取一次的,不少地區都開始繳納了,農民也要留意相關的信息,一旦錯過了繳納時間,2018年的新農合就不能享有了。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新農合的實用性,也在不斷的優化新農合的報銷比例和報銷範圍,相信未來農民能享受到更大的好處。

逐步提高新農合統籌資金最高支付限額,提高門診和住院醫藥費用報銷比例,切實減輕群眾看病就醫經濟負擔,使群眾病有所醫,同時,各地要針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制定落實取消住院起付線、提高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補償比例、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等特殊傾斜政策,全力助推健康扶貧。

回復提醒

回復:聽課,查看《社員大學成立,兩周一期免費微信課

回復:1,查看《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填表時一定要注意這些

回復:2,查看《在這些情況下政府可能收回你的宅基地

回復:3,查看《農村土地確權,遇到這些情況該怎麼辦?

回復:4,查看《2017年玉米市場將何去何從

回復:5,查看《2017年要怎樣才能拿到農業補貼?必收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員網資訊 的精彩文章:

TAG:社員網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