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撥法分指撥和肘撥,動作要領各不同

撥法分指撥和肘撥,動作要領各不同

本文為《跟我學推拿》第一季第29期,感謝您的支持與分享!每天學一點,健康生活常相伴!

小編導讀

用指、掌或肢體其他部位垂直按壓或對稱擠壓受術部位的手法,稱為擠壓類手法。包括按法、點法、捏法、拿法、搓法、捻法和撥法等。可分為垂直用力和對稱性用力兩部分。垂直用力時作用力自肌表緩緩透達體內,可深達臟腑,以按法為代表手法;對稱性用力時刺激深透而柔和,以拿法為代表手法。今天給大家介紹撥法。

用手指等部位按壓並做橫向撥動肌筋的手法,稱為撥法,又名彈撥法。

【術式】

1. 指撥法

術者用拇指或示、中指任一指端著力於肌腹或肌腱部位,下壓至有酸脹感時,做與肌纖維(或韌帶)垂直的橫向撥動,狀若彈撥琴弦。如用示、中、環三指指端著力,稱為三指撥法。

(拇指撥法)

(三指撥法)

2.肘撥法

術者用前臂上段靠近肘尖部位著力於受術部位的肌筋,用力下壓至一定深度,待有酸脹感時,以肩部發力,做與肌纖維(或韌帶)垂直的橫向撥動。

【要領】

1.撥法的方向、角度應與局部肌肉的肌纖維走行方向垂直。

2.撥動時指下應有在肌腹或肌腱上滑過的彈撥感,不宜在表皮摩擦。

3.撥法可以單向撥動,也可來回雙向撥動。

4.可定點撥動,也可沿著經筋等局部組織的長軸方向邊彈撥邊移動。

5.撥法用力要輕重得當,以受術者能夠忍受為度。

6.有節奏技巧的撥法,有助於緩解操作帶來的疼痛。

7.需要增加施術壓力時,可疊指操作。

【應用】

撥法的刺激力度較強,常在壓痛點或指下觸及「筋結」感的部位應用。此法具有解痙止痛、剝離粘連、消散結聚、疏理肌筋的功效。主要適用於頸、肩、背、腰、臀、四肢等部位的肌肉、肌腱、韌帶、痛性筋索等生理、病理性條索狀組織。多用於治療頸椎病、落枕、肩關節周圍炎、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軟組織損害引起的肌肉痙攣、疼痛等症。常用的撥法操作如撥項部、撥豎脊肌、撥委中、撥肩胛提肌肩胛骨附著點、撥前臂伸肌群、撥陽陵泉、撥跟腱等。

撥法也常用作診斷手法。通過不同力度、角度撥動受術部位肌肉肌腱,體會指下的感覺,以判斷正常組織與疲勞、變性組織的不同,如有捻發感、剝離感,或觸及條索狀物或結節狀物則可判斷為病態,同時結合受術者的酸脹、疼痛感覺和身體狀況做出綜合判斷。則可判斷為病態,同時結合受術者的酸脹、疼痛感覺和身體狀況做出綜合診斷。

擠壓類手法中的撥法您學會了嗎?請在留言處留下您的理解,我們會給每一期都積極回答的小夥伴一份健康獎品!記得積极參与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白露茫茫,養生更忙
石榴效果堪比偉哥?
祛風除濕話史國公藥酒
一款「減腹茶」,告別大肚子
腰肌勞損是可以恢復的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