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牛蛙之殤,誰之殤?

牛蛙之殤,誰之殤?

近日,上海一位68歲的退休老教授寫了一篇文章:牛蛙之殤!

該文向當今年教育現狀發出了吶喊,引發了共鳴,很快就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老教授在文中寫道:(六歲的外孫)患上了抽動症,全名叫「小兒抽動穢語綜合症」,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疾病,雖不嚴重,卻很難治癒。這次去複查,孩子沒有明顯好轉,依然不由自主地挑眉毛、眨眼、亂蹬腿。醫生說只能從心理著手,開點葯便讓回了。

作為家長,我們在過去的教育中,總告訴他不要亂動,要乖乖的坐好寫字、看書……現在他這樣的抽動,豈不是潛意識裡的反抗?

從文中可看出,一位六歲的幼兒,患上了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病。原因是:作為家長,在孩子三到六歲的成長過程中,總告訴孩子不要動,要乖乖的寫字、看書……

老教授寫文吶喊:牛蛙之殤!

然而,刷過屏讀過該文的人可曾反思過:牛蛙之殤,誰之殤?

老教授在文中寫道:在上海有個不成文的說法: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辦小學,是牛蛙,若沒考上,是青蛙。為了備戰「幼升小」,往往從3歲開始,就被家長打雞血,以便贏得這場「牛蛙戰爭」。

這四大民辦小學,就像上海灘時期的四大家族,處於金字塔頂端,是所有家庭擠破頭的地方。

上海人口二千四百餘萬,西安人口只有八百餘萬,占上海人口的三分之一。可以說,西安基礎教育競爭的激烈程度,不亞於上海。但是,我在西安從事教育二十多年,從沒聽過西安幼升小時所有家庭都要擠破頭的非某四所小學不可。當然,在西安能叫出名的知名小學也是少數,但絕不只是四所,至少也應該有二十多所。

西安八百萬人口,每個年級小學人數大概是十萬,那麼,上海兩千四百萬人口,每屆小學生人數應該在三十萬左右,老教授所稱的四所知名小學,能招多少學生?5000?沒有吧。那麼,還有29.5萬的孩子就不成長了?

我不相信,全上海幾十萬幼升小家庭,都是象老教授所說的「擠破頭的想進這四所小學,」

西安有小學一千餘所,若按人口比例,上海也許有三千餘所小學。

不說三千餘所中的前四十,就算是一千所小學中的前四十所,不可以選擇嗎?為什麼擠破頭的不顧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要擠前四所?

如果老教授一家盯的不是前四所,而是前四十所,這個孩子就沒有那麼可憐,這個家庭也就不會有那麼痛苦!

可以說,是老教授家庭的錯誤選擇,才導致了孩子成長的可悲!

老教授在文中寫道:孩子的媽媽,我女兒,公務員幹了十多年。希望外孫按照著名民辦小學——著名民辦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華北大交大復旦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式路線成長,也是她在孩子剛3歲時,便開始了「牛蛙模式」的計劃,率先狠下心來讓孩子放下口裡的咿咿呀呀,而步入各種培訓機構開始念起ABC

老教授為什麼先強調自己女兒公務員幹了十多年,彰顯優越性?可是,孩子的成長和公務員身份有多大關係?再說了,一位幹了十多年的公務員,就一定高人一等,就一定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遠見卓識?可以說,一開始,這個媽媽就錯了。她沒有以自家孩子的成長規律陪伴孩子,而是自以為是的給孩子設計了一條想出名的名牌學校成長路線。

孩子媽媽讓一位幼童記住的第一個單詞,竟然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我能說一聲這樣的媽媽心理有問題嗎?

請問各位碩士博士家長,你是否能準確地說出這個詞的意思?請問母語是英語的家長,你讓孩子記住的第一個單詞是不是這樣的單詞?

最可怕的是,「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疾病,雖不嚴重,卻很難治癒」,家長已經知道孩子的成長已經出現問題,家庭成員研究的還是怎麼讓娃上好學校的問題。難道,就是因為「雖不嚴重」?

老教授在文中寫道:孩子爸,我女婿,中學起就在國外生活讀書,算個海歸。關於孩子的教育,他沒有我女兒那麼激進,卻也不怎麼太管細節。起初他對「牛蛙模式」的教育心裡存疑,但也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法和說服妻子的理由,所以也不置可否默許了這種「操作」。

我本人,之前在科學院研究院擔任教授,退休後唯一一件工作就是陪外孫成長。因像我們這樣家庭,第三代能否成才,決定著我們這一輩或者我女婿女兒這一輩,我們所奮鬥來的社會地位與資源階層,能否得到很好的傳承。很不幸,基於這樣的考慮,在外孫的教育問題上,我選擇站在女兒這一邊。

老教授稱:女婿,中學起就在國外生活讀書,算個海歸。這樣寫,應該還是想襯托當今教育之殤。好處是,孩子的父親對孩子的成長還能有相對正確的認識,沒有娃媽那麼激進。但是,最終還是屈從於妻子,認可了對孩子的「操作」。

是的,老教授寫的是「操作」,高知家庭從爺輩到父輩都是對一個三歲幼童進行「操作」,這是誰的錯?

老教授本人,教授,立足於「所奮鬥來的社會地位與資源階層,能否得到很好的傳承」,卻忘了他還是個幼童,選擇站在女兒這一邊,這與文盲總想渴望一夜暴富有什麼不同?遺憾了老教授的一生才學,雖沒有研究過幼童的成長規律,可是,「拔苗助長」的成語就沒學過?

如果說,一個文盲家庭有著過份的「望子成龍」之心還能讓人理解,但是,一個高知家庭卻要違背孩子成長規律而拔苗助長,這是家長的可悲,更是孩子的可悲!

老教授在文中寫道:比如眾所周知的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有極其深厚的家學背景: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自不必說,林徽因的父親曾在民國時期擔任過政治部部長、北京國務院參事、司法總長等要職,還創辦過學校。

老教授看到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才學和家庭背景,但是,老教授研究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成長嗎?

我怎麼想說:和梁思成、林徽因比成長,是不是有些傻了?就象我非要拿我孩子和教授、海歸、公務員家庭的孩子比成長一樣,我不是分明在犯傻?

老教授也說,梁啟超自不必說。那我也就只說說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晚清秀才,他棄舉業在家苦學英文、日文,他的父親林孝恂為他請了兩位「洋老師」,一位是加拿大籍,另一位是日本籍。1902年赴日留學,入早稻田大學學習研究政治、經濟,1909年歸國。

不說林長民歸國後當過部長這樣的的社會身份、地位。就他的成長軌跡,在一百二十多年後的今天,能有多少家庭可比?能給兒子請來兩位洋老師,在那個閉關鎖國上百年的年代,林徽因的爺爺就不是等閑之輩,不是他的高知身份,而是他的遠見卓識。

梁啟超,為孩子講解國學源流,將自己的學識和感悟潤澤在兒孫身上,言傳身教,悉心培養。他給孩子們請了家教以學習數理化,他甚至還在家裡建了一個實驗室,讓孩子們在遇到想不通的理化問題時,自己動手做實驗,加強理解。梁啟超曾跟孩子說「凡做學問總要慢火燉、猛火熬」。

而老教授一家,送給一位幼童的也許只是猛火熬了。

不說家庭背景,就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能和梁啟超、林孝恂比嗎?

一門三院士,那不是總是試圖和別人比成長比出來的。

老教授在文中寫道:就連現在很火的年輕人高曉松,都有一群搞科研、畢業清華的親戚。這就是社會精英階層的傳承總規律。

是的,高曉松有著一群搞科研、畢業清華的親戚。但是,高曉松成長在那樣的家庭里,在中國有多少人能和他比成長。高曉松的爺爺是中科院院士,曾任清華大學校長,外爺是中科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深圳大學的創辦者。爸爸是清華大學教授,媽媽是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的學生。

老教授退休前所在的研究所里教授一定很多,但是,院士能有幾個?兩院院士又能有幾個?自建國以來,校長很多,但是,大學校長又能有多少?清華大學的校長又能有幾個?

高曉松考上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上大三時從清華大學退學去搞音樂,也許只有這樣的家庭才允許孩子可以任性,只有這樣的家庭成長出來的孩子才可以這樣任性。

老教授的家庭會允許自己的孫子從清華退學去玩音樂嗎?

別人的家庭沒法比,就不要去比別人的家庭。從自已的家庭實際出發,從孩子自身的成長出發,走自己家庭教育的路,去傳承自己的家庭精英階層。

社會精英傳承之路,也有傳承的程度和節奏。一個教授家庭,也是一個普通人的家庭,不說上海,就是在西安,教授這種級別的高知家庭,也許有數十萬之多。只不過比普通老百姓稍優越些而已,還優越不到自感優越到與眾不同的程度。若要讓孩子和梁思成、林徽因、高曉松比成長,可以是理想,卻不是現實!

老教授在文中寫道:我搞了一輩子研究,做了一輩子學術,我不迷戀權貴,也不迷戀錢財,但有一點是我所始終秉持不棄的,那就是家學。

是的,只有家學,才是孩子優秀的根源,家學是指家族世代相傳之學,是以血緣家庭為單位的全部文化、技能及價值體系。

家學,是梁啟超那樣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成長過程中「慢火燉、猛火熬」的成長啟發。

然而,可悲的是,老教授的家學,就是為了上四大名小學,按照著名民辦小學——著名民辦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華北大交大復旦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式路線成長,不但要「名」,而且要「著名」,不但要優秀,而且要「牛蛙」式的頂端優秀,這就是「家學」?

「在孩子剛3歲時,便開始了「牛蛙模式」的計劃,率先狠下心來讓孩子放下口裡的咿咿呀呀,而步入各種培訓機構開始念起ABC。」已經背離了家而盲從於社會大潮,這就是家學?

老教授在文中寫道:最令孩子他媽崩潰的是,鄰居家的孩子幾乎和我們一起開始「牛蛙戰爭」的,他們家的孩子順利進入了「四大家族」其中之一。我女兒當即提出找關係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等明年再考一次。

中國式攀比往往不來自階級,而來自街坊鄰居。我們家一直都要比他們家優越,這次反倒讓他們壓了一頭,受到了嘲諷與看不起,這個氣讓我們難以下咽。

這才是可悲的根源,我家比他家優越,反倒讓他們壓了一頭,這個氣讓我們難以下咽!

這,與農民蓋房時總想高過鄰居家的房屋以壓住鄰居有什麼不同?高知家庭的認識水平也比農民高不到那裡!

高知,沒能拓寬視野,增加認識,沒能學習孩子的成長規律,沒有培養孩子的遠見卓識,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樣陪伴「已經出了問題的孩子」恢復健康,而是以「這個氣讓我們難以下咽」這種武夫「不報此仇誓不為人」的氣量,能把孩子帶向那裡?

老教授在文中寫道:終於有一天,孩子他爸一反常態的叫他媽和我一起開會,還特地把孩子的爺爺奶奶從老家叫到了家裡,5個人一起商討一件大事——辦投資移民,過兩年讓孩子她媽陪孩子去國外念書。

爺輩和父輩五人,開了2個多小時的家庭會議,來決定一個六歲孩子的命運。方案就是:國內的學校不能再上,去國外念書。

難道,那些沒上四大名小學的二十多萬孩子,就沒法成長了,就考不了北大清華復旦了?就不會優秀了?

讓如此小的孩子去國外讀書,就能實現家長「北大清華復旦海外常青藤」的理想?

孩子的成長是否能達到這個家庭的希望還留有懸念,但是,如果家長沒有改變「讓鄰居壓住,這個氣就難以下咽」的育兒心理,這個孩子無論走到那裡都會出更大的問題。

「孩子爸爸中學就在海外生活讀書」,是挺自豪,然而,也沒見孩子爸爸能成長出「梁啟超、林長民」那樣的成就,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就算是優秀也是普通人中的優秀,為什麼非要以「高曉松」為目標,接受普通人中的優秀,不可以嗎?

也許,只有去國外念書,才可以壓倒鄰居!

老教授在文中寫道:我心存慚愧我一直強調家學,但唯獨又違背了家學。家學是用來營造環境,而不是環「競」。童年之所以可貴,並非在這個時間學會最好的東西,而是讓最好的東西能延長時間。家長的職責理應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去做三四月的事,等到八九月份自有答案。

李斯曾講,糧倉里的老鼠不怕人,但茅廁里的老鼠怕人,所以出身並不重要,你究竟處在什麼樣的環境和地位最重要。

現在回頭看,過去這三年我們作為家長的混賬之處,是做著把孩子從糧倉送向茅廁的愚蠢之舉!

所謂的家學,就是讓下一代,比我們更能接近真實的自己。我們所積累的所有財富與資源,並不是要全部交給他,而是讓他在這一切的對照之中,比我們能更快的洞察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虛擲時光與人生。

在三年的跟風之後,在孩子精神出現問題之後,老教授作了反思,這才是「教育之殤」的反思,忘了家學的本質,忘了他還只是個孩子。然而,痛定之後,波瀾退去,也許會一切照舊。

在讀過《牛蛙之殤》之後罵過之後,更多的家庭繼續前赴後繼,忘了他還只是一個孩子,家長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名校,名校,名校……

十一

老教授在文中寫道:從家長體重看家庭的自律能力!簡直荒謬,愚昧!這和奴隸社會中奴隸主挑選奴隸的方法有什麼不同?肚子大一點就證明這個家庭沒有自律能力了?就算是,然後這個6歲的孩子未來就沒有前途了?

我外孫在面試一所小學時竟然遇到這麼一道題,這個題是什麼呢——說說唐宋八大家都有誰?如果我在現場,我真想問問那個大概30歲左右的考官,敢問要不是因為出這道題,你能說出唐宋八大家都有誰嗎?

是的,當今教育是有問題,而且問題很大、很多,越是大城市問題越嚴重。就如老教授在上文中寫的這樣。

以如此方式考查幼升小的學生,簡直就是混蛋。

然而,如果小學只招五百名學生,卻湧來了一萬名報名者,讓學校怎麼挑選?

如果是我,首先會PASS掉這種變態的學校,而不是等著讓它PASS我的孩子,我為孩子選擇前四十名左右的學校,不可以嗎?

如果家長都能冷靜,不讓學校牽著鼻子走,那麼,就不會出現這種變態的招生方式!

十二

好吧,說說我:我從中專一路考到西安交大博士,娃媽從中專一路考到陝師大的碩士,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賴個高知家庭?

就有家長給我留言了:劉老師,你擁有最好的資源,你當然不擔心孩子上不了好學校!

是的,我擁有最好的資源,我娃當年幼升小,西安任意一所小學我都能上。我家離某著名小學只有步行不到五分鐘的路程,而且,有朋友給我說:劉老師,讓娃上不?一個電話就解決了。

然而,很慚愧,我擁有最好的資源,我卻捨近求遠,選擇了騎車還要走十多分鐘的民工都不願讓娃上的城中村公辦小學,在西安別說是能排進前四名,前四十名也排不進,前一百名也排不進!

十三

又有家長給我留言了:劉老師,你為什麼不讓娃上名小學?

為什麼?

我不希望我娃患上「小兒抽動穢語綜合症」,僅管這種可能性也許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但是,落在誰家娃頭上那就是這個娃的百分之百,我不想嘗試;

我沒有給我娃設計一條「清華北大交大復旦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式路線成長」路線,我娃就是一個普通娃,我就給他選擇普通娃的成長;

我只是個普通的家庭,我沒想到過讓我娃和「梁思成、林徽因、梁曉松」比成長;

我讓我娃在一所普通小學裡成長優秀,不可以嗎?

我不想過「一面擠破頭的想擠名校又一面罵著教育問題」的生活方式,不可以嗎?

在為孩子挑選名校方面,很慚愧,無法和絕大多數家長比。但是,我可以和絕大多數家長比陪伴孩子。

我是作課外培訓的,孩子周內上學,我空閑。孩子過周未時,我最忙,只能把孩子扔給小姨照顧。

然而,我還是敢向所有的父親叫板:誰敢和我比陪伴孩子成長?文後留個言,交流下!

我只陪伴孩子的成長,我不為孩子設計人生,就算是孩子將來在路邊有一個修自行車的攤位,我也是站在傍邊為孩子喝彩的爸爸,不可以?

當然,如果孩子能走進哈佛,我為什麼不培養不喝彩呢?我家孩子來上什麼學,和鄰居家孩子上什麼學有什麼關係?

十四

孩子的成長,是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共同作用中前行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存在問題,在那裡都存在問題,你所羨慕的美國的基礎教育,就沒有問題嗎?性開放、吸毒、帶槍,是不是也能接受這樣的教育方式?

大國教育,沒有不存在問題的。家庭教育的作用就是揚學校教育的長,避學校教育的短,而不是在短上再截短。

當今教育是有問題,但不能總是把家庭的問題都統統傾倒給學校!

《牛蛙之殤》,也許,只是促進了百姓對教育的抱怨,加深了教育恐慌!

十五

有人會說:全西安的家長小升初時都想讓孩子擠五大名校!

告訴你,錯了。如果說部分家長,還可以。但是,如果說全西安,那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圈子。

在我從事小升初培訓的這近二十年里,每年我帶的學生中,都有考上最牛校後又放棄然後選擇離家近的二類學校的,也有本來有能考入名校的潛力但主動放棄報考然後選擇二類的。

西安每級學生有十萬左右,但是,過去的六屆小升初綜測考試,報名總人數也就四萬五千人左右,也就是說,還有一多半的家長就沒讓孩子報名,那就是沒學奧數了。而且,在報名二十多所中學的這四萬五千學生里,報考五大名校的大概也就只有三萬人左右,這裡邊還有一部分是從外地來考試的學生。從總人數上來說,報考五大名校的,只是少部分,而不是全部。

在小升初大批量的選拔生源之後,五大名校在中考時把自己培養了三年的學生中淘汰百分之七十左右,然後又從二類學校選進百分之二三十的高一新生。

小升初進名校就是中考進名校的必然嗎?

鞋是否好,讓腳說話,而不是讓別人的眼睛和嘴巴說話。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而不是總想去追求屬於別人的名校!

有些孩子的問題,其實就是家長恐慌心理的一種強加!

十五

家庭是否高知,就一定決定孩子成長是否優秀嗎?

澎湃新聞對2017高考狀元的父母知識層次做過調研統計:

父親文化程度在專科及其以下的佔52.5%,

母親文化程度在專科及其以上的佔55%。

父親文化程度在本科及其以上的佔47.5%,

母親文化程度在本科及其以上的佔45%。

如果把碩士就看作高知,那麼,

父母為碩士的只佔10%,

父親為博士及博士後的為0,

母親為博士的只佔2.5%

高知遠比不過低知!

在當今社會,高中以下也許就該算是文盲了。但是,從表中可以看出:

父親是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佔32%

母親是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佔27.5%

只統計了狀元,有些偏頗。

但是,也能反映一些問題:高知家庭,如果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正確的認識,父母的高知就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推進劑。

但是,往往是高知,往往會自以為是,往往會固執,往往會希望值過高,高知運用不當,就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絆腳石,甚至會製造出問題兒童!

高知,如果只是自以為是的高知,對於孩子的成長規律,其實連幼兒園阿姨的水平都不如!

孩子的健康順利成長,和是不是高知並沒有關係,還有那位家長比李天一的父親更高知?還有多少孩子所上的學校比李天一更牛掰?

孩子的健康順利成長,和家長的認識水平有關係。當然,只要不固執,高知比別人更容易學習和接受好理念,更容易學習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的教育方法,更容易引導孩子的成長。

十五

我是做小升初培訓的,我一直發文告誡家長:

最牛校未必需要選擇,但最差校一定要拋棄,在西安排名前十五左右的學校,都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這裡說的前十五並不是前十五所學校,而是前十五個等級,有些學校是可以歸為同一個等級的,比如說工高鐵這三所學校,就可以歸為第一梯隊。)

但是,適合不適合的,都想擠牛校,甚至考上了交大甚至師大免費班也要放棄,痛苦地帶著孩子痛苦地去擠工大,誰之殤?

我一直發文在向家長解釋:若想考西安五大名校,不要太早的學奧數,四年級之後就可以。在此之前,把學校的知識學好學雜實就可以了,只要學校的知識能學的很好,四五年級之後,在奧數課堂上一引,就上路了。

但是,總有家長帶著學校數學都沒學好的孩子,四處尋找奧數班;總是有家長讓二年級的孩子上奧數班,甚至還有很多家長給一年級的孩子尋找奧數班,幼兒園的家長也在找奧數班了,誰之殤?

我一直發文強調:給娃報一個奧數班,把知識吃透消化好,就可以了。但是,總是有大批的家長報兩個班,甚至報三個班,誰之殤?

誰之殤?

我娃應該是牛蛙,我家比他家優越,怎能讓他家壓過我家,此為殤!

十六

名校誘引、課外班推波助瀾、家長烈火添柴、政府不作為,是大城市基礎教育問題的原因所在,但,這只是表象,不是根源!

而且,一些自身存在問題的家長,至少起到了吹風點火的作用!

牛蛙之殤,誰之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瀟老師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TAG:劉瀟老師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