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不懂這些英文縮略語,在外企再努力也白搭!

看不懂這些英文縮略語,在外企再努力也白搭!

Jennifer畢業三年了,但因為學校不好,所以她當初她進了一家小公司。所幸Jennifer非常拼,去年終於跳到了一家500強外企。然而剛進入新公司,一直信奉「只要非常努力,就能看起來毫不費力」的Jennifer傻眼了。

boss交給了她一個項目,說:「今天下班前把方案email我,CC一下Grace.」

Email她懂,但"CC"是什麼意思呢?

boss走後,她的新搭檔Grace回過頭做了個鬼臉:「看來今天又要OT了。晚上一起吃飯哦!」

Jennifer又懵了,「OT」又是什麼鬼?

「下午5點總部緊急con-call,請全員參加。」

call是打電話,但con-call是什麼?

「我echo一下剛剛Jennifer說的那一點,我也覺得blablabla……」

她想問echo什麼意思,又怕同事看輕自己。

她只好悄悄打開手機上的詞典。

就這樣,Jennifer總是被同事們的混裝英文牽著鼻子走,每天加班到最後一個。她可真是諷刺地做到了即使非常努力,看上去還特別費力。她感覺自己再怎麼努力,也無法真正融入這個新圈子。

年底的bonus也沒有她的份兒。

幸運的是,她的boss還是很nice的一個人。送給了她一本書《你從未真正拼過》,讓她先重點把自己的溝通能力提高一下。

Jennifer看到書名,心想難道boss是暗示自己努力還不夠?還是方法不對?

於是她下班後什麼都不做,花一星期的時間把書的每一頁都看完了。她反思自己工作中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溝通,就是語言。

她決定利用一個周末的時間拿下外企的日常英文。下面是她的筆記:

外企常用縮略語

一. 郵件中:

1.CC:carbon copy 抄送

2.FW:forward 轉發

3.Re:reply 回復

4. FYI:for your information 供參考

5. FYR:for your reference 供參考

6. BTW:by the way 順便問下,順便提下

7. P.S:postscript 補充說明

8. ASAP:as soon as possible 儘快

9. RSVP:法語Répondez s il vous plait, 請回復

10. EOD:end of the day 下班前,比如說EOD Thursday,就是周四下班前

11. TBD, TBC:to be determined/decided/confirmed 待定,比如會議室TBD,就是說會議室還待定的意思

12. OT:overtime 加班

13. N/A:not applicable 表格中有時候不允許空值的話可以填這個

14. Loop in / drop:比如有封郵件,Grace覺得和誰誰相關,就回復全部,加上loop in 誰誰,相當於@一樣,drop的話也是覺得誰誰無關,就回復全部說drop誰誰,把那個人移除郵件會話。

15. AFAIK:as far as I know, 據我所知。

16. BR:best regards, 祝好。

17. On annual leave/ business trip:休年假,出差時往往也發封郵件給相關的同事告知。

18. OOTO:out of the office, 外出不在辦公室。

二. 會議中:

1. 1:1:念作one on one,指的是一對一開會,有時口語也會隨口說one one。

2. BS:brainstorming, 腦力激蕩,大家腦洞大開發散思維討論。

3. Q&A:question and ask, 提問環節,一般做完presentation會留出時間做這個部分。

4.con-call:conferencecall 電話會議

5. Memo:備忘錄,會議記錄。

三. 職銜術語:

1.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 首席執行官

2. COO:Chief Operations Officer 首席運營官

3. 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 首席財務官

4.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首席信息官

5. 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首席技術官

6. President:總裁

7. VP:Vice President 副總裁

8. FVP:First Vice President 第一副總裁

9. AVP:Assistant Vice President 副總裁助理

10. HRD:Human Resource Director 人力資源總監

11. OD:Operations Director 運營總監

12. MD:Marketing Director 市場總監

五. 業務術語:

1. ROI:Return On Investment, 投資回報率,比如說這個項目的ROI低啊,所以優先順序比較低之類。

2.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標準操作流程,比如一件事情完全

3.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戶關係管理。

4. EDM:Email Direct Marketing, 電子郵件營銷。

5. 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常被問到的問題,一般新項目介紹最後會放一個FAQ文檔,用於解答一般疑惑。

8. OP:Operation,運營。

9. QA:Quality Assurance, 測試、檢測。

10. YOY:year over year, 年環比,比如說我們這個年環比增長40%,就可以說40% YOY.

11.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績效。

外企常用表達

一、會議相關

1. Keep it to yourself:比如boss只告訴了你一個的信息,就會告訴你說,Jennifer你自己知道就好了,就不要和別人講了。

2. Between us:和上一條類似,只有我們兩個人知道就好啦。

3. Within the room:開會時鼓勵大家暢所欲言不要顧忌,就說今天討論的都在這個屋子裡,出了這個門就都不要說了,就忘記好了。

4. Keep it confidential:重要的材料或者會議的話,主持人都會提醒,這是公司內部機密,要注意保密之類的話。

5. Compliance:有時候會說要注意compliance方面的問題哦,就是指處理工作要合規,不要做不合規矩的事情。

6. Echo:比如會議上哪個同事發表了觀點,Jennifer就說我回應一下他的話,對他說的做一點補充,就可以說,我echo一下剛才他提到的那條,我也覺得blablabla.

7. Remote:遠程開會或辦公。

8. Keep you informed/updated:有新的消息會隨時通知大家。

9. Orientation:情況大致介紹。

10. Standup meeting:非正式的短會,比如說三兩個人站在過道中間討論一下事情,老外喜歡這樣干。

二、溝通相關

1. Candidate:討論某個項目的候選人。

2. Owner:指某個項目的負責人,比如boss問,哪個項目誰負責的啊,就可能會說這個項目owner是誰?你可以回答這個項目是我own的。

3. Direct report:直線彙報,指的是頂頭上司或者直線下屬這一條直線。

4. Line manager:直線經理,指的是直接彙報給誰。

5. People manager:指實際帶人的經理,而不是聽上去職位頭銜是經理但是不一定帶人的,比如「產品經理」、「項目經理」等。

6. Operator/receptionist:前台/接線員

7. Backup:項目的備選負責人啦,休假時找個替你的同事啦之類。

8. Band / level:通常用來指職級,在這個公司的職位級別,比如幾級員工啦。

9. Background check:入職前做的盡職調查。

10. Onboard:入職。

11. Peer:同級別的同事。

12. Broadcast:外企發通知常用,比如「聽說了嗎?broadcast說了,食堂要漲價了,原來15塊,現在35塊了!」

13. Team:一般指所屬部門或小組,比如開會時別的部門的領導問:「你是哪個team的?」我就回答說:「我是Grace那個team的呀。」

14. Hangout:出去玩。

15. Lunch break:午間休息。

16. Stand treat:請客。「I stand treat this time.」這次我請客。

17. Go dutch:各付各賬,AA制。

18. Gettogether:聚一聚。

三、業務相關

1. Priority:優先順序,常常會聽到有人說這個項目優先順序不高。

2. Keep an eye on it:項目上線了可以和老闆說,總之我會盯著的啦,您放心吧。

3. Scope:指工作內容範圍,比如小A的工作scope變大了,就是範圍廣了。

4. Bandwidth:帶寬,這裡指精力,比如和老闆抱怨,老闆,你給我這麼多活,我的bandwidth不夠啊。攤手。

5. Point:你到底要講什麼?What』s your point?

6. Keep somebody posted:就某件關注的市項,讓人隨時知悉進展。

7. Promotion:晉級;推廣。

8.Bonus:獎金,分紅。

9. Handover:工作交接。

10. Sticker:便利貼。

11. Manuel:工作手冊,指南。

12. Expense:費用,出差要報銷的也是expense.

四、職銜相關

1. General Manager總經理

2. Customer Manager客戶經理

3. Senior Customer Manager高級客戶經理

4. Sales Manager銷售經理

5. Regional Sales Manager地區銷售經理

6. Merchandising Manager採購經理

7. Sales Assistant銷售助理

8. Wholesale Buyer批發採購員

9. Marketing Consultant市場顧問

10. Sales Representative銷售代表

11. Marketing Intern市場實習

12. Insurance Agent保險代理人

13. Assistant Personnel Officer人事助理

14. Compensation Manager薪酬經理

15. Employment Consultant招募顧問

16. Recruiter招聘人員

17. Training Specialist培訓專員

五、公司部門

1. Head Office總公司

2. Branch Office分公司

3.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人力資源部

4. General Accounting Department財務部

5. Sales Department銷售部

6.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國際部

7. Public Relations Department公共關係

8. Advertising Department廣告部

9. Planning Department企劃部

10. Product Development Department產品開發部

11.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R&D)研發部

研究完了這些外企日常英語,Jennifer頓時感覺豁然開朗!

周一再去公司的時候,同事們口中的loop in, sticker, BS聽起來都那麼的有親切感。偶爾有幾個想不起來的,Jennifer也能在自己的小筆記本中很快找到。

就這樣又過了一個月,Jennifer覺得自己終於真正成為了公司的一員,再也不是那個像傻逼一樣局外人了。OT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不混外企也應該知道的7句職場英語

?

在外企工作,英語成為一項無比關鍵的能力。掌握日常英文之外,最要緊是能讀懂字裡行間的微妙含義。

以下幾句在工作場合經常使用的地道英語,你知道它們的潛台詞是什麼嗎?

徐亦立,專欄作家,現任QAD人力資源總監。

1

With All Due Respect

恕我直言

直譯是「無意冒犯」的意思。和上級經理或者資深人士講話的時候,這句話能起到保護作用。

它的意思有兩個,一是我下來說的話可能會冒犯您,但我還是要說;二是我先打了埋伏,所以您不好意思跟我計較。比如:

With all due respect, Boss, Connie has very limited experience and lower than average intelligence, so she is not the proper candidate for Marketing Manager, even though she is your niece.

這說的是:「老闆,無意冒犯,康妮經驗有限,智商低下,無法擔任市場部經理,就算她是你侄女也不成。」

注意,如果康妮不是老闆的侄女,而是小三,千萬不要這麼說。

在印度出差,當地的首席財務官以他荷蘭人特有的直率,和他高級副總裁的身份,對我所在業務部門提出尖銳的批評。在我的印度和新加坡同事驚訝和難以置信的目光注視下,我沉著地以這句話開頭,為我們展開辯護。結果出人意料的好,荷蘭人之後和我單獨聊了十分鐘,還建議我考慮調去印度工作。

如果忘了在發表意見前說這句話,還有個補救的辦法,就是在說完後加上一句「no offense(無意冒犯)」 ,意境基本相同。

按照社交禮儀,對方聽到這句話,就算心裡不情願,也得回應「none taken(未曾介懷)」。

不過這段對答多少有些陳腐老套,更容易出現在《唐頓莊園》里的陰森大宅,或者《廣告狂人》里充分供應酒精的辦公室,在當今,除非是《緋聞女孩》里的上東區富二代聚會上。

2

Been There, Done That

這些我都見識過

直譯是「去過那地方,做過那件事」,引申含義是「這些我都見識過了」,文藝點說是「曾經滄海」,通俗點說是「老子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通常當下屬或者同事——有時是過於囂張的候選人——侃侃而談,唾沫橫飛時,這個短語可以有效地壓倒對方氣勢,或者我母親常說的:一丈水退去八尺。比如:

Your proposal is outstanding, and similar to the one I did 3 years ago. Been there, done that.

這是在告誡對方:「你的提案再好,也是我三年前就做過的了,給我閃一邊去。」

這個句子有時可以完全按字面意義來用。我朋友Angela最近加入一家中型公司,做人力資源總監。下屬里有位女士,言必稱她之前服務的公司體系多健全,實踐多完善。

巧合的是——對那位女士來說,不幸的是——Angela若干年前也在那裡工作過,對情況一清二楚。她耐心聽完對方講話——換作我,可能沒這個耐心——然後說「我也在那家公司干過」,於是她們間的人際動力學在「been there」之後,「done that」還沒說出之前,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我無法肯定,也無法否定,那位女士不久後的辭職與此有關。

3

Fine with Me

我沒問題呀

直譯是「我同意,我沒問題」。但在企業中,很多時候它是用於反諷的,表達的意思正好想法,接近「我不爽但也不在乎」「愛誰誰吧」,適用你不願意接受別人的觀點但又不想直接否定的場合,以主動的口氣表達,具備passive-aggressive美學。比如:

David s decision will push extra work and cost to my department, which is fine with me.

配合上適當的語氣和表情,所有人都會明白你說的其實是:「大衛的決定會讓我的部門產生額外的工作和成本。真以為我無所謂?」如果你的助理夠醒目,會在這時播放楊坤的同名歌曲。而大衛,說不定會改主意。

必須指出,這句話要起作用,對方需要具備一定的情商,能聽出你的弦外之音,所以要避免在工程師居多的技術或研發部門使用。

同時,還要指望對方有改變主意的可能,碰上過於強硬的老闆,或者特別喜歡占別人便宜的同事,效果都要大打折扣。

4

There Is A Silver of Truth in It

還是有點道理的

直譯是「此中有零星真相」,暗含的意思是對方的論點大部分都沒用處。我很喜歡以這個句子,來安慰那些說了半天廢話的人。比如:

While Andy s comment is full of gibberish and mumble, there is a sliver of truth in it, that we all have to eat.

這裡的意思是「雖然安迪說的都是些胡扯和嘟囔,令人費解,但有一點他說對了,人總要吃飯。」沒有了安迪這樣的人,會議可能會更高效,但一定會很無趣,我的優越感也會喪失殆盡。

當我還是某公司人力資源副總裁時,有個新加坡人Chong是業務發展副總裁,他腦筋脫線,經常詞不達意,口不擇言,不過他脾氣很好,其他人怎麼嘲弄他都不會生氣。

有次他又胡言亂語後,我及時指出Chong的話固然無稽,但a sliver of truth in it是有個稱職的業務發展部門負責人太重要了。眾人紛紛撫掌,連Chong自己也同意呢。

5

It s A No-Brainer

這還用說么

直譯是「不用想就知道」的意思,引申含義是「這問題太簡單了,連傻瓜都明白」。這句話的強大之處在於,你的論點無論正確與否,一下子變得有壓倒性的說服力,因為反對你的人要冒著被當成「傻瓜」的風險。而企業里的任何人,都最怕做傻瓜,即使不少人其實就是。

使用得當,你可以輕鬆地在會議中推進自己的議程。比如:

Shared service center should focus on the chain itself, instead of fixing on links in the chain. It s a no-brainer.

翻譯成中文是「共享服務中心要關注鏈條本身,而不僅僅是鏈條的結點。傻瓜都看得出來」。

不明白我的意思嗎?沒關係,我是瞎編的。重點是,誰也不會發表不同意見,尤其那些確實沒有商業常識的。

毫無疑問,在觀點裡加入大量雲山霧罩,晦澀難懂的辭彙,會讓no-brainer更無法抗拒。

6

I Have A Friend at the Zoo

我在…有人

直譯是「我有個朋友在動物園工作」,引申含義是「我的意見來自我的專業朋友」,這會讓你的觀點頓生一種權威性。在實際情況中,要根據具體話題,隨即應變調整你朋友的工作地點。比如:

The old strategy is not valid anymore because recent demographic development has already shifted the target client profile. I have a friend at the statistics bureau.

我向同事們指出:「舊的戰略已經行不通了,因為最近的人口發展已經改變了目標客戶的構成。我在統計局的朋友說的。」

用這句話時可以適度誇張,但不能太過分。被人揭露你的朋友不在統計局,而是水務局工作是很尷尬的,起碼你得有個在計生委的。

還有千萬記得,說這話前要搞清楚其餘在場人是否有比你更可靠的消息來源。如果有人配偶就在統計局工作,趕緊換個話題。

還可以用這句話來打斷偏題的討論。有一回我向管理團隊彙報,人力資源團隊通過在離職面談中取得的信息,成功查獲員工監守自盜的案件,就在大家紛紛了解詳情時,前面提到的Chong又插嘴了:那個提供證言的員工怎麼樣了?我沒好氣地說:我把他送去證人保護計划了,I have a friend at FBI.

7

It Is What It Is

就這樣吧

直譯是「事情本來如此」的意思,但在企業當中用,更多體現了「束手無策」的窘境,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無助。比如:

The client changed the deadline to today? Well, it is what it is.

這通抱怨是說:「客戶把最後期限提前到今天了?該死,但也沒辦法。」我們都聽過老生常談說企業中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頻繁的公司併購、部門重組、領導更替,都會讓人筋疲力盡,這時候,也就只有說一句it is what it is的份了。

某公司在杭州開人力資源年會,當時正好是新人力資源模式歷經兩年成型,全國各地同事齊聚一堂。

會議主題也很應景地列為:One Company, One Team, One Direction,翻譯成中文是「企業一體,團隊一心,方向一致」,在場人未必都同意這個標題,但大局已定,it is what it is. 放到今天,這個名字就不合用了,除非主辦者是英國男孩偶像團體One Direction的歌迷,打算邀請Niall、Zayn、Liam、Harry和Louis來現場演出。考慮到出席人力資源會議的已婚婦女居多,她們應該不會中意這樣的正太組合。

等等,我剛查了Facebook,One Direction的歌迷主體就是已婚婦女。我不明白為什麼,不過,it is what it is.

本文綜編自互聯網公開內容

著作權屬歸原作者,如侵權,聯繫即刪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蔡雷英語 的精彩文章:

經典英語電影台詞,送給成長道路上的你!
BBC紀錄片:Kingdom of Plants-《植物王國》1-3集
BBC紀錄片:Great Barrier Reef-《大堡礁》1-3集
教師節英文祝福語,提前收藏吧
BBC紀錄片:The Time Machine-《時間機器》

TAG:蔡雷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