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華為雲要在眾強林立的雲市場打開局面面臨困難

華為雲要在眾強林立的雲市場打開局面面臨困難

HUAWEI CONNECT 2017(華為全連接大會)上華為雲上升為與運營商BG、消費者BG、企業BG並列的四大業務之一,其似乎認為依靠自己的強勢投入將能實現如其他業務一樣在這一市場打開局面,不過現實卻未必如此樂觀。

據相關機構的數據指目前全球前兩大雲服務企業分別是亞馬遜和微軟。亞馬遜AWS經過十年的打造,被認為是全球雲伺服器的領導者和先行者,其擁有最為完備的雲服務產品和解決方案,在技術上擁有領先優勢。

微軟Azure早在多年前就以windows Azure在全球提供服務,再與其在企業市場佔據優勢的Office 365相結合更是擁有巨大的優勢,新CEO薩帝亞·納德拉上任後確立了「移動為先、云為先」的戰略,將雲服務確立為它的未來,更是推動雲服務迅速發展。

華為雲要取得發展自然是以國內市場為基礎,然而目前在國內市場居於領先地位的分別是阿里雲、騰訊雲,IDC去年上半年發布的數據顯示華為雲僅居於國內第九位,甚至落後於依託於小米發展起來的金山雲。

阿里雲是國內當之無愧的雲服務老大,其是亞洲最大的雲計算平台,市調機構IDC認為2016年其市場份額超過後十位之和,獲得了國內大量企業的採用,並開始走向海外市場為沃達豐、飛利浦、施耐德等海外知名企業提供服務。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大的電商,海量的數據為它提供了大量的數據資源,而它在全球的投資也為阿里雲走向海外市場提供支持。

騰訊與阿里巴巴是中國兩家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微信和QQ兩大社交軟體擁有以十億計算的用戶數,長期以來積累的大數據分析能力成為騰訊雲的重要優勢。由於這些積累,騰訊雲在基礎架構和海量信息處理方面擁有巨大優勢,產品性能更穩定、平台更有保障。近年來,騰訊雲也開始走向海外市場,為國內企業走向海外市場提供支撐。

相比起這兩家企業,華為在市場份額方面遠遠落後,在數據方面更是它巨大的弱點。華為還有一個問題在於它是在硬體起家,縱觀當前在全球居於前列的雲服務企業均為互聯網企業或軟體企業,華為與這些企業相比顯然不佔優勢。

有人也許會拿華為以往的成功來說事,只要它認定的目標基本都能實現,不過別忘記了其之前取得成功的三大業務均是以國內市場起家,而在國內市場面對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同樣擁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來說雲業務面對的競爭對手顯然較其三大業務所面對的對手都要強的多。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和企業業務以通信設備業務的巨額收入來支持,可是阿里巴巴和騰訊的資金實力絲毫不比華為弱!

當然華為雲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在它之前的金山雲依託於小米發展也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而華為手機業務在國內的規模比小米手機要大的多,華為企業業務打下的基礎也為華為雲加分更是小米所沒有的優勢,但是華為雲的路註定了無法如此前的智能手機業務和企業業務走的那麼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科技 的精彩文章:

天貓生鮮實現全國範圍內「朝發夕食」 發力產地倉布局
宣亞收購映客遭深交所問詢:需披露21億借款資金來源
夜探阿里4萬兵馬集結地 我們聽到看到了這些「秘密」
滴滴CEO程維與全球移動出行巨頭齊聚北京 建反Uber同盟?
小米通報一起損害公司利益舞弊案 涉案員工被捕

TAG:牛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