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子學說的網路世界連載】孔子眼中的「小康」社會

【孔子學說的網路世界連載】孔子眼中的「小康」社會

《孔子學說的網路世界》(連載之三十)

四、孔子眼中的「小康」社會

《禮記.禮運》: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從前,孔子曾作為來賓參與蜡祭,祭畢,孔子出來到宮門外的高台上散步,不禁感慨而嘆。孔子的感嘆,當是感嘆魯君的失禮。言堰在一旁問道:「老師為什麼嘆氣呢?」孔子說:「大道實行的時代,和夏商周三代傑出君主在位的時代,我沒有趕得上,而內心深懷嚮往。

《禮記.禮運》: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自夏、商、周三代以來,大道已經隱沒,天下成為一家姓所有,人們只管親愛自己的雙親,愛護自己的子女,財物生怕不歸自己所有,氣力則唯恐出於己身。天子、諸侯的寶座,時興父傳於子,兄傳於弟。內城外城加上護城河,這被當作防禦設施。把禮義作為根本大法,用以規範君臣的關係,強調父子的慈孝,和合兄弟的友愛,調理夫婦的和諧,以此設立制度,確立田地和住宅,表彰有勇有智的人,把功績記到自己的賬上。因此,勾心鬥角的事就隨之而生,兵戎相見的事也因此而起。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佼佼者。這六位君子,沒有一個不是把禮當作法寶,用禮來表彰正義,考察誠信,指明過錯,效法仁愛,講究禮讓,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規可循。如有不按禮辦事的,當官的要被撤職,民眾都把他看作禍害。這就是小康社會。」

孔子把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的社會看做「小康」,雖然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但他們能效法仁愛,講究禮讓,有功予以獎賞,有罪嚴厲懲處,伸張公平正義,促進國泰民安。也是面對現實一個值得讚頌的時代。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中葡混血23歲麥嘉欣奪澳門國際小姐,連素顏都相當清純
小鎮人物陳建富
有趣的四疊字,很多你聞所未聞
白露節氣|白露養生攻略
同學聚會散記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