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寒後的瘋狂:包下武夷山幾萬畝竹林,只為讓手藝回歸生活

心寒後的瘋狂:包下武夷山幾萬畝竹林,只為讓手藝回歸生活

GIF/57K

文茜曾說,「哪怕一無所有,光著腳,只要真誠專註於一些有價值的人與事,世界就不會在我們的面前倒塌。」

於是我們設立這樣一個欄目,將目光聚焦到那些有故事的人身上:他們大多守著一方小小的天地,做著自己心愛的小眾品牌——希望你們會喜歡。

下圖這個圓柱形的竹製品,已經很少有人能叫出來名字。

它叫「竹夫人」,是古人發明的清涼神器,類似於現在的抱枕,在炎炎夏季,人們睡覺時可以抱著它取涼。如今國內已經很少見,但韓劇里還能經常看到它的身影。

這樣一個竹製物件,卻是許多民間工藝的縮影——他們在國外受人喜愛,甚至能賣出天價,在國內卻默默無聞,幾乎絕跡。

拿過國際 IF 獎、紅點獎的設計師滄泠,對這些面臨失傳的竹製品卻有著深深的眷戀。

設計師滄泠

有一次,她去愛馬仕看展,看到一個茶壺,售價 22000 元。壺蓋上有一片竹編,是由手藝嫻熟的老編竹人編製而成,編這麼一片就要 15 天。她不禁唏噓:這手藝費時費力,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做了。

她記得,小時候庭院里有個小竹園,夏日傍晚時分,竹葉婆娑,一群小夥伴在竹園裡嬉笑追逐,伴著蟬鳴和竹搖椅吱呀的聲音,姥姥坐在上面搖著芭蕉扇乘涼,嘴裡念叨著:慢點,慢點。

竹,對許多和她一樣生長在南方的人們來說,是童年溫潤的回憶,是在水泥森林裡生活久了,僅存的一點關於土地的念想。揣著這點念想,做了 13 年工業設計的滄泠,一直想做一個不一樣的品牌,讓竹變成生活里「可看可用可親近」的物件。

滄泠與設計師們在討論產品細節

機會就這麼找上門來。全國排名第二的竹製加工廠、世界竹藤協會成員味家集團找到滄泠,告訴她,他們想用設計的力量,讓竹製品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雙方一拍即合,「橙舍」品牌就這樣登場,橙是陽光,代表活力,舍是家。

開干之前,滄泠帶著一幫設計師走遍了國內逾 30 家竹子工廠,拜訪了數位國家級的竹藝匠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嵊州,在當地一位大師的家中,雜亂地堆滿竹龍、竹籃和滿地的竹子半成品。大師蹲在家門口意興闌珊地說,竹子已經過時了,你們還找這個幹啥?問及手藝的秘訣,大師垂著眼說,我死了就沒了,反正也沒人願意學。之後再不肯多說一句。

巴厘島上的竹子學校

學校主人 John曾邀請橙舍團隊去參觀

而與之截然相反的境況是在「竹子之鄉」安吉的一個小村落里,經當地的一位村民介紹,滄泠找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代工廠,大門緊閉卻明顯作業繁忙。滄泠輾轉找到裡面的工人,想看看樣品,工人說,工廠不對外開放,專門生產在日料中盛放壽司和刺身的竹製器皿,出口到日本。

滄泠軟磨硬泡,最後工人反過來勸她:別說我不能給你,就是給你了,你也賣不出價格,除非你從日本把它們買回來再賣出去。

這兩次走訪,讓滄泠有些心寒,也讓她更加堅定。那些老手藝人,能憑一雙手編出兩米長的活靈活現的巨龍,卻無法用它們獲得年輕人的青睞,無法走進千家萬戶。她想到,這歸根結底是審美的脫節和實用性的缺失。

日本的竹器皿,有許多是「中國製造」

帶著這樣的思考,滄泠開始對竹進行全新的改造,她放棄常見的傳統竹編工藝,採用更為先進的現代工藝。她希望竹能夠像木材一樣,成為一種簡單的材料,回歸生活。

為精研每一棵竹子,滄泠還做出一個瘋狂的決定——在福建武夷山的國家 5A 級旅遊景區附近,包了上萬畝天然竹林!這個地區,冬短夏長,日照時間長、雨水充沛,適合竹子生長。

敢想敢幹的滄泠,很快就有了「戰績」。不到一年,她的團隊就與他們的作品一起,頻頻現身各大設計展。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一隻十分有「心機」的榻榻米茶几。

這隻圓潤有型的茶几,是用武夷山那片竹林中 3 至 5 年的天然優質楠竹製造。日常木料密度範圍是 0.4-0.75 g/cm3,橙舍楠竹密度可達到 1.49 g/cm3,承重能力比木材更好。

密實堅硬的竹材質地,經水熱碳化處理後,還能防蛀防蟲,經久耐用。這些被「造型」的竹材,拼接定型都採用天然的樹脂膠,不含甲醛。

一隻茶几配有 4 個坐墊,擺在陽台、飄窗,它就成了三兩好友小坐的茶桌。微微凸起的邊緣,既能防止茶水滴落弄濕地面,當坐墊放到茶几上,又能防止坐墊移動,讓茶几一秒變身成凳子。內側的中空設計,剛好可以收納坐墊,還可以取出坐墊放入書籍,成為一個小型的的移動書架。

提著就走,翻開蓋子就能取物

這隻茶几早在 2015 年就已經獲得中國紅星設計大獎,一上線就在短短一周之內銷售超百萬。滄泠和她的設計師們卻並不滿足,現在看起來簡單利落的茶几,已經經過 4 次升級。

老版茶几已經很驚艷,後來設計師們又加強了它的收納功能,在茶几中間加了隔層,方便收納茶壺、茶杯等小物件。

簡約版與儲物版茶几對照

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改進,每一次升級背後都是多次的畫草圖、校對和成樣。在滄泠的工作室里,擺滿了橙舍的草稿作品,每一款草稿從設計到製作小模型、打樣,都留下了設計師用心的痕迹。

用心的地方不止在設計,材料也同樣讓滄泠費盡心思,堅持環保的她,甚至開始尋找可以替代陶瓷的環保材料。國外只要有關於竹、竹材料的展覽,滄泠都不會錯過。

讓她感到安心的是,竹本身是一種很環保的材料。作為地球上生長最快的植物之一,竹的成材期只需 3 到 5 年,更快的甚至幾個月就可以。樹木則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且,竹材在砍伐後自然再生,無須補種,只要合理採伐,還能更好的促進竹資源再生。

生長很快的竹,是替代木材、減少森林砍伐的好材料

滄泠給橙舍大部分作品都用上了像木板、瓷器一樣具有質感的竹材,即使有一些看起來像塑料的材料,也都是竹。

橙舍的偷閑茶盤,便是竹材料的新應用。除去竹製的茶水漏和三個盤蓋以外,茶盤底下瓷白色的托盤,是利用竹纖維做成的竹材料,由天然有機楠竹提取、加工而成,無毒環保,同時還是可降解的環保材料。它的特點是比較輕,比塑料硬、比陶瓷軟,而且不易碎。

這隻將果盤、茶盤合二為一的茶盤同樣經歷過 4 次升級,最終水槽上方留出了 2 毫米的槽口,竹盤蓋上去之後,平整如一。就連那個看似不起眼的、用來將竹盤摳出的弧形,都做了 3 次改動。小食盒的蓋子還能做杯墊——這每一處細節,都貼心得不露痕迹。

日本著名美學家柳宗悅曾說,自然而然生產之下的作品,比起處心積慮只為追求美感的製作,更容易貼近於生活的真實美感。滄泠與橙舍的設計師們,想必深深懂得這個道理,他們設計的每一件物品,外觀簡潔,卻又有多樣變化與功能,這些,都出自於對生活的懂得與捨得。

他們對生活的懂,還體現在對收納的懂。從衣帽架到儲物櫃,到了他們手中,收納功能就會變得豐富多彩。

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他們做過一隻「懶時光」衣帽架。這隻衣帽架的神奇之處在於,無論是卧室、浴室還是客廳,它都能輕鬆融入。因為它不僅頂端可以掛衣服,還自帶了一隻可摺疊、防水的收納筐。放在客廳,收納筐能放雨傘、鞋拔之類的雜物;放在浴室,它又能成為一隻臟衣簍。

皮帶、帽子這類最容易亂放的配飾,他們也想到了——衣帽架頂端微微翹起,那是放帽子的地方;架子上鑿出兩隻圓形掛環,是掛皮帶、圍巾用的。這還不夠?他們還有「奇招」——衣帽架頂端留出一排拓展槽,掛衣服、增加掛袋……功能可以自由DIY。

光是一隻衣帽架,已經能變出這麼多花樣,他們卻又做出了一隻更加萬能的「小魔方」組合斗櫃。

單看一隻,它是可以擺在榻榻米的儲物櫃;兩隻一摞,是床頭櫃;4 只一摞,就成了擺在玄關的收納櫃;3 只橫著排,又變成了精巧可愛的電視櫃;還有顧客一口氣買了 7 只,摞成了一隻高高的七斗櫃……設計師們精心把它設計成 4 種尺寸,高矮胖瘦都有,按照自己的需要買回家,就能像堆積木般自由組合。

當然,設計師們同樣沒有放過細節的改造。

「小魔方」櫃面是竹材雅緻的天然紋理,令人詫異的是,上面還有 4 個「淺坑」——這是疊放時放置櫃腳用的,不易滑動更穩妥。

柜子搭配的帆布收納筐,特地設計成了硬底和金屬框,方便抽取的同時,承重也有了保證。連搬動的時候也考慮到了,在柜子背後留一個「洞」,手指勾進去,輕輕一拎就行。

細節之中,都是不著痕迹的貼心

想到汪曾祺在《人間草木》里懷念童年時候:搬一張大竹床放在天井裡,橫七八豎一躺,渾身爽利,暑氣全消。看月華。月華五色晶瑩,變幻不定,非常好看。

滄泠和她的設計師們想要的「可看可用可親近」的竹製品,大概也就像那一張大竹床。沒有高冷的設計師姿態,也沒有令人咋舌的價格,只是想讓人們把竹安放在家裡,憶起童年的竹林、咯吱作響的竹椅,遇見疲憊生活難以企及的詩和遠方。

竹子是「可看可用可親近」的物件

儲物小茶几/偷閑茶盤

組合儲物櫃/多功能衣帽架

更多「小眾品牌」

- 商務聯繫 -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茜大姐大 的精彩文章:

HBO獨家授權:巴菲特的愛情,古老、顛覆又深情
在未來10-15年,美國有六成概率陷入「二次內戰」?
陳文茜:民族主義就像老男人吃的藍色小藥丸
蔣勛老師的生活筆記兩則:細看小花,也許可知道生命的取捨
德國環保團體卧軌抗議、美國哈維颶風肆虐、印度洪災

TAG:文茜大姐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