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原詩歌走廊:天地自在山水從容 快意人生是醉翁

中原詩歌走廊:天地自在山水從容 快意人生是醉翁

  【新鄭歐陽修墓】

  【洛陽城】

  歐陽修陵園位於新鄭市辛店鎮歐陽寺村

  歐陽修陵園裡的「畫荻教子」雕塑

  □首席記者姚偉文圖

  宋仁宗天聖九年(1031)陽春三月,剛剛考中進士的歐陽修來到洛陽。這年他25歲,風華正茂。這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齡,又適逢宋朝最繁盛的時期,初入仕途的歐陽修遇到了一個最好的上司,一群最好的朋友,開啟了一段他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三年時光不算長,但歐陽修的人生正處於定型期,他的學問基礎、審美趣味、文學主張、改革追求,都在這段時間裡逐漸定型。隨後他從洛陽出發,成長為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對宋文化的發展和定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歐陽修是宋朝的「00後」。他生於1007年,當時宋朝已建國47年,經宋真宗「咸平之治」,農業、手工業、商業蓬勃發展,貿易盛況空前,國家逐漸進入經濟繁榮期。與今天的「00後」相似,歐陽修生長的時代遠離了戰亂、動蕩和貧窮,國家安定,百姓生活日漸富足。但這個時候,獨具特色、內涵豐富的宋文化尚未形成,時代需要能帶來超越和突破的文化巨星,也準備好了產生巨星的各種氣候和土壤。

  歐陽修應運而生。在他之前,「80後」柳永、范仲淹,「90後」晏殊、張先等,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卻「數花獨放」,未成蔚然氣象。歐陽修橫空出世,他所領導的詩文革新運動,超越了唐末、五代到宋初詩文雕章琢句、頹靡不振的舊格局,轉而營造富有活力的新格局、新氣象。宋朝崛起所煥發的國民精神、強烈的文化自信、富足的品質生活,以及簡潔優雅的審美趣味等等,都被他融入詩文,呈現於新時代。

  歐陽修本人的詩文創作取得巨大成就,卓然為「天下翕然師尊之」,成為文化風尚的引領者。他還奮力提攜、指導「20後」、「30後」王安石、曾鞏、蘇軾、蘇轍、程顥、張載等,推動宋代文化和文學走向「萬紫千紅」的鼎盛。由此,歐陽修不但成為當時的文化巨星,放眼中國文化天空,他也熠熠生輝、光芒耀眼。

  歐陽修祖籍江西永豐,生在四川綿陽,長於湖北隨州,後來宦遊天下,但他一生的成就與中原有著更深厚的緣分,他在開封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在洛陽留下終生最美好的記憶,而長眠於鄭州新鄭。

  近日,我們驅車鄭汴洛,尋訪歐陽修遺蹤。在新鄭辛店鎮歐陽寺村,我們看到,歐陽修墓冢猶存,陽光下,陵園內的樹木花草恣肆生長,格外茂盛。

  「畫荻教子」書寫最美文字

  新鄭城西20多里,辛店鎮歐陽寺村大片玉米地旁,一處古建飛檐翹角,庭院深深,讓人恍如穿越時空,來到古代。

  這是歐陽修陵園,那個寫「庭院深深深幾許」「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人,已在此長眠近千年。

  陵園內,花草樹木種得密,長得野,綠得喧鬧。據說這裡向來鬱鬱蔥蔥,每逢雨後初晴、陽光普照之時,花草樹木間霧氣升騰,如煙如雨,景色壯觀,是新鄭古代八景之一——「歐墳煙雨」。

  或許是太偏僻,陵園中遊人稀少。「周末遊客還是比較多的。」一位工作人員說,春季踏青時節人最多,新鄭一中、三中的學生前來拜祭歐陽修,1000多人站在院里,齊聲背誦《醉翁亭記》,「場面十分震撼」!

  陵園有照壁、中殿、大殿、配殿等建築,陳列著歐陽修塑像、生平介紹和作品,以及歷代名人拜謁題跋,還有「醉翁亭」「豐樂亭」「牡丹亭」「植梅亭」「畫荻教子」等建築小品和雕塑,遊覽一周,令人感受到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的一生。

  「畫荻教子」是一組雕塑,位於陵園中軸線東側。一個小孩子,拿著蘆柴棒在地上寫字,他母親坐在旁邊觀看,母子倆全神貫注,彷彿整個世界都為他們保持安靜。這是一個窮孩子逆襲的故事,後來寫出無數優美文字的歐陽修。

  雖然出生在一個好時代,但歐陽修的家境並不好,他父親曾任四川綿州軍事推官,他三歲多,父親就病逝了。孤兒寡母只好前往湖北隨州,投靠歐陽修的叔叔。他的叔叔用一個人的工資養兩家人,難免生計艱難。

  歐陽修的母親是位了不起的女性,她「守節自誓,親誨之學」,把教育歐陽修當成自己人生的使命,家貧難買紙筆,於是「畫荻教子」。

  歐陽修沒有讓母親失望,他非常聰明,讀過的書大多能背下來。家中書讀完,他就四處借書,隨州城南李家存書很多,歐陽修常去借閱,有一次偶然在舊書堆里發現了韓愈文集六卷。前朝大文豪的文字,深深吸引了他,「讀而心慕焉」,愛不釋手,反覆閱讀,思索其中奧妙,以至於忘記了吃飯、睡覺。歐陽修暗暗下定決心,「必欲並轡絕馳而追與之並」,這時,他年僅十歲。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立志比肩韓愈是一個宏大高遠的理想。對韓愈詩文超乎尋常的喜愛,不僅使歐陽修的文學創作起點高、路子正,也播下了日後詩文革新運動的種子,北宋的詩文革新,正是以「尊韓」為旗幟,重續唐代韓、柳古文運動文脈的。

  歐陽修很快顯示出了過人的文學才華,「為詩賦,下筆如成人」,他叔叔驚奇無比,看到了家族振興的希望:「奇童也,他日必有重名!」

  汴京城實現人生逆襲

  歐陽修的叔叔沒有看錯,可以說,文學才華出眾的歐陽修生逢其時。在宋朝,歐陽修這樣的孩子註定會有大出息。中國歷史上,宋朝可能是最重視讀書的朝代,宋真宗曾親自作詩《勸學》,其中「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兩句千古流傳,著名的《神童詩》也出自宋朝:「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那個時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奇蹟頻頻發生,激勵人們讀書作文。

  在17歲、21歲兩次科舉考試意外受挫後,從23歲起,歐陽修的科舉之路順暢起來,那年他參加國子監、國學、禮部三個級別的科舉考試,都考了第一名。隨後參加殿試,被錄為第十四名。主考官晏殊後來跟人提起,歐陽修未能考中狀元,主要是才華鋒芒太過顯露,眾考官欲挫其銳氣,促其成才。

  金榜題名的同時,歐陽修也迎來了一段美好姻緣。宋代時興「榜下擇婿」,朝中高官喜歡在新科進士中挑選乘龍快婿,恩師胥偃將女兒許配給了歐陽修。至此,這個窮小子魚躍龍門,完成人生逆襲,開啟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數月後,歐陽修被任命為西京留守推官,從此踏入仕途。他收拾行囊,春風得意馬蹄疾,從開封經鄭州,前往洛陽任職。對於歐陽修來說,洛陽是塊福地,在這裡,他度過了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快意人生在洛陽

  「洛陽自為都,二千有餘年,舉步圖籍中,開目古今間。」如邵雍詩所言,兩千多年的文明積澱,使洛陽的文化土壤極為豐厚,古代典章制度多出於此,文物古迹觸目皆是,文化氣氛濃重,如同一部價值極高、品位極高的典籍。

  洛陽山水也足以令人遊目騁懷,「洛川多好山,伊川多美竹……二室多好峰,三山多好雲。看之不知倦,和氣潛生神」。

  北宋的洛陽,既是古都,又是西京,更兼山水勝跡極多,長期會聚當時最傑出的文人,堪稱文化中心。如河南大學教授程民生先生所言,開封是當權派的首都,洛陽是在野派的首都;開封是宋朝正堂,洛陽是宋朝別墅;開封紅塵滾滾、爭權奪利,洛陽花氣蒙蒙,修身養性;開封是偉大顯赫的太陽,洛陽是淡雅平和的月亮……

  初入仕途的歐陽修被安排到洛陽任職,應該說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他一到洛陽便如魚得水。當時洛陽的西京留守是錢惟演,此人是吳越王錢俶第七子,隨吳越王歸宋後,任要職,他博學能文,是宋初重要詩歌流派「西昆體」的骨幹詩人,喜歡招徠文士,獎掖後進。歐陽修來洛陽時,他的幕府中有謝絳、尹洙、梅堯臣等當時非常傑出的文人。錢惟演對屬下文人極為優厚,很少讓他們承擔瑣碎的行政事務,鼓勵他們外出遊玩、賦詩作樂。

  歐陽修曾與謝絳等人一起去嵩山遊玩,走到龍門下起了雪,兩人正在觀賞山景,忽見有人騎馬冒雪渡伊水而來。原來這是西京留守專門為他們派來的廚子和歌伎,還傳話說:雪景難得,你們多觀賞一陣兒,不用著急趕回去。

  生活環境如此自由寬鬆,「而河南又多名山水,竹林茂樹,奇花怪石,其平台清池上下,荒墟草木之間,余得日從賢人長者,賦詩飲酒以為樂。」歐陽修後來時常回憶那段快樂的時光:「於時一府之士,皆魁傑賢豪,日相往來,飲酒歌呼,上下角逐,爭相先後,以為笑樂。」

  在這個朋友圈中,歐陽修與梅堯臣、尹洙、謝絳等人興趣相投,結為終生至交,他們經常作同題詩文,彼此激發創作熱情和文學自覺。

  梅堯臣、尹洙等比歐陽修年長五六歲,都是有個性有追求、敢於開風氣之先的青年才俊。梅堯臣在詩壇享有盛名,他反對西昆體思想貧乏、脫離現實、雕飾華美的詩風,詩作題材廣泛,接近現實,注重詩歌的形象可感、意境含蓄,提出「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的藝術標準,並提倡平淡的藝術境界,領一代風氣之先,有人尊之為「宋詩的開山鼻祖」。

  尹洙是古文大家,他繼宋初柳開、穆修之後,倡導韓愈、柳宗元古文,反對五代以來的雕琢、浮靡的積弊,致力追求簡潔優美,辭約意豐的古文。

  歐陽修與他們親密無間,切磋琢磨,受益匪淺。錢惟演在洛陽新建房屋落成時,請謝絳、歐陽修、尹洙各自撰文記事,謝絳和歐陽修都寫了500多字,尹洙的文章最短,僅有380多字。歐陽修看尹洙的文章,謹嚴、簡練、意蘊豐富,不僅大為嘆服,前去請教,然後反覆斟酌,把自己的文章修改成350多字,簡潔凝練,清新自然。尹洙看後大為讚賞:歐陽修的進步,可謂一日千里!

  袁行霈等研究者都認為,歐陽修在洛陽時「結識了尹洙、梅堯臣等人,聲同氣應,切磋詩文……有意識地向尹洙學習簡潔謹嚴的古文手法」,「受到尹洙的影響和指點,從此他的古文才有長足的進步。」這是他「創作由開始起步到逐漸定型的重要時期。」

  一生最憶是洛陽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歐陽修寫這首《戲答元珍》時,正是因替范仲淹出頭遭貶,詩中有失落寂寞,更有從容淡定,「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是說雖在窮鄉僻壤,春天都看不到鮮花,但曾在洛陽觀賞過那麼多奇花異草,享受過那樣絢爛的青春,這一生還有什麼不能承受呢?

  歐陽修在洛陽任職僅僅三年,但這三年豪邁歡快、無比充實的青春歲月,給他留下了深深的記憶,歐陽修終其一生不斷追憶洛陽,秀麗的山水、嬌美的花卉、情同手足的友人,那段遠逝的青春歲月,頻頻出現在他的詩文中,成為「吟詠不絕的主題。」

  據鄭州大學董高峰先生統計,離開洛陽後,他所作與洛陽有關的散文有近50篇;詩歌涉及洛陽的篇目,則達到了近120首。「洛陽時期豪邁歡快的生活成了歐陽修反覆回憶並引以為豪的往事」,尤其在人生失意之際,年老體衰之時,對洛陽的思念就更加強烈:「結綬當年仕兩京,自憐年少體猶輕。伊川洛浦尋芳遍,魏紫姚黃照眼明。客思病來生白髮,山城春至少紅英。芳叢密葉聊須種,猶得蕭蕭聽雨聲。」

  「憶昔西都歡縱。自別後、有誰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細尋思、舊遊如夢。今日相逢情愈重。愁聞唱、畫樓鍾動。白髮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tì)誰相送。」歐陽修為何對洛陽一往情深、念念不忘呢?程千帆、劉子健、吳新雷、王水照等學界大咖都認為,洛陽對於歐陽修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對洛陽文人的追念,成為歐陽修巨大的精神財富」,「對洛陽盛游的追思」形成了歐陽修「主體風格的切入口和契合點。」有學者認為,「歐陽修倡導詩文革新的起點是在洛陽。」但又不止於此,「歐陽修的學問基礎,為政的寬簡,改革的主張,愛才的精神,以及後來政治上遭受打擊,這一切都已定型於他早年在洛陽的時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末帝的命運 3歲登基5歲退位 當和尚35年終被賜死
歷史上的大宋,足以讓日本屈服於膝下
宋徽宗為何以弄臣為將?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