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京醫漂家庭生存縮影:她摘掉一隻眼睛,卻看到更多

在京醫漂家庭生存縮影:她摘掉一隻眼睛,卻看到更多

今年9歲的楊梓躍,是一個愛畫畫、愛唱歌的小女孩,她尤其喜歡嘻哈風,開心時還能即興來上一段solo。可誰曾想,其實這樣活潑好動的孩子,在經過一場大病後,只剩下了一隻眼睛。

2015年3月,梓躍突然右眼不適,輾轉多家醫院無果後,一家人踏上北漂求醫的路,最終被同仁醫院確診為視網膜母細胞瘤(眼癌)。為保住性命,梓躍被摘去一隻眼睛。「當時出了手術室的女兒,捂著眼眶,在我的懷裡哭個不停。我摸著她的頭髮,腦袋都是空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孩子媽媽費銀鈴回憶起那天的場景,仍忍不住哽咽。然而,無數次化療和腰穿輸血仍然沒能阻攔孩子的病情複發,2017年2月,腫瘤細胞向顱內和脊柱轉移。

為了給孩子治病,梓躍一家三口早早便過起了北漂的生活。高昂的治療費花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甚至還讓他們背上了數十萬元的債務。以至於經濟十分拮据的三口人,只能擠在五環外的一處破爛民房中,在這個連餐桌都放不下的小房間里,一住就是兩年多。

平日里,銀鈴會親自給梓躍換PICC膜,這是個精細活兒,常常一不小心就連皮帶肉一起撕下。可每當銀鈴因長時間蹲著而直不起腰來時,梓躍都立刻翻身起來給媽媽揉腰,全然忘卻了疼痛。

為了勉強維持生計,梓躍爸爸來到一個十幾公里外的工地上,做起了電焊工。只見他扛起一瓶80斤的氧氣瓶,在瀰漫著粉塵的空氣中開始作業。

為了給孩子換多一點用血量,夫妻兩人輪流獻血,每次獻完又暈又吐,但他們仍然堅持著,直到抽不出血為止。從去年至今,已累計獻血13次。

在北京的兩年多時間裡,梓躍一家已經花費醫療費60多萬元,而這筆巨款大部分來自網友的捐款。同時,北京同心圓慈善基金會啟動「給大病家庭一個家」的救助項目也向梓躍伸出援手,給了他們家一樣的溫暖。媽媽銀鈴始終感念著全國網友和騰訊公益還有基金會的志願者幫助,常說起「沒有你們,就沒有我的孩子」,心中滿是感激。

同樣受益與「給大病家庭一個家」救助項目的家庭還有很多很多。楊森一家憑藉《3歲娃患重疾被父拋棄:我好了爸爸就會回來了》一篇文章打動了全國近2萬名網友,從獲得了30萬元醫療救助款;梓躍爸爸的工友仇鑠爸爸一家,也通過騰訊公益獲得了23萬元的醫療救助款。公益組織和公益項目的介入,大大提高了在京重症醫漂的孩子們得以治療的可能。同時,受助家庭也形成了互幫互助的良性關係,在舉目無親的城市裡成了彼此的依靠。

目前北京治療大病的患者家庭,一家醫院每年少則1000人次,多則幾千人次,整個在京治療的貧困患者不少於10000個家庭。這些家庭中,有的幾口人擠在只能放下一張大床的蝸居里;有的住在城鄉結合部被人遺棄的棚子里……我們計劃為異地在京治療的大病困難家庭募集300萬的生活補助費用,一次連續補助3個月,按月發放,每月最少走訪一次,3月後根據大病家庭治療和經濟情況重新評估。

如果您身邊有外地來京治療的貧困大病家庭,請給關注微信公眾號「微言薄語」並留言,如果您想幫助這些貧困家庭走出困境,請進入騰訊樂捐搜索「給大病家庭一個家」,或者掃一掃下面的騰訊公益二維碼。騰訊樂捐網址:http://ssl.gongyi.qq.com/m/weixin/detail.htm?showwxpaytitle=1&et=fx&pid=16538

圖為騰訊樂捐二維碼,掃一掃即可對貧困家庭進行幫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言薄語 的精彩文章:

兒子欠債30萬 老父為還錢11年未買肉
孩子患病被父拋棄 母女北上求醫意外得到一個家
金磚會議多次選址 廈門究竟有何魅力
17歲嗩吶小哥為攢學費 5年演出數百場
他們在大涼山自費建立驛站 義務為支教老師安家

TAG:微言薄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