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失獨者的後半生:把孩子留在靈魂里,然後抱團取暖

失獨者的後半生:把孩子留在靈魂里,然後抱團取暖

當唯一的孩子離世,他們的人生被分成上下半場。失獨者的後半生,滑入悲傷中反反覆復糾結。在原本闔家團圓的春節,很多失獨者只能外出「躲年」。抱團取暖,是這個群體面對冷酷命運時的相互寬慰。他們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繼而定期組織歌舞、植樹活動……在他們之中,曾經的受助者也是當下的付出者,幫助「同命人」慢慢走出陰霾。而在抱團取暖的後半生里,逝去的孩子始終是他們的行動支點。

「孩子的靈魂在支撐著我」

當兒子因交通事故離世後,馮立柱和老伴在幾年中都無法從悲傷中走出。兒子生前的二十多個朋友把這個失獨家庭從絕望邊緣拉了回來。「大家把我從痛苦的泥潭中攙扶起來,我有責任和擔當去幫助還沒有走出來的同命人」,馮立柱開始幫助當地的同命人,成立互助關愛協會。這位61歲的老人在兒子彌留之際為其做了人工呼吸,他願意相信自己的幻覺,是兒子的靈魂從口中呼進了自己體內,支撐著他照顧好老闆、攙扶同命人,也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2017年的河北衡水,馮立柱在家裡點了一支煙,他把煙頭調轉,將過濾嘴遞到一張遺照前:「兒子,爸給你點根煙。爸想你啊,我們都挺好的,不用惦記我們。」2006年12月28日,馮立柱的獨子大偉因交通意外去世,而小孫女格格僅僅出生115天。

馮立柱的老伴趙麗君因為難以承受喪子之痛,幾乎三年走沒出過小區院門。而馮立柱曾經試圖通過吃安眠藥、卧軌等方式輕生,有一次他將汽油澆滿全身,是鄰居搶下了他手裡的打火機才避免了另一場悲劇的發生。

大偉去世後的十多年來,是他生前的二十幾個朋友,一直攙扶和陪伴著馮立柱和老伴趙麗君走過失獨後的生活。2017年立秋,其生前的朋友萬磊陪著趙麗君去為大偉掃墓。

周末,大偉的朋友們來到家裡探望二老,並幫助馮立柱修補屋頂。他們主動承擔起照顧老兩口的責任,就像他們曾經給馮立柱的承諾,「我們都是您的兒子。」 年復一年,「兒子們」把老人家從死亡的邊緣上拉了回來。

格格的母親在大偉去世的半年之後改嫁,將一歲的女兒徹底扔給了兩個老人。馮立柱老兩口一直將孫女視為活下去的支撐。他們的「兒子們」也是格格的「爸爸們」。

二十幾個「兒子」是這現實世界留給老人的一絲慰藉。馮立柱和老伴慢慢走出絕望的陰霾,開始尋找生活下去的支點。他走出家門,為與自己「同病相憐」的家庭奔走,「我要回報,我最好的回報就是我要站起來。」

2016年6月,馮立柱成立了衡水特殊家庭互助關愛協會。一年多時間裡,他帶領著志願者們為家鄉衡水的同命人開展了年夜飯、植樹節、踏青、賞花、採摘、生日祝福等大大小小三十多場活動,陪伴和幫助剛剛失去孩子的失獨父母,探望病榻中失獨老人,他希望能幫助更多同命人從痛苦的泥潭中爬起來。

王軍和妻子來自大興安嶺,下崗後夫妻倆來到衡水的建築工地打零工。他們的孩子在考上大學的同年查出罹患白血病。,為了給孩子治病,王軍和妻子輾轉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多地,賣掉了辛辛苦苦攢錢給孩子買的房,還欠了一身的債,最後也沒能留住兒子。現在,王軍和妻子仍然在工地上終日勞碌,他們想持續打工,直到還清外債,並能交夠養老保險金。

了解到王軍的狀況後,馮立柱一直持續關注著他們的生活,想辦法幫他們申請社會幫扶。近日,得知王軍的妻子在幹活中扭傷了腰,馮立柱和其他失獨者一起到工地看望他們。自從賣掉房子之後,王軍和妻子居無定所,公司老闆將辦公樓一層的一間辦公室騰出來給他們兩口子住,這才算有了一個落腳的地方。馮立柱說,接下來,他希望能夠幫王軍一家申請一間廉租房。

「不能默默無聞地在家裡待著」

退休之前,艾米(化名)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全科醫生,而女兒一直是艾米的驕傲。2016年7月,在南加州大學讀MBA的女兒因為抑鬱症離開人世,她在微信中留下遺言:你是最偉大的媽媽,我是最差的女兒。「女兒是我生命的延續」,艾米相信離世的女兒並不希望看到自己因此垮掉,「有時候人是可以拼搏的,不能臣服於命運的安排。」

2017年8月27日,尚善基金會在北京懷柔的長城別院舉辦暖心植樹節總結會,並給在七、八月過生日的失獨者們舉辦生日會。在晚飯後的演出上,艾米擔任主持人,還臨時客串了一下合唱指揮,這場失獨家庭聚會的現場氛圍在她的帶動下,多了幾分熱絡。

女兒離世後,艾米遵照女兒的遺願,將她的骨灰撒到了浩瀚的太平洋中,在北京留下的僅是公墓內一處半米見方的回憶空間。艾米說失去孩子的痛苦是伴隨終身的,但她不想被命運擊倒,因為她覺得孩子並不想看到一個垮掉的自己。

在尚善的暖心活動上,她主動帶領大家做瑜伽,利用自己的醫學知識為大家做保健醫生。生活中,她為同命人張羅聚會,接待來京的同命人;暖心網群里,幾乎是有問必答。艾米希望同命人能夠抱團取暖,相互撫慰,「感激自己在女兒離開後能為社會做貢獻,為同命人服務是高興的!」

艾米至今仍然生活在醫院的大院里,這裡也是女兒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每一處都令這位失獨母親記憶猶新。2016年除夕,她帶著家人在京郊一個溫泉過年,但新年鐘聲敲響之前,她還是自己獨自回到了家,她覺得這樣,能夠陪伴孩子一起過年。

艾米翻看女兒的照片,孩子曾經是她的驕傲,也是她的一切。女兒的離去一度讓艾米不願觸碰這些寫真的記憶。她說「女兒是我生命的延續,現在我要替女兒逆生長,她在天堂里看著我呢。」

「能幫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

年關是失獨者最難過的關。在孩子離世後,文榕(化名)離了婚,也離開了內蒙古呼倫貝爾的家,來到北京,「沒有知道我身世的地方,可能自在一點。」2014年年末,不知如何度過年關的文榕偶然看到了失獨者暖心年夜飯的信息,是這次年夜飯讓文榕找到了家。大家都是同命人,可以無所顧慮地釋放,可以抱團取暖,相互療傷。活動之後,文榕辭掉了工作,加入尚善公益基金會志願者團隊,開始幫助同命人走出陰霾,也讓這位失獨母親找到了存在的意義。

馬文元和鍾秀英老夫妻倆至今還居住在北京雍和宮附近的一處廉租平房內。老兩口的獨生子因為尿毒症離開人世,為了給孩子看病, 他們以低廉的價格賣掉了給孩子準備的婚房,但仍然沒能救回孩子的性命。

在馬文元和鍾秀英的家中,文榕正在幫鍾秀英包餃子。背後的碗櫥上,貼著馬文元寫的「抱團取暖,歸宿夢盼」。這八個字,是多數失獨家庭真是心境的寫照。

鍾秀英患有嚴重的哮喘,每天都要按時吸氧和做霧化治療,文榕有空的時候會去看望二老,並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這三年來,文榕做了很多事,幫了很多人,但依然隱隱覺得有一些未完之事。她時常會想到還有很多內蒙古的同命人,他們無法享受北京的資源和群體內部的互助。雖然曾反覆勸說讓老家的失獨者來京參加植樹、健行活動,但他們依然很難邁出腳步。2017年,文榕計劃回到內蒙古,為老家的同命人舉辦暖心年夜飯,幫助他們驅散內心陰霾。她說:「他們不願意走出來,那我就把服務送進去,我在這裡得到了愛,也想把這愛傳播出去,讓家鄉的同命人也能感受到溫暖。」

「不能老陷在這裡面」

2011年10月25日,毛愛珍的獨子尚於博因抑鬱症離開人世。彼時,尚於博已參演過多部熱門影視劇,是一位處於上升期的青年演員。孩子離世後,毛愛珍試圖探究他從前的生活。在整理兒子遺物時,毛愛珍發現,尚於博曾捐助過一位塵肺病患者。對方回信感激,尚於博回復:「不用謝!每個人都會有艱難時刻,幫你們其實就是在幫我自己,能為你們盡綿薄之力是我的榮幸!」 這句話成為了毛愛珍繼續活下去的方向。整整一年的時間,她沒有一天不在流淚,但也一天都沒有休息,2012年10月25日,尚於博去世一周年之際,尚善公益基金會成立。

在這之前,毛愛珍與絕大多數母親一樣,為了經營家庭,為了孩子在奔波著。毛愛珍曾經跟兒子說:「你是媽媽最大的事業。」尚於博的猝然離世,令毛愛珍的人生徹底剝離了從前的生活軌道。她描述包括自己在內的失獨者群體,「如行屍走肉,人是停滯的,沒有生活信念。」

毛愛珍的尚善公益基金會是中國大陸首家關注精神健康和抑鬱症防治的公益基金會,而「關愛失獨暖心行動」是專門針對失獨群體的精神健康推出的持續性品牌公益項目,目前已經持續三年。從2014年啟動「暖心行動」至今,通過暖心年夜飯、暖心植樹節、暖心藝術節、暖心健行隊,暖心工作坊等形式,尚善已經為全國超過1萬人次的失獨父母提供過服務。

尚善公益基金會的工作地點在毛愛珍的家中,毛愛珍說這樣可以省下租辦公室的費用。這間用來做基金會辦公室的房間正是兒子尚於博生前居住的房間。房間的沙發靠背上,還擺放著尚於博的照片。

在尚善公益基金會的鼓勵下,失獨者們自發成立了各種興趣小組,自己策劃、組織各類活動。老人們從自助互助中,重新找到自我價值。毛愛珍心裡很明白,失去獨生子女的傷口是一輩子不可能癒合的,但是生命價值可以重建,失獨者的抱團取暖,是在嘗試將對孩子的不舍轉化成和同命人相互攙扶、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幫助失獨者相互攙扶,走出陰霾·

點擊鏈接或掃描二維碼,為「關愛失獨暖心1+1」項目籌集善款

http://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28905

我們的後半生

破舊的電腦桌隔板上擺放著香煙、塑料花、一罐落滿灰塵的啤酒和一個6寸相框。相框里,藍底照片上一個微胖的青年男子憨態可掬地微笑著。

馮立柱抽出香煙點燃,暖色調的火光短暫地照亮了他的臉,他把煙頭調轉,將過濾嘴遞到照片前說:「兒子,爸給你點根煙。」

「爸想你啊,不知道你在那邊有沒有想我和你媽。我們都挺好的,不用惦記我們。你的女兒非常優秀。有什麼需要你就託夢給我們。」

2006年12月28日,馮立柱的獨生子大偉因交通意外去世,小孫女格格僅僅出生115天。半年後,格格的媽媽改嫁,將孩子徹底扔給兩個老人。

馮立柱的老伴趙麗君因為難以承受喪子之痛,三年幾乎沒出過小區院門,馮立柱曾經試圖通過吃安眠藥、卧軌等方式輕生。有一次,他將汽油澆滿全身,是鄰居搶下了他手裡的打火機才避免了另一場悲劇的發生。

十多年來,兒子生前的二十幾個朋友一直陪伴他們。

「兒子」

辦完大偉的後事,馮立柱夫婦在兒子朋友們的陪伴下回家。看著空蕩蕩的房間,想到凄涼的晚年,夫妻倆老淚縱橫。「您二老不要難過,大偉走了,我們都是您的兒子。」兒子的朋友們說。

兒子去世後第一個大年三十,也是馮立柱的生日,大街上鞭炮聲不絕於耳,馮家一片死寂。馮立柱說:「別人家過年是準備年貨,我們過年是準備祭品。」他們為自己準備了兩瓶安眠藥。

下午5點左右,持續的敲門聲打破了馮家的死寂。

馮立柱打開門時,薛朝良、李慶福、王培、安海生、劉健、韓磊、顧安、宋輝、梁磊、劉佳音……兒子的朋友們紛紛出現在眼前。「馮爸,今天是您生日,又是除夕,我們來陪您過年。」

「兒子們」將準備好的年貨、酒菜搬進屋裡,吃飯、放鞭炮、看春晚,直到新一年的鐘聲敲響才紛紛離去。從那時起,逢年過節,馮家都會出現這群孩子的身影。

2007年9月,馮立柱的老伴因心臟病住進醫院。為了不給孩子們添麻煩,馮立柱瞞著他們一個人在醫院伺候老伴。「馮爸,我去家裡好幾趟了都沒人,你們在哪兒?」在孩子們再三詢問下,馮立柱才說出實情。十幾分鐘後,宋輝、梁磊等趕到了醫院。之後,他們輪班陪床,一直照顧馮媽直到出院。

格格一天天長大,開始詢問爸爸在哪兒?馮立柱只好撒謊,說爸爸出去打工了。他說:「你看到電視上沒有?很多的爸爸都在國外打工。」「那我的爸爸在哪兒」?「你的爸爸在美國。」

有時孩子會問:「爺爺,我想爸爸,爸爸他不想我嗎?爸爸不回來看我,是工作忙嗎?他既然不回來看我來,能不能給我打個電話?」

他把兒子幾個朋友的手機通訊錄名改成美國爸爸,有兩次格格實在追問的緊,馮立柱只好撥通電話,孩子非常開心地叫著爸爸,而馮立柱心如刀絞,背著小孫女在一旁擦眼淚。

電話那側告訴格格:「爸爸在美國呢,工作很忙,你要在家裡多聽爺爺奶奶的話,等爸爸掙夠錢就回去看你……」

二十幾個「兒子」算是這殘酷世界留給老人的慰藉,把他們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他們冰冷的心開始慢慢融化,馮立柱開始尋找生活下去的支點。

互救

2009年,馮立柱偶然認識了同命人老郭,他們相互傾訴失去孩子的痛苦,抱團取暖。失獨老人最害怕的就是過年,很多失獨老人都要出去躲年。2010年除夕夜,老郭兩口子害怕聽到別人家團聚的歡聲笑語勾起痛苦的回憶,他們相互攙扶著往荒郊野外走。

那一年除夕,衡水的雪特別大,他們在雪地里抱頭痛哭,因為雪大路滑,老郭摔倒在田埂上傷了腰,當時遠離市區,四下無人,老郭想到了向馮立柱求救。接到求救電話的馮立柱,帶著兩個陪他過年的「兒子」趕去了現場,把老郭送到了醫院。

很多失獨家庭在失去孩子之後,夫妻關係也隨之破裂,來自保定的「生命」就是這樣一個失獨老人,失去孩子之後,丈夫隨即與她離異。她在痛苦和抑鬱中將就著活,第二年檢查身體發現已經是肺癌晚期。

馮立柱四處奔走,呼籲全省各地的失獨家庭為她募捐,四五天時間募捐了近三萬塊錢。他又號召當地的同命人去做醫院陪護,「生命」住院的第四個月,無意中透露自己的生日快要到了,馮立柱和其他同命人趕到保定,給她買了鮮花和蛋糕。在同命人的陪伴下,她度過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後一個生日。

2015年除夕,馮立柱參加了尚善基金會舉辦的失獨老人暖心年夜飯活動,認識了許多同命人,也結識了一些公益夥伴,感受溫暖的同時又學習到許多開展活動的經驗。他說:「我得到了很多愛和幫助,大家把我從痛苦的泥潭中攙扶起來,我有責任和擔當去幫助還沒有走出來的同命人。」

2016年6月,馮立柱成立衡水特殊家庭互助關愛協會。一年多里,他帶著志願者為家鄉衡水的同命人開展了年夜飯、植樹節、踏青、賞花、採摘、生日祝福等大大小小三十多場活動,他說:「我要回報,我最好的回報就是我要站起來。」

尚善

毛愛珍是尚善基金會的創始人,也是一個失獨者。

2011年10月25日,她兒子因抑鬱症離開人世,她的人生自這一天起徹底剝離了從前的生活軌道。

在這之前,她跟絕大多數媽媽一樣,為了把家庭建設好,為了讓孩子能活的精彩奔忙。毛愛珍曾經跟兒子說:「你是媽媽最大的事業。」

兒子尚於博1983年出生,高考後進入中央戲劇學院,一家人因此遷居北京。2005年,尚於博畢業,演藝事業穩步發展,2009年到2011年間,他接拍了《娘家的故事》《杜拉拉升職記》《瑤山大剿匪》等熱播影視劇,跟張柏芝、王珞丹、何賽飛等著名演員都有過合作,處於事業上升期。

然而,一切就在那一天戛然而止。

孩子離開之後,毛愛珍試圖探究他從前的生活。「我只能看到他生活中跟我在一起的那一面,我想知道不在我眼前時,他是怎麼生活的,我想把那些點點滴滴盡量收集起來。」

她查閱了他的電話記錄,日記、微博、微信,尋訪他身邊的朋友、同事,和他合作過的演員、導演,並拜託朋友為尚於博拍攝了一部紀念短片,叫《他是天使來過人間》。

在整理兒子遺物時,毛愛珍發現,兒子曾經幫助過一個塵肺病人趙文海。他給趙文海寄了一些衣物和2000元錢,對方回信感激他,尚於博回復:「不用謝!每個人都會有艱難時刻,幫你們其實就是在幫我自己,能為你們盡綿薄之力是我的榮幸!」他告訴經紀人兼好友彭珊,「幫到趙文海我很開心,以後凡是有這樣的信息,你轉給我,我要幫助更多的人。」

尚於博的這句話成為了毛愛珍繼續生活下去的方向,整整一年,她沒有一天不在流淚,也一天都沒休息。2012年10月25日,尚於博去世一周年之際,尚善公益基金會成立。

這是中國大陸首家關注精神健康和抑鬱症防治的公益基金會,而「關愛失獨暖心行動」是專門針對失獨群體的精神健康推出的持續性品牌公益項目,目前已經持續了三年。從2014年啟動「暖心行動」至今,通過暖心年夜飯、暖心植樹節、暖心藝術節、暖心健行隊,暖心工作坊等形式,尚善已經為全國超過1萬人次的失獨父母提供過服務。

僅僅「暖心年夜飯」和「暖心植樹節」,就已覆蓋全國20個省份38個城市地區,最北到塔河縣,最南到三亞,最東到雞西,最西到西寧。

許多老人報名成為暖心志願者,每次活動不僅能看到他們忙前忙後的身影,更能看到他們帶進來的新人。

一些老人自發成立了各種興趣小組,自己策劃、組織各類活動。老人們從自助互助中,重新找到自我價值。

毛愛珍坦言,失去獨生子女的傷口是一輩子不可能癒合的,但是生命價值可以重建,她們在嘗試將對孩子的不舍轉化成和同命人相互攙扶、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毛愛珍至今還對2015年除夕第一次舉辦暖心年夜飯時的情景記憶猶新,他們克服諸多困難,在河北懷來的一處溫泉找到棲身之所。晚飯後,幾十個老人相聚在院里的空地上點燃煙花,金燦燦的火光直飛上天,觸摸到天空後迅速散開,像無數顆閃亮的星。

他們擁抱在一起,相互問候:「新年快樂!」

(完)

影像報道 | 吳家翔 車怡岑

編輯 | 楊深來 王怡波 黃文禮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著 的精彩文章:

愛情哪有那麼多轟轟烈烈,最終不就是平凡里的點點滴滴
城市女孩為體驗生活去做「出租女友」,被欺騙的母親選擇了原諒
這是不是性變態,這是愛:4000名網友表達了他們對同性戀婚姻的看法

TAG: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