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產婦墜亡初步調查結果公布!醫院診療合規 監護不到位!

產婦墜亡初步調查結果公布!醫院診療合規 監護不到位!

昨晚,榆林市衛計局就「產婦馬某某在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婦產科二病區墜樓身亡」事件公布了調查結果。

經初步調查, 8月30日,產婦馬某某入住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婦產科二病區,入院後經醫院診查,產婦各項體征正常,符合自然分娩指征,但B超顯示胎兒頭部偏大,存在難產風險,醫生建議剖宮產終止妊娠,但家屬選擇自然分娩並簽字確認。8月31日10時許,該產婦進入待產室待產,產程、產圖、產檢結果顯示產婦和胎兒各項指標均正常。當日17時50分起,該產婦因疼痛出現煩躁不安,情緒波動較大,兩個多小時內先後多次走出待產室與家屬交流,後由醫務人員勸回。

當日20時許,醫護人員發現該產婦從備用手術間窗口墜下,醫院立即組織搶救,經搶救後仍無生命體征,經告知家屬,家屬同意放棄搶救,於21時25分宣布臨床死亡。後經院方組織有關專家對死亡病例進行討論,初步診斷為:1.院前呼吸心跳停止;2.急性特重型顱腦損傷;3.全身多處骨折;4.失血性休克;5.死胎。

經警方勘查取證、調查走訪,初步認定:死者馬某某系跳樓自殺身亡,排除他殺。

榆林市專家組經過認真調查討論,初步認為:

1.該產婦入院診斷明確、產前告知手續完善、診療措施合理、搶救過程符合診療規範要求。

2.此次產婦跳樓事件,暴露出了醫院相關工作人員防範突發事件的意識不強,監護不到位等問題。

目前,造成自殺的原因正在進行深入調查;善後工作組正在妥善處理善後事宜,精心做好家屬心理安撫等工作。

協和醫院的醫生張羽曾在自己的一本書里說:產房是女人最溫暖也最危險的地方。

尤其在二孩放開之後,生孩子是剖還是順,甚至變得有些微妙,它不再是個醫療技術問題,而是夾雜著家庭成員以及醫護人員之間的紛爭。

9月7日,錢報記者專訪了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婦產科主任金美媛,聽她聊起做產科醫生20年間,看到的產房內外的悲歡離合。她說,小小的產房裡面,能看盡世間百態。

故事一:孩子在子宮裡纏得像麻花,產婦非要順產

作為一家省級綜合性醫院,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婦產科平均每個月要接受兩三百名產婦,產科主任金美媛在這一行已經從業20年。

因為是產科醫生,榆林產婦的事情,她自然比較關注,還有感而發寫了一篇文章《從產婦墜樓身亡談無痛分娩……》

「作為一名產科醫生,我內心猶如打翻的五味瓶,百感交集,無知和執拗造成的悲劇,最讓人痛心……」

執拗的家屬、執拗的病人,金美媛幾乎每個月都會碰到。

就在上周,金美媛剛剛給一位產婦做了剖宮產,手術做得蠻順利,但手術前卻是費了不少口舌。

「產婦想順產,但我們做檢查發現,孩子臍帶繞頸繞足,連在一起,就是孩子被臍帶捆住了,一旦宮縮發動,這會很危險,根據情況,我們建議趕快剖。」

主管醫生找產婦談,對方一口回絕:一定要自己順。理由是,臍帶繞頸不是很正常嘛。

這讓金美媛哭笑不得,「臍帶繞頸是正常的,關鍵是她這兒還繞著腳啊。」

幾番溝通下來,產婦的態度總算有所鬆動,說要等自己媽媽來商量一下,好在她媽媽是個明白人,很快採納了醫生的建議。

結果證明了金美媛的判斷,「孩子在子宮裡,被纏得像麻花一樣,再等下去,極有可能宮內窘迫,缺氧。」

故事二:胎位不正還要順產,碩士老公就是不鬆口

二孩開放後,金美媛明顯感到想要順產的人增多了,目前,同德醫院,接受順產的產婦比例在百分之六七十左右。

在金美媛看來,順產的確是對產婦和孩子都有好處,但重要的前提是,一定要看產婦和胎兒的狀況,是否適合順產。

前段時間,有一對夫婦讓她印象深刻。

夫妻倆都是碩士,家境不錯,產婦30多歲,頭胎,外地人,丈夫是杭州本地的。

產婦當時的預產期已經到了,夫妻倆本來想順產,但孩子的胎位不正,金美媛覺得應該剖宮產。

「他老公說試試,但我們醫院沒辦法同意,因為風險太大。」金美媛說,男方明顯是做了功課,列出了一二三四條順產的理由,比如通過產道擠壓可以減少新生兒肺不張,更能適應宮外環境,以及產婦生完恢復快等等,「還有就是他們想生二胎,畢竟剖宮產後,要恢復一兩年才能再懷孕,擔心到時候年紀太大。」

但是產婦明顯不適合順產,醫生自然不同意。產婦、產婦的家人,都和男方溝通,但就是勸不進,最後婆家和娘家人開始鬧不愉快。

雙方就這麼僵持,男方說反正還沒宮縮,就再等等看。就這樣足足在醫院等了一個禮拜。

產婦41周的時候,羊水開始急劇減少。

「這意味著胎盤在老化了,對胎兒很不利,這個時候,她老公才同意剖。」金美媛說,幸虧他們嚴密監護,動態地了解宮內情況,「不做B超,哪裡看得出羊水變少,再等下去後果難說。」

故事三:第二胎還是女兒,產婦崩潰大出血

這麼多年的婦產科醫生做下來,金美媛的一個心得是,生孩子這件事,很多產婦以及家屬都沒經歷過,多少內心都會有恐懼,慌張,甚至有很多知識盲區,這就需要醫護人員反覆解釋,「我們一般先是由主管醫生溝通,不行,就醫療小組長去,再不行就我去,今天溝通不成就改天再去。很多時候,醫生不僅是技術上的支持,還是心理情感上的支持,這非常重要。」

金美媛的另外一個心得是,分娩有四個因素:產力、產道、胎兒,以及產婦的精神心理因素,尤其是最後一個,是最容易被忽略又最不應該被忽略的。

「如果產婦沒有堅持順產的意願,那麼即便分娩下去,也會產生不良影響。比如精神緊張會影響子宮收縮乏力,導致產程拉長,可能給母親和胎兒帶來風險。」

她還舉了一個例子,曾經有個產婦頭胎生了女兒,第二個也是女兒,生下來後一看,精神一下子就受衝擊了,子宮收縮乏力後引起產後大出血。「所以,我們以後碰到類似的產婦,都會稍微遲些再告訴她是兒子還是女兒。」

正是因為產婦的個人意願至關重要,所以在遇到順轉剖時,比如有的產婦進入產房後,因為忍受不了疼痛,要求剖時,她們會及時和家屬交流。

「當然我們是會進行評估,如果覺得產婦順產的確沒問題,就會鼓勵她堅持,比如建議無痛、導樂,一般這樣下來,就很少有轉剖的了。如果產婦實在不接受,一門心思要求剖,我們就會出去給家屬說,產婦堅持要剖,或者讓產婦給家裡人打電話,這種情況下,也很少有家屬堅持一定順產。」

90後夫妻:到時候聽醫生的

「外面下雨路滑,咱們就在這走廊來回蕩圈吧,醫生說你現在得多活動。」9月6日晚上8點多,西溪醫院一樓,安靜的大廳里,一對偎依在一起邊走邊聊的年輕男女特別顯眼。男的還拿著一把紙扇時不時給女的扇扇,走近一看,女的挺著大肚子。

「我老婆已經過預產期了,還是來醫院待產比較放心,但住院三天了,還沒什麼動靜,醫生建議多走走。」丈夫小劉已請了陪產假,全天候陪在醫院。他說自己與老婆都是1990年的,迎接第一個小生命,既緊張又欣喜。

「這個時期我們當然希望多聽一些好消息,但榆林產婦的慘劇關注度太高了,在我們的准媽媽群里也引起了熱議。惋惜之餘,大家也在聊自己要選什麼方式生,有沒有減輕疼痛的辦法,手術的決定權要交給誰等。」來自寧波的妻子,說起話來輕聲細語。「我和老公目前決定也首選順產的,因為順產的好處更多呀。」

「你放心,我不會盲目堅持的,咱們到時候聽醫生的,她們更專業,更有經驗。」聽了老婆的話,小劉趕緊表態。

妻子看得出來還是緊張:「順產到底有多疼呀,我看醫院這裡有無痛分娩這個選擇,就是要自費,有種好像是1500元,我正猶豫呢,不知道無痛分娩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對寶寶有沒有影響。」

「我也搜過相關資料,無痛分娩是很成熟的技術,我們也再去問問朋友,看有沒有做過的,若疼得厲害,我們就選這個,花點錢不受罪也是值得。」在生孩子的問題上,小劉說他們更願意相信身邊過來人的經驗。

怎麼生,產婦說了到底算不算

律師:從法律角度來講,怎麼生決定權應該在產婦自己

醫生:如果無痛分娩能進醫保那很多產婦就不用再忍受劇痛

這道門,開合之間,多少悲喜

生孩子痛嗎?當然痛!有多痛?有親歷者說當時感受,有實驗模擬疼痛等級。更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女人生一次孩子就是過一次鬼門關。」

問題來了,痛也好,鬼門關也好,可以讓女人稍微輕鬆一點嗎?

因為榆林產婦事件,生孩子到底誰說了算?為什麼不普及無痛分娩?家屬可不可以全程陪著,產婦的心理問題誰來關注……都成為討論的熱點。

生孩子到底誰說了算

在榆林產婦事件中,關於產婦自己為什麼不能決定自己的生育方式也是備受質疑的一點。

對此,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平律師表示,僅從法律角度來講,決定權應該在產婦自己。主要法律依據是《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五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當然,前提是產婦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意識清醒,可以對自己的民事行為負責。

具體到榆林這件事,從新聞報道的描述來看,產婦是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但醫院過度強調並堅持產婦的授權書以及丈夫的簽字,其實是在推卸責任。

而關於產婦最終跳樓身亡,報道指出,當地公安機關查明系自殺,這從法律來講就有些殘酷了,產婦自己對該行為要承擔主要責任,因為她是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至於是因疼痛難忍還是醫生或家屬拒絕其剖宮產要求,都只能是誘因。

生孩子可以不那麼痛嗎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助理、麻醉科主任、醫學博士陳新忠主任醫師表示,有些「痛」,其實完全可以不必「忍」。從2008年開始,浙大婦院就開始了規模化的「分娩鎮痛」。

「只要產婦提出要求,我們經過評估確定沒有禁忌症者就可以上無痛。」陳新忠說,在產婦提出需要無痛分娩的要求後,先由助產士根據「分娩鎮痛規範」進行初步評估,如認為可以實施無痛分娩,由產科醫生進一步評估是否可以經陰道自然分娩(順產),確定順產之後,再交由麻醉醫生最後評估是否存在麻醉禁忌症,並讓產婦簽署知情同意書,即可實施分娩鎮痛。」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麻醉科主任王宏偉也指出,分娩鎮痛其實不僅減少疼痛,對母體與胎兒都有好處。

「每個人的疼痛感的確是不一樣的,但長時間的疼痛肯定是有害的,尤其對產婦來說,而且無痛分娩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王宏偉介紹,他2008年去墨爾本時,在當地醫院產房發現,分娩鎮痛就是很常規的選擇。

為什麼無痛分娩尚不普及

一個尷尬的事實是,目前無痛分娩在全國並不普及。

對此,王宏偉表示,一個是人們的觀念問題,另一個方面麻醉科醫生人員不足也是事實,尤其在一些小地方。

有多少產婦會選擇無痛分娩?

據了解,在浙大婦院順產的產婦中比例還算高的,大約達60%~70%。在那裡生過寶寶的產婦表示,省婦保有孕婦學校,在接受宣教時得知了相關信息,所以在生時都會主動提出。但從全國範圍來看,這個比例是很低的。

7日,在省立同德醫院,產科主任醫師金美媛表示,在她們醫院選擇無痛分娩等方式的也就是百分之二三十。

「一個是觀念問題,我們的傳統觀念是生孩子本身就是要痛的,無所謂;還有一個原因是費用問題,無痛分娩差不多要1000多元,而且這個錢是不能進醫保的。」金美媛說。

一般生個孩子總共也就四五千元,無痛就要佔四分之一,不合算。這是不少產婦以及產婦家屬的觀念。

「多數產婦疼痛的反應是大喊大叫,再受不了就是死命撕扯床單,還有的是掐導樂或者助產士,有些導樂手上被抓出瘀青。」

導樂的作用陪伴產婦,進行心理安撫。很多醫院的規定都是,家屬不能進入普通產房陪伴,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保護隱私,因為一間普通產房裡往往有很多產婦。

對於產婦來說,一個人在產房,面臨長達幾個小時、越來越劇烈的陣痛,精神是很容易崩潰的。

所以不少醫院的產科都會有導樂,以省立同德醫院為例,導樂都是有經驗的助產士,陪伴產婦,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不過,導樂服務也是付費的,目前杭州多家醫院的收費標準差不多,基本都是1500元左右。也是因為此,找導樂的產婦比例更少,金美媛介紹,她們這裡請導樂的比例大概10%。

「因為無痛和導樂都是收費項目,所以很多病人一聽這個,就覺得我們是想法設法在收費,保持一種天然的警惕。」金美媛表示,「當然,如果無痛分娩能進醫保,我相信選擇的人肯定會多起來。」

男助產士說:那一刻,我扮演著丈夫的角色

「做了5年助產士,我今年終於親身體會到了生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也更懂得自己工作的價值了。」剛做了媽媽的肖肖是一名助產士,與很多產婦都成了好朋友。

「做助產士最大的感受是,那一刻我成為她們的依靠。她們會緊緊抓住我的手,無條件地信任我。而當一起看到小寶寶的到來,那種對生命的欣喜是我最喜歡的,也是我選擇這一行的原因。」肖肖說,讓她印象最深的不是個別人,而是大多數產婦的共性,「生到一半時的那種無助甚至是崩潰,很多人會說我不想生了,給我剖吧,這一刻,我們就會給她鼓勁,說一定行,告訴她怎麼用力,緩解她的情緒……很多產婦也是在那一刻與我們成了朋友。」

「氣氛好,每天迎接新生命,有成就感。坦白講產婦疼痛時都會不配合,但是通過溝通可以緩解她們的疼痛,我有時還要扮演一個丈夫的角色,給她們擁抱,這也是男助產士的獨特作用吧。」阿豪是一名男助產士,他樂觀開朗,很多產婦在他的陪伴下,生育多了許多歡樂。

(錢江晚報 記者 吳朝香 李玲玲 部分內容來源於西部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