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歌的人最無情

聽歌的人最無情

「寫歌的人斷了魂啊,聽歌的人最無情。」

1

蘇軾寫: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小時候每次讀到「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就鼻子一酸,那時候固執的認為這是世間最凄美的愛情絕唱。後來,每次讀到這首詞,再想起東坡先生續娶的亡妻堂妹,家裡的妾侍成群,再也沒有了當初的凄涼哀傷之感。

再後來,在一部聊齋的電視劇《花姑子》里,片頭曲里有這麼兩句:明月照我向前方,何處是故鄉。是誰月下正梳妝,讓我回頭望。寫歌的人肯定讀過蘇軾的那首悼亡詞,那樣凄美,拿來破解雜糅寫成了一個聊齋故事的歌,大約覺得這樣很接鬼氣。

李煜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我聽到一個歌曲版的是一個披著歷史外衣講述的其實是愛情故事的電視劇里,片尾曲里閃過一幕幕趙匡胤、李後主和一個叫娥皇的美女的愛情片段,費玉清老師那高雅清冷的獨特嗓音唱著「問君能有幾多愁」,歌詞竟然隻字未改,堪稱流行歌曲版的《虞美人》。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內,我一想起這首詞,腦子裡就自發的響起費玉清老師那幽怨得不得了的嗓音。

關於趙匡胤和李後主,不知道為甚麼編劇非要讓他們爭同一個女人,好像這樣一來,宋太祖滅了南唐的髒水生生給潑到了一個女流身上。

這個編劇的梗往前翻的話,還有一部更早些的電視劇《情劍山河》。片頭曲、片尾曲、包括插曲,全都奇妙的很貼合李後主的詞的風格。片尾曲歌詞寫得相當超脫,類似於《笑傲江湖》的滄海一聲笑,超出了愛情範疇,已經達到出世的四大皆空的眼界。毫無如今言情電視劇插曲那種纏綿悱惻要死要活的膩歪的調調。

另外的幾首插曲歌詞寫得很有宋詞風格,意境唯美,我記得自己還拿去當qq空間的簽名。尤其是那首《人生常恨水長東》,糅合了《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原詞的世事難料的無奈之感,歌詞里無縫穿插著幾句原詞,聽起來毫無違和感,絲毫沒有現代感。

2

以前的古風歌曲很質樸,字字椎心泣血,沒有現在號稱古風歌曲里,一句句毫無邏輯感的華麗辭藻堆砌出來的浮誇。

有一部很久很久以前的神話劇《八仙全傳》,主題曲歌詞寫得頗有黃霑之風。「一笑拈花讓恩怨倦,一念滅塵世化成天」、「貪塵世妄言絕千戀/若被謠言迷了眼/願化作雲煙/曉夢托蝴蝶/煙火闌珊倚人間」。一句一個意境,仙氣飄飄。

林夕說,我寫了那麼多歌詞,卻始終贏不到一個人的心。

陳升的《牡丹亭外》里寫: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

寫歌的人寫出的歌詞,字字動人,句句扎心。誰又能想到那是虛構出來的情景還是真情實意的肆意宣洩。聽歌的人,聽得淚流滿面,腦補了幾萬字的以自己為主角的凄美故事。

《牡丹亭外》第二段里寫:寫歌的人斷了魂啊,聽歌的人最無情。

寫歌的人傷到極致,無數血淚史寫出的詞,聽歌的人哪裡知道這些歌詞背後的故事,聽的是華麗的海豚音,高音轉了幾個彎的花腔,聽完振臂高呼:這高音,真高。這音域,真寬廣。這唱歌的真漂亮,這寫的詞,呃,寫的啥?

寫歌的人,有感而發,情到深處,斷了魂;聽歌的人,或引起共鳴,,道是無情卻有情。至於唱歌的人,呵呵。。。。。

END

你好,歡迎來到史夫子說!

史夫子說:和你聊聊這個世界,希望與您成為朋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夫子說 的精彩文章:

能殺死時間的葯
人為什麼要拚命爬出底層社會?
童話里的老巫婆
每個月,都消失幾天的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正式立法了!

TAG:史夫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