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隨機應變,變不利為有利

隨機應變,變不利為有利

在著名的歷史人物中,有些人往往就是掌握了厚黑智慧才名揚古今的。他們能夠順乎大勢,騰挪應對的那一招一式都能乘勢而行,不但能使機會真正變成財源,而且即使身處逆境,也能助人擺脫困厄,絕處逢生,轉危為安。

當年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岩的生意正在蒸蒸日上之時,突然發生了太平軍攻佔杭州的事件,這使他經歷了一次大的變故。而且這次變故幾乎將他逼入絕境。這裡的變化有三:

第一,胡雪岩的生意基礎如最大的錢莊、當鋪、「胡慶佘堂」藥店等都在杭州,杭州被太平軍佔領,等於他的所有生意都將被迫中斷。不僅如此,他還必須想辦法從杭州救出老母及妻兒。

第二,由於胡雪岩平日里遭人嫉妒,如今戰亂之中,頓時謠言四起,說他去已遭太平軍圍困的杭州以購米為名騙走公款滯留上海;說他手中有大筆杭州知府王有齡生前給他營運的私財,如今死無對證,已遭吞沒。甚至有人策劃向朝廷告他騙走浙江購米公款,延誤軍需國食,導致杭州失守等等。這意味著胡雪岩不僅會被朝廷治罪,而且即使杭州被朝廷收復之後,他也無法再回杭州。

第三,即使不被朝廷治罪,他也難順利返回杭州,因為失去了王有齡這座靠山,他的生意也面臨著極大的困難。他的錢莊本來就是由於王有齡而代理官庫發跡的。而他的蠶絲及軍火生意等,都離不開官場大樹的蔭蔽。胡雪岩那個時代做生意,特別是做大生意本來就不能沒有官場做靠山。不過,面對這一變故,胡雪岩並不驚慌失措。之所以如此,是他在面對不利的因素中,看出了可利用的因素。

其一,如今陷在杭州城裡的老百姓,其實已經在幫太平軍做事。他們之所以造謠生事,是因為太平軍也在想方設法誘使胡雪岩回杭州幫助善後,而那些人不願意放他回杭州。他們造謠雖為不利,但卻並不是不可以利用。胡雪岩根據這一情況確定了兩條計策:

首先,他先不回杭州,避免與人正面交鋒,他知道他的這一態度一旦明確,這些人就不會再進一步糾纏。

其次,胡雪岩不但滿足他們不讓自己回杭州的意思,而且還決定親自出面,特別向閩浙總督衙門上報,說是這些陷在杭州城裡的人實際上是留作內應,以便日後相機策變官軍。這更是將不利轉化為有利的極高妙的一招。表面上是給了這些人一個人情,暗地裡卻是把這些人推上一堆隨時可以引爆的火藥。因為如果這些人不肯就範,加害胡雪岩,他隨時可以將這一紙公文交給此時佔據杭州的太平軍,說他們勾結官軍,這些人無疑會受到太平軍的責罰。

其二,胡雪岩此時手上還有杭州被太平軍攻陷之前為杭州軍需購得的大米一萬石。當初這一萬石大米運往杭州時無法進城,只好轉道寧波,接濟寧波災民,並約好等杭州收復後以等量大米歸還。這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

胡雪岩決定在杭州收復後馬上就將這一萬石大米運往杭州。這樣既可解杭州糧缺之急,又顯得胡雪岩做事的信義,誣陷他騙取公款的謠言也就可以不攻自破。實際運作中,胡雪岩不僅等杭州被官軍收復,便將一萬石大米運往杭州,而且直接跟帶兵收復杭州的將領辦理交貨手續。這樣不但收到了預期效果,而且一下子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將他引為桌上貴客,並委他一力承辦杭州善後事宜。

由此,胡雪岩又得到了一個比王有齡還要有權勢的官場靠山。胡雪岩的紅頂子,也就是這一舉措的直接收益。原來看似不利的因素,實際上成了胡雪岩日後重新崛起的機會,真可謂在不利之中充分地把有利因素用到了極致。

這裡的關鍵是要隨機應變,要能看到陷入逆境時還有什麼可供利用的因素。必須沉著分析,看到全局,看到未來。一方面最大限度地發揮可以利用的因素,並且充分發揮其效力。另一方面注意因勢利導,轉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由此找出復起的機會。

成事者在於一個「變」字,而變通過程中又在於一個「智」字,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方能化不利為有利,為最終贏局划下圓滿的句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