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作為佛陀的弟子 應時時刻刻憶念三寶

作為佛陀的弟子 應時時刻刻憶念三寶

佛弟子應時刻憶念三寶

作為佛陀的弟子,應時時刻刻憶念三寶,特別在今天燥熱橫欲、福德淺薄、發心不夠的時代,尤其顯得重要。

我時常講的一句話,我們早上醒來第一念,就是憶念皈依的三寶功德,培養自己對三寶的虔誠信敬心,從而展轉地、深刻地對三寶功德加深了解和體會,引生滋長自己善法之欲,從而發起一日之中的精進勇猛之行。

這種培養憶念三寶功德的心念力,在修行體系中是至關重要的,目前這一版塊在各大宗派修學領域中,好像顯得有些空白。

還有,私下時常和道友們討論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接引在家人,他們進入這條修道的根本動機是什麼?怎麼如法如理的去引導他們。是真的想要覺醒、證悟、解脫嗎?或是有其它的緣由?我們應該不時回到最根本的問題:「我真的想要覺醒繼而出離嗎?」

這個問題不在於這條路需要多久,有多困難。而在於:我是否真的想要從這個所謂凡俗的生命中覺醒。

答案是肯定的。否則大家也不會和師父聚在一起,來挖掘這一趟生命覺醒之旅的精髓。

首先,在皈依三寶之後,內心對三寶生起什麼樣的覺支感受才算是標準,這個實在是太重要了。

不僅增加對三寶強烈的皈依感,還要對世間輪迴、塵世苦難生起迫切的出離心,對社會的疾苦我們生起決絕的悲憫心,去救護一切有情。只有在這樣的心態中修三皈依法,我們知道皈依三寶確實能讓我們過一種清醒、覺醒的生活,所以有這樣一個信心之後,抓住這重點,始終不能離開三寶的加被。

不能離開三寶的加被

其次,在發心上,是否具足正見。

主要表現為兩種:

其一是大悲心,對異生輪迴的苦難,對後現代社會產生的問題,有敏銳的洞察,比如當下人群癌症高發、眾生燥熱的情緒、混亂的生活、雜亂的情感等,我們應該給予援助,因為大家都願意過一種美好的生活狀態。那麼到底怎麼生起悲心呢。

佛典,無論漢傳或是藏傳,都在教導大家如何發起大悲心,但據我所聞所見,好像並不是那麼容易,或者大乘佛法教導的慈悲,我們還停留在世俗的層面,比如很容易把慈悲變成憐憫,或是在實際生活中,踐行慈悲時,自我的習性和自我的虛榮變戲法地,將一顆珍貴的慈悲心久而久之變成一種難以超越和難以發現的傲慢心,這就是常見的自我的弔詭,也就是慈悲的傲慢。

其實,踐行慈悲時,個人的特質和內心的成熟很重要,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作為一名大乘佛子,須具備獨立的人格,飽滿的情感,自由的精神,如果這些特質不成熟、不具備的話,修行的外表下其實是隱藏一顆捆綁、依賴、臣服、又自大的心,偌若這樣的話,天天到處講慈悲,很容易變成殘忍抑或虛偽。

修行的對立面不是慾望,而是虛偽。

具備大乘佛子個體為基礎的積極自由,然後,訓練悲心,就會產生強大的力量。

那麼悲心到底是什麼呢?就是不忍心和你生命相遇的每一個人受苦,讓他們通過我得到溫暖,得到柔軟,感受到生命的醇厚;繼而擴大,不忍心這世界每個眾生受苦。

所以慈悲就是:當你勇於面對別人的痛苦時,就成了慈悲;當你害怕碰到別人的痛苦時,就成了憐憫。

憐憫的本源是恐懼、傲慢和施捨,甚至沾沾自喜的感覺:「幸好不是我。」所以,慈悲,並不是要求我們做一個完美無缺的人,或只是要求我們「做好事」,它是你那勇於珍愛他人,珍愛這生命本身的無畏之心。

其二是菩提心,我們不但有能力看到自己的生命中有這樣不安的狀況,而且還要有能力看到我們身邊周圍的、廣大社會的,乃至延伸到九法界的一切有情,他們的生命都存在混亂有漏、充滿過患的狀態,非常可憐,生起覺醒的心,為自己在輪迴中的所有苦難而觫然驚懼,發誓不要再刨制和延續苦因了。

繼而,生起一種我願意覺醒、不願意造作痛苦因、別人該覺醒、也不該造作痛苦因的這種菩提心,這是我們大家凡夫的時候就可以生起來的發心,讓這種菩提心相續在日常生活里。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在中國,比產痛更可怕的,是無知和絕望
那些讓你第一眼看到就驚艷的女神
禪宗故事:滅除人我對待
聽濟群法師說:你想知道的「盂蘭盆節」
我問佛,我是誰?為什麼我會在紅塵?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