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的不要不要的可可西里

美的不要不要的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聽著耳熟,但是除了藏羚羊,我們似乎也並不太了解,不過不要緊,在我們這兒,帶你深入了解這位《世界遺產名錄》上的新成員。資料提供 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青海可可西里,位於廣袤的青藏高原,後者是世界上最大、最高,也是最年輕的高原。可可西裡面積3,735,632公頃,緩衝區面積2,290,904公頃,囊括了位於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面積的高山和草原系統。

可可西里擁有非凡的自然美景,其美麗超出人類想像。區域內為寒冷的高原氣候,全年平均氣溫低於0℃,最低氣溫有時可達-45℃。在其不間斷的地質構造過程中,可可西里出現了位於青藏高原上的大塊的夷平面和盆地。區域內擁有青藏高原上最密集的湖泊,以及極其多樣的湖泊盆地和高海拔內陸湖景觀。這片嚴酷的荒野一望無垠,美景令人讚嘆不已,彷彿被凍結在時空中,然而其地貌和生態系統卻在不停地變化。

布喀達坂冰川下的溫泉

可可西里充滿著極具衝擊力的各種對比,得天獨厚的高原生態系統宏偉壯觀,無遮無擋的草原背景下是活躍的野生動植物,微小的墊狀植物與高聳的皚皚雪山形成鮮明對比。在夏天,這些微小的墊狀植物形成了植被的海洋,花朵盛放時滾動著五顏六色的波浪。在高聳的皚皚雪山腳下的熱泉旁,塵土和硫磺的氣味與來自冰川的刺骨寒風相互交匯。

冰川融水創造出數不清的網狀河,又交織進龐大的濕地系統中,形成成千上萬各色各樣的湖泊。這些湖泊盆地構成平坦開闊的地形,又形成了青藏高原上保存最好的湖泊集群。這些湖泊全面展現出各個階段的演化進程,也構成了長江源頭重要的蓄水源和壯麗的自然景觀。

藏羚羊

湖泊盆地也為藏羚羊提供了主要的產羔地。在每一年的初夏,成千上萬的母藏羚羊從位於西面的羌塘、北面的阿爾金山和東面的三江源的越冬地遷徙幾百公里來到可可西里的湖泊盆地產羔。可可西里保存著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裡間的遷徙路線,支撐著藏羚羊不受干擾地遷徙,而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瀕危大型哺乳動物之一。

可可西里高度特有的植物區系,與高海拔和寒冷氣候的特點結合,共同催生了同樣高度特有的動物區系。高山草地佔提名地內所有植被的45%,優勢種為紫花針茅(Stipa purpurea)。其他植被類型包括高山草甸和稀疏植被。可可西里發現的三分之一以上的高級植物是青藏高原特有,靠這些植物生存的所有的食草哺乳動物也是青藏高原所特有的。

蘚狀雪靈芝

可可西里是藏羚羊、藏野氂牛、藏野驢、藏原羚、狼和棕熊的故鄉,而這些動物在可可西里時常可以觀察到。大量的野生有蹄類動物依賴可可西里生存,包括全球範圍內全部藏羚羊的約40%,以及全部野氂牛的32%~50%。可可西里保存了藏羚羊完整生命周期的棲息地和各個自然過程,包括母藏羚羊長途遷徙後聚集產仔的景象。可可西里的產犢地每年支撐著多達30,000隻動物的繁殖,佔據了已確認的各種羚羊的產羔聚集區的幾乎80%的面積。在冬天,約有40,000隻藏羚羊留在可可西里,佔全球種群數量的20%~40%。

剛出生的藏羚羊

藏羚羊雪中覓食

這裡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孕育了同樣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植物種,以及依靠這些植物生存的所有食草哺乳動物都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而總體上有60%的哺乳動物物種是該高原特有的。圍繞可可西里湖泊盆地的嚴寒高山草原和草甸是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的藏羚羊種群的主要產羔地,維繫著其至關重要的遷徙規律。提名地包含一條從三江源到可可西里的完整的遷徙路線。這條路線,儘管需要冒險穿越青藏公路和鐵路,仍然是迄今已知的藏羚羊所有遷徙路線中保護最好的路線。

遷徙中的藏羚羊

更多世界遺產地知識和旅行,不妨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遺產",你會上癮的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遺產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世界遺產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