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融新規實施兩年 風險防控顯實效

兩融新規實施兩年 風險防控顯實效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改革不斷深度和監管日趨完善,兩融餘額增長態勢或將延續

「修訂後的兩融管理辦法已經實施兩年,對維護股市穩定有著重要作用,這包括加強了證券公司防範業務風險的要求;疏通了融資路徑,引導市場回到正規融資渠道等。」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9月7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稱。

2015年7月初,在經過前期公開徵求意見後,證監會發布實施了修訂後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兩融新規建立了融資融券業務逆周期調節機制,對融資融券業務實施宏觀審慎管理。證券交易所根據市場情況對保證金比例、標的證券範圍等相關風險控制指標進行動態調整,實施逆周期調節。同時要求證券公司根據市場情況等因素對各項風險控制措施進行動態調整和差異化控制。

兩融新規將融資融券業務規模與證券公司凈資本規模相匹配,要求業務規模不得超過證券公司凈資本的4倍。另外,允許融資融券合約展期。在維持現有融資融券合約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基礎上,新增規定,允許證券公司根據客戶信用狀況等因素與客戶自主商定展期次數。

業內人士表示,兩融新規實施的作用明顯,一方面加強監管和防控風險,強化證券公司自主調節和防範業務風險要求,完善監管機制,明確監管底線,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要求證券公司業務規模與自身資本實力相匹配;另一方面,取消了部分不適應業務發展實際的限制性規定,提升融資融券業務服務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能力。

「回顧歷史,可以說2015年是對兩融業務的監管年。」陳靂認為,2015年修訂實施的兩融新規收緊了對個人准入的門檻,同時對兩融擔保物及展期也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一定程度上調控了兩融餘額過快增長的情況。「而2015年監管規則更新的背景與當時資本市場過熱,部分機構盲目加槓桿的情況有很大關係。」

陳靂分析認為,兩年多來,兩融新規對於維護股市穩定有著重大的作用。具體來說,一方面,新規加強了證券公司防範業務風險的要求,完善了監管機制,明確了監管底線,維護了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新規也消除了諸多不利於業務發展的限制性規定,為疏通融資路徑,引導市場回到正規融資渠道作出了貢獻。總而言之,正是在監管制度的不斷完善之下A股才實現了健康發展。

對於近期兩融餘額持續增長這一趨勢,陳靂表示,兩融餘額堪稱股市情緒的晴雨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股市風險偏好的變化。近期兩融餘額攀升至9500億元,表明股市做多情緒不斷高漲。股市近期情緒的回暖反映目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企業利潤不斷改善的基本事實正逐步得到廣大投資者的認可,同時近期金融監管強化也有效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其對於A股的信心。

「展望後市,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度和監管的日趨完善,部分行業利潤改善的過程還將持續,資本市場規範化進程將取得長足進展,兩融餘額增長態勢或將延續。」陳靂表示。(記者 左永剛)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早早早 的精彩文章:

半年報業績顯示 銀行資產質量向好
大地保險助力「一帶一路」
國壽等10險企佔據壽險逾七成份額
剁手族,以後請刷臉!人機交互進入全新階段

TAG:娛樂早早早 |